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21442300000003

第3章 用“般若”度人生之苦厄(3)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聪明形于外,总是自以为聪明而逞能,要点小手段、小心计、小伎俩,往往是没有看到客观事物的全局,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初衷大相径庭,自讨没趣。

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了夫人又折兵”。佛经典籍中便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北天竺有一个木师,技艺高超,做了一个木头女子,这木女面容端正,举世无双,她的服饰也齐整如新,与世间女子毫无差别。她也能走来走去,斟酒待客,只是不会说话。

当时南天竺有一个画师,很擅长作画,是木师的好友。一日,木师备好酒食,请画师前去做客。画师如约而至,木师便让木女来斟酒端食,从白天一直吃到晚上,画师始终不知这是个木头美人,以为是个真人,对她很是喜欢,挂念不已。

当日天色已晚,木师进里面去休息,也请画师在那里住下。并留下这木女服侍他,对他说:“专门留下这女子,可以和她一起休息。”

当主人进屋后,木女还站在灯下。画师便叫她过来,但这女子没有动。他以为是这女子害羞,所以才不过来。于是就上前去拉她的手,这时才知道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时感到很是羞愧,心里想:“这主人欺骗我,我定要报复他。”于是画师便在墙上,画了自己的画像,画中人所穿衣服也与自己相同。在画上,这人用绳悬颈,好像已吊死的样子。画完后,就关好门,自己爬到床下休息。

到天亮后,主人出来,见门没开,就向屋里看,只看见墙上客人被吊死的模样。木师大惊失色,以为画师真死了,便破门而入,用刀砍绳。这时。画师从床下爬出来,木师见状很羞愧。

画师对他说:“朋友之间应坦诚相待,今我俩互相欺骗,现朋友之情已尽,互不相欠了。”

木师自作聪明,本想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自己的才学,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被人愚弄,而且失去了一个朋友。可见自作聪明,的确害人不浅呀!

聪明是人的一个长处,但聪明也会让人傲了心性,致而糊涂。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心理原因。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哪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

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自作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的诱惑啊!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

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为自作聪明者戒呀!

智慧金言

在小名、小利、小恩、小惠面前,有些人挖空了心思去牟取,终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种聪明实与愚昧并无二异。对此,我们不妨听取佛陀的教诲,还是“大智若愚”的好。与此相同,对于自己的才学、聪明才智,也应做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为人处世的要诀。

6.善于运用大脑去思考

照见五蕴皆空

解读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观照般若的运用。“五蕴”,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色是代表人体、物体及诸种有形态的物质范畴,受、想、行、识属于思维意识范畴。“皆空”,是指宇宙间可见的物质形态(色)和依附于物质的意识形态(受、想、行、识),具有本来就空无的性质。

“照见”一词是本句的重点,“照”可以理解为像照镜子一样,把事物照映得清楚而真实。但照镜子只能见到形象,而观照却可以看清物质与事物的内外、层次、分解、化合、演变等实质和本源,是全方位的。

修炼佛法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用慧眼观察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的真相和内部联系,这是修炼所追求的境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应学会利用慧眼去观察世间万物,更明白地说,即善于运用大脑去思考,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探究事物的实质。

活学活用

善于运用大脑去思考

我们的肉眼是用来观看世间万物的,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用大脑去思考才能观察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看到普遍的、表里如一的东西。

云岩禅师身为一位得道高僧,座下名徒众多。

一日,徒弟洞山禅师来向师父索要一样东西,云岩禅师便问他欲要何物。

洞山不客气地说:“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显得异常平静,只问洞山的眼珠何在。洞山却说他自己根本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然一笑,说道:“要是你有眼珠,将会如何安置?”

洞山不禁语塞。

过了一会儿,云岩禅师非常严肃地说道:“你要的眼珠,是我的,还是你自己的?”

洞山叹了一口气,答道:“其实我要的并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不答话,却大声喝他出去。但洞山禅师也没什么动静,仍然非常诚恳地说道:“我没有眼珠,出去看不清前途呢!”

于是,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胸口,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会看不到!”

