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21442300000002

第2章 用“般若”度人生之苦厄(2)

修行者,只有以大智慧(佛经)为导航明灯,才能最终脱离苦海、到达觉悟的彼岸。而大智慧(佛经)则是佛陀亲身的经验总结。同样,生活中我们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到达理想的彼岸,除了需要自身不懈的努力之外,也应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

活学活用

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

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采用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人之所以能达到目标,乃是穷多年之功,历经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找出一套特别之道。你只要借鉴使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许不久就可以取得像他们那样的成就,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一说起模仿,有人就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例子,把模仿贬得一无是处,他们说:“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借鉴别人呢?要干就要拿出自己的一套来!”这话听起来很豪壮,殊不知,如果没有东施效颦的勇气,没有邯郸学步的追求,连模仿也没有,更谈不上借鉴了,而离开了模仿和借鉴,又何来创造呢?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进步。

当然,一味地模仿也是不行的。没有自己的东西,你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始终无法赶上别人,更不用说超越了。一味地模仿只能是毫无变通的“鹦鹉学舌”。

有一天,韩愈去拜访宝通禅师,问道:“你春秋多少?”

宝通禅师举起念珠,反问道:“知道了吗?”

韩愈答道:“不知道。”

宝通禅师说:“昼夜一百零八。”

韩愈听完更是不解,于是便回去了。

第二天,韩愈又去拜见禅师,到了院门前面见到首座,于是提起前一天的事来询问其中的意思,首座叩齿三下作答。等见到宝通禅师,又提出同一问题,宝通禅师也是叩齿三下作答。

韩愈见此情况说道:“原来佛法没有两样。”

宝通禅师听了,问他的话是何意。

韩愈答道:“刚才请教首座,他也是如此。”

于是,宝通禅师急忙招呼首座道:“你也是这样回答的吗?”首座笑着点了点头。宝通禅师立即决定把首座逐出院去。

宝通禅师常以叩齿来回答别人的提问,表示禅不能开口讲,一讲就失去了禅意。而首座却依样画葫芦,还自以为得意,最终只会被禅师逐出院去。

禅要讲创造性,鹦鹉学舌就是典型的没有创造性,也就失去了禅的生命,因此首座才会遭到宝通禅师的反对。我们在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时,要切忌鹦鹉学舌、随波逐流,必须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智慧金言

借鉴是从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结合自己的实情作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这就比单纯的模仿要高明得多了。

2.明确自己的目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波罗蜜多)

解读

《心经》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名词,例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一标题,就有两个陌生的名词:

“般若”(bōrě),是修炼中的专用名词,在汉语中大致相当于智慧二字。然而,汉语中智慧一词的用法广而杂,有时与“般若”相关联,有时又与“般若”的内涵相去甚远。如聪明有才能、做事有办法、事业上取得成功、科研方面取得成果等等,均可称作为智慧。而“般若”主要指了解自我、修正自我的差错、战胜自我的脆弱等思想程度,其与意识形态方面觉悟的境界是统一的。为了便于区别,故译作“大智慧”。

“波罗蜜多”,译成汉语是到达彼岸。生活中,我们写文章常常会写“到达理想的彼岸”、“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辉煌的彼岸”等等,“到达彼岸”这一名词正是源于佛学。

“波罗蜜多”(到达彼岸)与“般若”(大智慧)这两个名词是互为依存的。其一,讲的是到达彼岸需要的条件:大智慧;其二,讲的是运用大智慧达到的目的:到达彼岸。关于前者我们将在后文进行讨论,在此,我们将着重论述后者。

“到达彼岸”即为“到达觉悟的彼岸”,此为修行的最终目标。

“伟大的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强大的动力导致伟大的行动,伟大的行动必然会成就一个人伟大的事业。”修行有了伟大的目标,才能终成正果;而生活中,我们若想“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

活学活用

明确自己的目标

生活中,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在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的人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这种人既不会成功,也不会真正快乐。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庄周所说:“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

没有目标的人,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能专注。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坚持到已经找出实现这个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你可能还意识不到专注的力量,但它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

