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童贞、求知的眼睛,母亲说:“以前爸爸妈妈很相爱,商量好到一个小房子里去,妈妈拿出一个小种子,爸爸也拿出一个小种子,让两个种子融合到一起就种到妈妈的肚子里,妈妈每天都会把吃进去的食物通过一个营养通道送到你的嘴里,让你也吸收养分,呼吸新鲜空气,就这样,你慢慢的发芽,长大,等到要成熟的时候,你不停的给妈妈发送信息告诉她你要出来了,呵呵,一个新的小生命就来到这个世界。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你看,妈妈肚子上有一个伤疤。你长到10个月的时候,医生就把你从妈妈肚子里拿出来。”
儿子听了,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但过了一会又问:“那我们班同学怎么说他们是从石头里头爆出来的或者小鸟送来的或者河边拾起来的。”妈妈说:“那是大人不知道怎么回答,随意编出来的。实际上,小孩子出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等你再长大些就可以搞明白了。”儿子满意地点点头。
孩子喜欢追问自己是从何而来的,但得到的往往是“你是捡来的”的回答。用这样的话语回答孩子表现出父母的慌张、逃避、欺骗和指责,这会让孩子觉得“生孩子是不光彩的,是见不得人的事”。”妈妈为什么会生宝宝?”“我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提出此类问题,并不是想问有关“性”的问题,而只是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感到好奇罢了。但是,有的父母太敏感,把孩子的这类问题与性行为联想到了一起,从而会特别地紧张,于是就特别地慌乱而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面对孩子的此类提问,究竟该如何用语呢?下面是有关专家给父母的指导,父母可用以下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
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的,都是妈妈生出来的。宝宝是由一粒种子慢慢发育长大的。植物的种子种在田里,宝宝的种子种在妈妈的肚子里。妈妈的肚子里有许多很小很小的像蛋一样的东西,叫卵子。爸爸的身体里有许多很小很小的像蝌蚪一样的东西,叫精子。
爸爸和妈妈都喜欢有一个宝宝,就让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一起,就成了“种子”,这“种子”叫受精卵。受精卵“住”在妈妈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地方,在里面慢慢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就靠妈妈提供。妈妈要吃许多东西,然后通过妈妈的血液,传送给在子宫里的宝宝。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宝宝慢慢长大了。
妈妈子宫里装不下了,宝宝就通过妈妈身体里一个连接外面的叫产道的通道“溜”出来了,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了。小生命的到来,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非常高兴。
在回答孩子问题的过程中,有条件的话,可找些图片让孩子看。如胎儿在母亲子宫内成长发育的过程图,胎儿在子宫内的各种姿势,孩子会很感兴趣。孩子会兴奋地说:“妈妈,在你肚子里时我是这样的”、“妈妈,看,那时的我还会游泳呢!”这样给孩子以科学的回答,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从妈妈子宫里出来的,与妈妈有着血肉相连的亲情,而不是路上捡来的,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亲的亲密关系,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是多么地不容易,从而自小就对孩子进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
4. 死亡是怎么回事?
6岁的俏俏说爸爸是她最好的朋友。每晚睡觉前和爸爸拥抱一下已成了惯例。妈妈殷雪有时开玩笑说,她都要嫉妒这对父女了!俏俏希望假期到海南旅游,爸爸答应了,并预定了一家旅行社。不幸的是就在出发前两天,爸爸突然出了车祸,还没到医院人就没了。痛不欲生的殷雪不知如何面对,她觉得最难的是如何告诉女儿爸爸永远地离开了她们。
俏俏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她心事重重:“爸爸已经两天没回家了,他不是说咱们一起去海南吗?”
渐渐冷静下来之后,俏俏妈决定用简洁的语言让女儿知道真相:“爸爸不可能再和我们一起出去了。他到另外一个世界上去了。”
“那个世界在哪儿?”
“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去的,只是有的人去得早一点、有的人去得晚一点。”
“那,我和妈妈也会去找爸爸吗?”