洞山禅师听后有所领悟。

禅师用手摸胸口,无疑是告诉我们,肉眼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非事物的本质,所以应该学会用心去观察事物,即运用大脑去思考。善于思考有以下几条法则:

一、任何东西在未认清确定是真的以前,决不能认为是真的。也就是说,必须小心,避免轻率和偏见。

二、我们要探讨的疑难问题,应当尽量加以区分,而且怎样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便怎样划分。

三、有秩序地思考,可以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深入到更深层次。甚至在实际上没有先后关系的事物中也假设出一个顺序来。

四、对于一个无法确定的问题,切忌只看表面,必须尽可能地搜罗信息、资料,观察广泛,直到自己相信没有遗漏为止。

智慧金言

我们为了认识真理,获得智慧,首先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认识事物。但真理往往喜欢隐藏起来,我们的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认识到躲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的东西。因此,要认识自然事物的真理,除了运用感官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运用大脑去思考。

7.成功,始于自觉自愿

度一切苦厄(度一切)

解读

“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这三个字比较关键,如何度呢?有三种方法:自然度、师度和自度。

自然度:大自然的进程决定了万事皆空,万物和苦难迟早皆会自动化解、度脱和消失。但是,人是万物之灵,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也必须超越靠大自然进化程度的被动局面,而注重靠师度(佛经、佛法包括在内)和自度。

师度:师父是引路人,犹如灯塔,并以自身的光明照亮了别人。没有师父,徒弟的进步将会因迷路而变得渺茫。佛经有云:“尊师敬长为孝”,就是说,敬师学师谓之孝道,这是做人的原则之一。师的范围很广,还包括以能者为师、以父母长辈为师、以佛经为师等等。

自度:在师父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自学、自修、自炼、自悟、自治。有师父为你引路,你自己不肯努力,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佛陀说:“佛法为师,悟法为令。”就是说,有了佛法这一老师,还需要自己主动地去领悟、去践行,才能终成正果。

佛陀在此提出“度一切苦厄”,其实质指的就是佛经·是以佛经为师,佛陀是在告诉我们:“佛经是总结人类真理智慧的最高结晶,所以佛经是人类最高贵的度己度人的法宝。”修行以佛经为师,更需要修行者的主观努力。《心经》在此无疑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真理智慧:成功始于自觉自愿。

活学活用

成功,始于自觉自愿

关于“自度”,佛经典籍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它可以说是对“自度”最好的诠释。

从前,有一位信者在屋檐下躲雨,见有一位禅师撑伞走过,便大叫禅师带他一程,并说佛法是讲求普度众生的。

禅师拒绝了,而且说道:“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因此也就无需我度。”

信者听完,马上走出檐下,站在雨中,再请禅师度他。此时,禅师又发话了:“现在我们都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不度你,是伞不度你,你应该找伞才是。”

说完,禅师便走了。信者却在雨中被淋成了落汤鸡,于是大骂禅师”专度自己”!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如此,生活亦如此。在人类社会中,互相帮助固然不错,但谁也不能帮别人看到自己的本心。人不能总想依赖别人,如果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只会一无所获。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潜在的资源,一切追求诸己。

智慧金言

成功,始于自觉自愿。当一个人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万念俱灰时,我们说“无药可救”;当一个人动了念头,认了死理,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时,我们说“矢志不渝”。自己的事自己做。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8.在困厄的铁砧上不断锤炼

度一切若厄(苦厄——生苦)

解读

“度一切苦厄”,“苦厄”是指痛苦和灾难。苦,大致指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炽盛。这八种苦构成人生的无边苦海。人生八苦,如何才能度化和解脱呢?我们将分别予以探讨。

生苦:生是有因有缘的,既来之则安之,人生是自己无法选择的,自然规律和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进入人生苦海是必须的,但如何解脱,自己还是可以有主动权的。人从懂事开始便是自度生苦的开始。

由前面内容,我们知道,要“度一切苦厄”需以佛经为师,需自己努力地参禅悟法。无疑这是对信佛、修行者而言的。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生苦”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致是指“事穷势蹙”,即生活中遭遇困厄。那又该如何解脱呢?其实,困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困厄的信心。哲人说得好:“只有在困厄的铁砧上不断锤炼,才能锻造出铁一样的品质。”

活学活用

在困厄的铁砧上不断锤炼

茅盾说:“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弱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决定。”

遭遇困厄的人,如果在困厄之时对未来充满信心,能以不服气的精神去挑战,如此才能有飞跃的进步而超越困厄。一天,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便让他将门前的一堆砖搬到后院去。

乞丐听了,有点生气地说道:“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

方丈一言不发,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便往后院走去。乞丐见状,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忙碌了两个小时才把那些砖搬完。

于是,方丈给了他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作揖道谢。

方丈却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的钱。”