一日,怀海禅师带着他的弟子在田里插秧。但是弟子们插的秧总是歪歪斜斜的,禅师所插的却是整齐得很,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弟子们见此情景,十分疑惑,怎么自己与师父同是插秧,而整齐度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便请教禅师如何才能把秧苗插直。

禅师回答道:“非常简单,只要你们在插秧时,眼睛盯着一样东西,自然秧苗就能插直了。”

听完师父的教诲,弟子们很快就插完一排秧苗,但此次所插秧苗还是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时,弟子们更为不解了,都在琢磨着到底是什么原因。过了一会,禅师便问弟子们刚才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啊,那东西就是吃草的那头水牛,我们就是以它为目标的。”弟子们回答得异常干脆。

禅师听了,继而笑着说道:“水牛是移动的,你们插的秧苗也跟随水牛移动,自然就弯曲了。”

弟子们听后猛然醒悟,于是选了远处一棵大树作为目标,后来所插的秧苗都十分整齐。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去付出。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智慧金言

目标是成功的起点,有了目标你才不会随波逐流;专注目标,你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远大的目标能使你发挥无穷的潜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3.认识你自己

观自在菩萨

解读

正文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含意:

其一,“观自在菩萨”是《心经》的作者释迦牟尼佛的自称,是作者以主人公姿态为自己找到一个真实而平易近人的称呼;

其二,“观自在菩萨”的意思是能自由自在、得心应手地观照查看众生佛性和宇宙一切自然规律及物质变化现象。这位菩萨对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过程及其原理的认知,已达到随心所欲的自在程度;

其三,“观自在菩萨”这五个字标明《心经》作者本身,首先是一个能够观察自我佛性存在和其演化的觉悟者。能看清自身佛性的来源、发展、变化等特性,这属于最高层次的“观”。

对于前面两种含意,我们不必多言。然而,对于这后一种含意,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在学习佛法时,怎样做才最适宜呢?当然应该以佛陀为榜样,采用反观内照、观想、检查、修正自身心性中的弱点的方法,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可以获得良好收益的科学方法。反观内照,更明白地说,就是认识你自己。对我们而言,是对自己做人的形象,及自己的身体外观、品德才能、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过去和现状等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我们在学习“观自在菩萨”一词中所得到的启示。

活学活用

认识你自己

也许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认识你自己”。生活中,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主要问题;也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一点长处。可见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像照镜子那样简单。

客观地、透明地、正确地认识自己虽并非易事,但却至关重要。正确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是获得进步和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

大慧禅师座下弟子众多,道谦和尚已经跟他参禅二十年了,但还是没有悟道,心中着急得很。

一次,禅师让他出去办事,大概需要一年时间。道谦一想到自己参禅还没什么进展,而又要浪费这么长时间,道谦心里愈发愁闷。于是,他便向朋友宗之和尚诉说了这些苦恼,宗之答应可以陪他一起去,并且愿意在路上帮他参禅。

但是,自从出发后,宗之似乎忘记了原先的承诺。道谦异常失望,宗之就对他说:“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帮不了你!这一路上你必须自己做五件事,即吃、喝、拉、撒、睡。”

听完宗之的一席话,道谦顿悟了,从中认识了真正的“自我”。从而也就独自踏上了行程。

参禅悟法的根本在于反观内照,其实质在于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升华。做人的道理也在于此。总之,只有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找回缺失的自我。否则,只会陷入浑噩的窘境而无法自拔。

那又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昵?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孤独地面对自己

许多人总是陷于无穷无尽的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中,这使他们根本无暇去了解自己。在纷繁复杂的高速运转中,你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引退,孤独地只有自己,让内心的真我有一个表现的时间和机会。

试着改变某些习惯

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些习惯。比如你可能经常待在家里看电视,以打发你的剩余时间;你可能习惯于用打麻将的方法排遣孤独;你可能在郁闷之时习惯把自己关在家里……这些习惯很多并不是你的最佳选择,而仅仅是习惯,你不妨改变这些习惯,发展更多爱好。冲破习惯的牢笼,或许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可能更适合于自己。

不过分压抑自己

个性是需要发现和发展的,人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基因,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它、发展它、丰富它。不过分压抑自己,可能会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多彩、魅力四射的人。

