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生于1693年,卒子1765年,是着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是清代着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过两任县令。郑板桥一生疏狂不羁,不畏权贵,具有名士风范,雅士仪表,因此无论官方、民间、书籍、口传对他都有颇多记述。
郑板桥为百姓所喜爱,不仅因为他是个着名的文人,最主要的是他同情人民,不趋炎附势。他早年生活贫困,做过塾师,卖过画,四十四岁才考中进士。后来在山东范县、潍县做了十年七品芝麻官。他做官时不阿谀奉承上司,胸怀社稷和子民,关心百姓疾苦,后因开仓赈济贫民,得罪了朝廷大吏而被罢官。他丢官以后,又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潦倒文人、下层官吏,不可避免地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如他有消极出世的思想、悲观失望的情绪等等,这是不可取的。然而,他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坎坷之后,悟出的一些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哲理,还是可供我们参考的。
也许人们要问:郑板桥怎么会说出“难得糊涂”这样令人难以捉摸的“昏”话呢?
有人说郑板桥是愤世嫉俗才说出此等“谬语”的,有人说郑板桥是看破红尘才说此等“方外话”的,有人说这是正话反说,有人说这是反话正说……众说纷纭,可以肯定地说,“糊涂大师”的糊涂真言决非一般糊涂俗语所能涵盖。因此,我们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郑板桥的生平故事,同大家一起探索这位“糊涂大师”的糊涂本义。
传说“难得糊涂”几个字写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
九月,是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在莱州的云峰山写的,当年他56岁。莱州在潍县西北,背临大海,城的东南有云峰山,山多碑刻。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云峰山观览郑文公碑,因流连忘返,日落西山,不得已借宿山间一小茅屋,屋主是一位儒雅的老翁,自命糊涂老人。老人室中陈设最突出的是一方桌面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糊涂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镌于砚背。板桥想老人必有来历,便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并且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因砚石过大,尚有余地,板桥说,老先生应当写一段跋语。糊涂老人便写道:
“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
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也用了一方印,板桥看看,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见了大惊,方知老人原来是一位退隐的官员。
细谈之下,乃详知原委,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当下见糊涂老人那方大砚尚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写的一段精彩名言与糊涂老人的深邃睿语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老人见了,抚掌大笑不止。一位是饱经沧桑的七品芝麻官,一位是曾有显赫功名的退隐官员,两人在此遇到了知音。可以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他们沧桑一生的感悟经过心灵的碰撞之后在这方大砚上所进行的精湛合作。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么“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认为这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就任,此时“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板桥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因此《广陵奇才--郑板桥传》这样评价这四个字:“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迸发出的愤激之词。”也有人认为郑板桥的这四个字是他对社会的抗议之声。
公元1751年秋天,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时正值潍县遭遇百年未见的旱灾。而钦差大臣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索求字画。于是郑板桥以鬼为画讽刺钦差,钦差姚耀宗大怒,当场把画撕得粉碎。郑板桥见百姓惨相,心力不支,非常忧郁。老婆却无所谓地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也装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而有所启发,当下装了一把糊涂,把一切都抛到了脑后,开官仓赈灾百姓。
台湾徐兰州在《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里这样评价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庸俗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
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懂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做良莠不分,即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聪明人基于良知道德本可以有所为,而要他装做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州又说:“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含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还有人认为,郑板桥说出这样的话是为了求得心安理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曾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处引用的诗句其实为同时期的大学士张英所作,而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平衡。因为“吃亏是福”即是“难得糊涂”最恰切的诠释。
那么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呢?看来,“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谬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难得糊涂”,其实并不是真糊涂。对一个一心想要当官的人来说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是对一个一心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来说想要“糊涂”却很难,因为他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依郑板桥的心性,他是绝对不想做一个糊涂官的,他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也不想与官场的黑恶势力同流合污,但是以他一个七品县令的芝麻小官,又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恶势力,所以他感觉做一个装“糊涂”的县官的确也是很难的。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上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恶势力的嘲讽、刁难。他虽然以嬉笑怒骂来抗争,但是他的嬉笑怒骂却解决不了问题,因此他又彷徨悲观,产生了脱世思想。这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的。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郑板桥真的糊涂吗?
其实郑板桥一点都不糊涂,郑板桥的糊涂是一种策略,是他在与官场的黑恶势力博弈时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优势策略。
什么是优势策略?所谓的优势策略就是在你可能选择的所有策略中,对你而言相对于其他策略,有一个策略是最好的,这个最好的策略就是优势策略。也就是说,你采取这个策略,无论与你博弈的对手怎么行动,你都不用担心,你获得的收益是最稳定、最安全的,比你采取任何其他策略都好。
郑板桥面对官场的黑恶势力,他以“难得糊涂”的行为准则去应对,这的确很难,但是对郑板桥来说,装“糊涂”却是他的优势策略,相对于其他策略而言,他的收益的确是最大的。
因为面对官场强大的黑恶势力,抗争是没有效果的,抗争的结果只能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不幸,甚至被革职,而新来的知县也未必就比自己好,这样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也不会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面对官场的黑恶势力,合作,对自己来说应该是效益最大的,既可以升官又可以获得钱财,但是所谓的合作其实也就是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这又不符合郑板桥的性格,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是不符合自己的个人偏好,所以这种选择对郑板桥来说虽然效益大,但是不会产生效用,因为不符合他的人生信条。所以,在这种局面下,郑板桥只能装糊涂,小心从事,知进知退,不冒失,不惹祸,以此求得心里的安宁,一生的平安,最起码在平安中还可以为社会做一点自己该做的事情,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另外,“难得糊涂”四字真言也并非全是来自于官场的感慨,它也反映了郑板桥对待生活的一种豁达大度的性格,生活之中博弈无处不在,无论大的博弈小的博弈都是博弈,因此郑板桥的“糊涂”哲学总是无往而不胜。你想,如果一个人处处都要弄个明明白白,这个人就一定会处处树敌,卷入兀穷无尽的是非之中,还有时间和精力做事吗?常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生活之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像算算术那样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小事上糊涂常常使人获得在大事上成功的机会。生活场不同于官场,糊涂一点,吃一点亏其实无所谓,因为不较真,不与人对立,所以常常在合作中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可以将先前的“吃亏”一并赚回来;相反,如果处处精明,占便宜,势必处处以邻为壑,在竞争中使大家都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反而将先前占有的小便宜都一并丧失了。
这本经济账郑板桥算得不错。
因此,我们说还是要正确地看待“难得糊涂”这四个字,这种心理和处世哲学,有它积极的一面,因为它表现了不同黑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骨气,因为它表现了生活中不计较细枝末节的豁达和大器,因为它表现了经济学中与人合作的科学原理,使人们在合作中实现了共赢。
所以,面对生活还是糊涂一点好,付出更低的人生成本,获得更大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