书城保健养生杨力男人健康养生方案
21462600000010

第10章 静为根:道家的养生启示

道家的养生观,强调回归自然,强调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静为根

《周易》的动静观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养生学中的应用更是明显,所以,我国无论是动养生还是静养生,五千年来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道家、儒家、佛家在静养生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法自然

道家强调回归自然,强调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核心理论,就是要“自然无为”,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道家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其精神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融一,突出天人合一的养生观。比如春天万物发芽生长,早上太阳懒洋洋地晒着,人就该顺应自然的节律,可以早起,散开头发披在身上,很悠闲地在宽敞的庭院里散散步。

尚虚静

崇尚虚静,是老庄道家清静虚无思想在养生中的应用。所谓虚,就是少欲。就是要少思寡欲,少杂念,少贪念,跟《黄帝内经》提倡的“恬淡虚无”道理是一样的。正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要恬淡虚无,跟《黄帝内经》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一样的道理。

还要善于知足,这是《老子》的观点,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都表明清心寡欲是道家养生的重要原则。

贵柔顺

柔指柔顺,《易经》乾刚坤柔,儒家重乾卦刚健;道家贵坤卦柔顺,柔也即柔和,《老子》十分注重柔和。道家对生命主张轻抚,主张柔养,如《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要保护生命,避免过用,防范高压,要少欲。

所以道家的清静无为是为了让生命处于和谐的阴阳平衡状态,而不是勉强的阴阳平衡。这就是《老子》万韧“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精神。

所以平时多让身体处在一种柔和的阴阳平衡状态,而不是超负荷、超高压状态,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