与自己良好对话

要真正了解自己,必须养成与自己“对话”的良好习惯。你需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留给自己。当你一个人独处时,你可以把自己那刻的感觉、感情、想法等在心中一一过滤,审视一下自己的心态是否平衡?了解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心安理得?出现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知道自己待人处世的缺憾等等。

通过别人了解自己

设法了解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你可以向亲人或较亲近的朋友询问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听听他们对自己各方面的看法。你甚至可以通过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你的态度、评价,扪心自问:“我做错了什么?”“我做对了什么?”“我什么做得还不够?”……但需切记,对于别人的批评,应该冷静地予以接受。

智慧金言

伊壁鸠鲁说:“认识自己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的确,认识自己正如修炼佛法时对自己避进反观内照一样,这样才能使自己夜以继日地精进。其实道理很简单:倘若一个人尚未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是不会有改正的愿望的。

4.成功没有捷径可寻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解读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意即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说“深般若”,可见般若的层次有深有浅。具体说来,般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文字般若,是对佛学理论而言,在经文中体现为文字经文和口头经文两种形式;

其二,观照般若,是指在禅定中显现出的大智慧(修炼要求苦练禅定,修行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用慧眼观察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的真相和内部联系,这便称为观照);

其三,实相般若,在达到了文字和观照的深般若时,实相般若必然会同时出现。

文字般若,标明理论和实践已在有机结合,远离了空头理论和口头禅,更不是一知半解和肤浅的认知;观照般若,标明修炼已达炉火纯青,能准确地洞悉宇宙、生物界万事万物的缘起、因果及生灭等变化规律;实相般若,标明理论、实践和大自然规律的高度统一,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这三个般若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构成“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否则,无法进行到般若的深层次。由此可知,修炼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就像樵夫每日到山上打柴一样,把千日所打来的柴薪垛在一起,数量和体积已相当可观了,可以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显而易见的巨大成果。

《心经》的内涵深远由此可窥一斑。成功没有捷径可寻,修炼佛法如此,欲取得学业、事业的成功也是如此。惟“勤”,才能让你离成功更近。

活学活用

成功没有捷径可寻何谓捷径?

简单地说即为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但并非事事都有捷径可言,更不要轻易相信捷径,有时捷径甚至会是致命的陷阱。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僧人非常想知道何为修行最重要的名言及要诀。

一天,他特意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石头禅师。禅师听了,仅以五字作答,“莫错下名言”。修行道路漫长,在没有走到尽头之前,切莫自以为是,错下名言,否则会害人害己的。

僧人听完,感觉太简单,便继续问禅师是否还有方便的法门。

禅师心想他不懂得自己去参悟,就随便答了一句,以期断其妄想。

“黑黑的发髻被鸟雀误以为是鸟窝,便养雀其中。”僧人如果不听劝诫,依旧寻找修炼的捷径,那么可以肯定他永远也不可能修成正果。惟“勤”,才能使人进步,也才能离理想的彼岸越来越近。

天道酬勤。没有一个人的才华和成就与生俱来,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勤奋的好习惯。

鲁迅先生说得更明白:“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笨鸟先飞,早入林;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闻鸣起舞……无不体现一个“勤”字。“勤”是通向成功的途径之一。

智慧金言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如果春天的时候没有耕耘的辛苦,那么秋天的时候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学习如此,做事如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辛勤劳作的汗水,才会换取成功的笑脸与欢乐。

5.远离小聪明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

解读

“般若”是《心经》的宗旨、是佛法的心要。古代一些高僧说:“佛一切时皆说般若”;“佛法即般若,般若即佛法”。毋庸置疑,佛陀的经文和言论皆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的光辉典范。

然而,般若和聪明有什么区别呢?

般若和聪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对立的。聪明的行为往往用于世间的小名、小利、小恩、小惠;而般若却用于世间的大善、大德、大慈、大悲。

般若与糊涂二者往往却是相通的,大智若愚就是形容糊涂的,糊涂常常是宽容的代名词。

聪明和愚昧二者也有相通之处,因为聪明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终而易误大事。

可以说,若要“行深般若”,就要远离愚昧,远离小名、小利、小恩、小惠的聪明,因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对我们的人生也是极有裨益的教导。

活学活用

远离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