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21405000000004

第4章

然而,信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信用环境是需要全社会去努力营造的。根据博弈理论,在彼此信息不对称的环境里,谁不遵守规则谁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你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对方也不知道你的底细,这个时候,如果你信任了对方,而对方没有信守承诺,你就要吃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都采用“逆向选择”方案的话,只有两种结果:或者生意无法谈成,或者不遵守规则。社会会在这种选择中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界。其实我们目前的三角债、空头支票、商业诈骗纠纷等等,就是人们“逆向选择”的一个恶果。

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政府应该伸出那只“看得见的手”进行适当的干预,建立起一个信用平台,或者信用登记中心,提高不遵守信用的人的交易成本,否则“逆向选择”会使我们刚刚驶上市场经济大道的这趟列车越走越慢。

4.轻轨票的价格与乘客的选择--需求价格的弹性

2002年,大连至金石滩的轻型轨道列车一期工程通车。过去,人们乘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现在乘轻型轨道列车,只需要不到30分钟的时间,节约了30分钟的时间成本。而且轻型轨道列车内部的环境也非常好,运行的过程中也比小客车更安全。但是列车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却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每节可以容纳100余人的车厢,一般只有十几个乘客。

为什么呢?因为价格!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的票价是5元钱,轻型轨道列车的票价是10元钱,这是主要的原因。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小客车随叫随停,而轨道列车只能在车站停车,而且车站设置在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轻型轨道列车到站之后乘客往往还要自己打车走很远的路程,才能到达市中心。所以在票价高、不方便的条件下,人们一直都不认可轻型轨道列车。

这种状况是不可能保证轻型轨道列车正常运行的,所以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票价由原来的10元调整为3元。

虽然下车后还要搭一段公交车或者出租车才能到达市中心,但是毕竟和小客车比它还有很多其他优势。所以很快,轻型轨道列车的车厢里由过去的十几个人变成了座无虚席,每节车厢的人数都在100人以上。后来,轻型轨道列车由过去的香炉礁车站又延伸到了市中心的大连火车站站前,票价又从过去的3元调整到了5元,和小客车的票价相同。但是它比过去更方便了,它已经直达大连市中心了,所以它的乘客猛增,每列车都座无虚席。

这说明票价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我们都知道,一种物品当它的价格提高时,人们的需求量就减少,价格降低时,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就增加。那么如何衡量需求对价格的响应程度呢?为了衡量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经济学家们引入了需求弹性的概念。如果一种物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我们就说这种物品或服务是富有弹性的;如果这种物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我们就说这种物品或服务是缺乏弹性的。

人们对轻型轨道列车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车票的价格由10元降低到3元,减少了7元,变动的百分比为70%;乘客则由原来的十多个人增加到100余人,按100人计算,增加了90人,变动的百分比则达到了900%。在这里,经济学家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需求价格的弹性。

轨道列车票价的需求价格弹性=900%/70%=12.85它说明需求量变动的比例是价格变动比例的12.85倍,弹性非常大。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价格从10元降低到3元,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7/10×100%=70%,如果价格从3元升到10元,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却是7/3×100%=233%。

需求量变动的情形也是如此。所以为了统一计算方式,经济学家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其分母按变动前和变动后的平均数计算。比如:

价格从10元降低到3元,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

7/[(3+10)/2]xl00%=10.77%,价格从3元升到10元,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

7/[(3+10)/2]×100%=10.77%。这样计算的结果就一致了。

根据经济学家的总结,需求价格弹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这样的: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的时候,说明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和价格变动的比例是相等的。价格降低的比例和需求量提高的比例相等,而价格乘以需求量等于总收益,假设原价格为6元的某物品,现在降到4元,价格变动比例为40%,同时需求量由原来的800提高到1200,需求量变动的比例也是40%,那么:

原来的总收益=原价格×原需求量=6×800=4800元;现在的总收益=现价格×现需求量=4×1200=4800元:

由此我们知道,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的时候,价格无论怎么变动,对总收益都是没有影响的。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时候,说明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对于这种物品,价格降低一个很小的比例,需求量就会提高一个很大的比例,所以这种物品降低价格,总收益会增加。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时候,说明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对于这种物品,价格提高一个很大的比例,需求量也不会降低多大的比例,所以这种物品提高价格,总收益会增加,降低价格反而会使收益减少。

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还有很多。比如,人们需求的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人们需求的物品是独一无二的还是存在着可替代品?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是怎样的?消费者的收入如何等等,对需求弹性都是有影响的。

比如本例中所说的轻型轨道列车,它就存在着替代品,你的价格高,人们就去乘小客车、出租车,一般来说,存在替代品的物品或服务,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价格提高的时候人们会选择替代品,这样使需求大幅度地降低。

现在假如大连和金石滩之间没有小客车,轻型轨道列车是惟一的公共交通工具,那么对通勤的职工来说,票价上涨3元或者5元会怎么样呢?可以说对需求量的影响很小,因为很多工薪阶层不能因为每天多花费几元钱而不去上班。所以经济学家们说,对必需品来说它是倾向于缺乏弹性的。

那么,当票价增加到20元以上的时候呢?情况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情况就又有不同了。短期内需求可能是没有弹性的,因为人们别无选择,人们仍然会乘坐这个轻型轨道列车。但是长期内需求是有弹性的,经过较长的时间之后,新的替代品开始发生作用,有条件的人可能选择自己买车,有的人可能将居住地点搬到大连去,还有一部分没有能力搬家或买车的人,他们会放弃大连的工作,而选择在就近的地方另行寻找工作。随着时间变长,需求也会变得富有弹性。

个人的偏好对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还拿这个轻型轨道列车来说,虽然它非常舒适、清洁、安全,但是有很多高收入的人群,他们不喜欢乘坐公共交通车,他们有自己的私家车,那么无论你的价格降低多大的幅度,对这些人来说,都是没有弹性的。

掌握了需求价格弹性的原理,对我们的实际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经营过程中,对缺乏弹性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提高总收益,因为价格的提高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富有弹性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提高总收益,因为价格降低一个很小的幅度,可以极大地提高需求量;对弹性接近1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通过价格策略提高总收益,而应当通过价格以外的策略提高总收益;对必需品而言,它们是缺乏弹性的,比如粮食,它们是人们维持生存必不可少的,提高价格你也必须购买。所以,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一系列政策提高了粮食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获得了提高。奢侈品和必需品相反,它们是富有弹性的。比如钻戒、项链、珠宝的需求就富有弹性,你提高价格人们可能就会选择其他奢侈品来替代它,所以人们常常看到珠宝商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春节等等,这些时候,他们就开始轰炸式地向人们宣传优惠酬宾的消息,目的就是通过降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赚取更多的利润。

像高速公路的收费,旅游景点的票价,一种新产品的价格,你经营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品牌服装等等,在制定价格策略的时候,都要经过一定的市场调查或者参考历史数据,考察一下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而确定其合理的价格。

知道了需求价格弹性的原理,即使我们不是一个商人,我们也一样可以在生活中应用到它。我们已经知道,独一无二的品牌商品缺乏弹性,商人一定会利用这个原理提高其名牌商品的价格,赚取超额利润,比如名牌服装,你如果喜欢某某牌子,那么它对你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替代品,它的价格高你也没有办法,所以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就要有所选择,当某种你特别喜欢的东西价格过高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培养新的品牌喜好;对商店里卖的普通商品来说,可替代的物品就太多了,它们是富有弹性的,比如你到市场去买一条裤子,他要100元一条,你就可以还他个60元,因为他不卖别人也有,别人也许会卖,这些商品的降价空间就比较大,价格下降销售量就大,商家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