“我会记住你的。”乞丐说完后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上路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乞丐来寺院乞讨。方丈把他领到后院,让他把以前那堆砖搬到屋前去,并说这样才给他银子。但是,这个双手健康的乞丐却走开了。

弟子们十分不解,师父将砖如此前后地反复搬动,究竟是出于何意呢?便请教方丈。

方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道:”砖放哪都是一样的,但是搬与不搬对于乞丐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

过了许多年,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了寺院,捐献了很多香火钱。他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人只有一只手,原来他就是那个用一只手搬砖的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身所蕴含的潜能。并且依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困厄,可以使强者愈强,勇者愈勇;困厄,也可以使弱者更弱,从此一蹶不振。总之,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你要走出困厄,就必须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之不断进取。

智慧金言

在身处困厄、地位卑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别人轻视自己,自己却不能看不起自己。古人云:“贫贱非辱,贫贱而求于人为辱。”就是说因为贫践而失去志气才是自己的耻辱。

9.把握现在

度一切苦厄(苦厄——老苦)

解读

人生八苦第二苦为老苦。

老苦:有小就有大,有年轻就有年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该想到将来会老,就该抓紧时间修炼身心,以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佛陀为例,他从少年时就已经开始修悟,二十九岁便已经开悟了,身强力壮是佛陀出家修行的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身心修炼的良好基础,是绝对经受不住六年艰苦卓绝的苦行的考验的。

我们现在虽处于少壮时期,但必然有衰老继之而来。青春易老,年华易逝,在短暂的人生中,怎能荒废美好的时光而无所作为、不学无术呢?

活学活用

把握现在

对于“老苦”前人对我们有许多告诫。曹操《短歌行》诗叹:”人生几何?”汉武帝《秋风辞》以及杜甫《汉陂行》都说过:“少壮几时兮奈老何?”陶渊明也有诗句:“玄鬓早已白。”司马光劝诫人们说:“我劝你们趁早努力修行有所作为,不要等到将来后悔。”

人生短暂,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努力有一番作为。

从前,一个日本的禅僧千宗旦,约好请他的老师清严和尚为其新建的茶室命名。可因临时有事,千宗旦没等老师来就出去了。他给老师留下一封信,大意是:“先跟您道个歉,我因事出去,明天再亲自去看您。”等千宗旦回来得知自己不在时老师已经来过。并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懈怠比丘,不期明日”八个字。千宗旦知道,老师虽然说自己是个怠惰的和尚,明天的事根本不去想它。但实际上是在批评他这个禅心不深的徒弟。

于是,千宗旦到师父那里,一面是自我检讨、一面是表示有所醒悟地说:“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我们今日好好地生活即可,不要把心思老用在明日上。”并表示,为了感谢老师的启发。决定把自己的茶室取名为“今日庵”。

《菜根谭》云:“人之少年,譬如阳春,莺花明媚,不过九旬,夏热秋凄,如环斯循。人寿几何?自轻自命?”人在少年的时候,就像春天一样阳光明媚,一转眼便到了炎热的夏季,随之是万物凋零的秋季,继而又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如此循环往复。人的寿命又能有多长昵?怎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忍经》云:“玄鬓易白,红颜早衰,老之将至,时不再来。不学无术,悔何及哉!噫,可不忍欤!”就是说,黑发容易变自,红颜容易衰老,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而自己又不学无术,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唉!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怎能不忍住放纵之心呢?

智慧金言

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有期票据,只有今天才是法定货币,并且,只有在今天才县有流通性。而且不要忘记,宝贵的今天不久也要逝去。因此,我们必须把握现在,在年轻时好好努力,才能终生不悔。

10.理智地应对疾病

度一切苦厄(苦厄——病苦)

解读

人生八苦第三苦为病苦。病苦:人人都有得病的经历和体会,那么,世人得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致有以下三种原因:

其一,先天遗传;

其二,后天灾难;

其三,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度化病苦呢?或者说,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疾病呢?

应对疾病,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无病防病——养生;

二要有病不怕——拥有正确的观念;

三要战胜疾病——治疗。

总之,理智地应对疾病,才能让自己离健康最近。

活学活用

理智地应对疾病

无病防病——养生

养生:主要指科学的生活习惯和有效的休育锻炼。要懂得生活常识,如高血压者忌饮牛奶;儿童和孕妇不宜食核桃;每天有规律地喝水等等。还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