“会的,但要过很多年。现在我们必须好好活着,做一些我们该做的事。”
“是不是等我们死了才去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是的。”
“这么说爸爸死了?”
“是的。”
“他为什么不等我们一起死?他说好了我们一起去海南的,怎么说话不算数?”
“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控制不了的,爸爸也不愿意离开我们,他非常爱俏俏、也爱妈妈。”
“我想爸爸。”
“妈妈也想爸爸,妈妈也很难相信爸爸不和我们在一起了。”
“爸爸不会来看我们了吧?”
“不会了,但我们可以好好记着他。也许,在梦里,我们会见着爸爸。”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遭遇亲人辞世的伤痛,但生活中的“黑色”却不可避免地不期而至,死亡让我们无法回避,或许这也正是我们不能在孩子面前回避死亡话题的理由。他们不应该被排斥在家庭生活的痛苦之外,就像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家庭生活的欢乐之外一样。孩子也需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有为失去深爱的人恸哭的权利,因为只有直面死亡,体验悲伤,才有可能使孩子在慢慢懂得死亡的真正含义的基础上,珍爱生命。
跟孩子谈论死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视而不避讳。
“死亡”的话题,从来都是千古难题。与孩子聊死亡,更是难上加难。先别说怎么与孩子聊,首先要问父母自己有死亡的答案吗?父母只有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才能很好地解答孩子的问题。
很多人在孩童的时候,都曾被看见的“死亡事件”所困扰。有些孩子甚至经常担心着会失去亲人。虽然每个父母都想保护孩子远离疼痛、恐惧和悲伤,但是,保护孩子远离死亡的现实却是弊大于利。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专家认为,听到死亡的信息时,孩子心里最恐惧的事情是有一天爸爸或妈妈也会死去,所以家长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要看着你长大,我们还会在一起待很长很长时间。”死亡虽然可怕,只要孩子感觉到父母在陪伴着他,爱他,他就不会被吓倒。当然,如果家长能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那就更好了。比如在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落叶,了解植物、动物的死亡,让孩子明白大自然的生命循环和生生不息,人也是同样如此。而清明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除扫墓、踏青之外,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这个话题。
第二,分年龄层次循序渐进。
据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胡慎之介绍,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是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因此对孩子的相关教育也要循序渐进。
2~7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通常不相信人会死,他们往往认为任何东西都会永远存在,即使看不见了,也会认定它“藏”在某个地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也怕死,也会思考死亡,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死亡就是亲人的暂时离开。他实际上不是怕死,而是怕分离,怕孤单。
但是专家认为,最好不要在孩子已经问到“死亡”这个词时我们才被动地给予解释,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以比较温婉的方式让孩子逐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它和“出生”一样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比如家里鱼缸里如果有鱼死掉的话,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死亡”就是不能再呼吸不能再运动,让孩子了解“死亡”的外在表现形态,孩子看多了也就见惯不怪了。
8~12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抽象思维产生了,语言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看电视听故事可能经常会接触到“死亡”、“逝世”、“牺牲”之类的字眼,家长就可以根据当时的故事情节,告诉孩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一种倒计时,所以要好好珍惜。
不过这一阶段的孩子容易恐惧死亡,由于恐惧,他们会避开死亡的话题,不去谈与死亡有关的事。因此家长也不宜和孩子谈太多,并且应该尽量使用科学语言。
12岁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灵发生蜕变,感情变得更加丰富和细腻,开始对死亡有切身体验。这时候,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分享自己对死亡的理解,和孩子有所交流。
§§§附录: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应该说的16句话
* “按我说的做。”
* “你问我,我问谁?”
*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 “你本来就应该这么做。”
* “既然这样,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的。”
* “你的脑袋里长草了。”
* “没得商量,免谈!”
* “哪来得这么多的好奇心。”
* “你怎么这么喜欢闹别扭。”
* “不要为自己的成绩差找借口。”
* “先把你的‘猪圈’弄干净,再来提问。”
* “等我那天找到答案再告诉你。”
* “说点‘好听’的话”
* “闭嘴,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嘛?”
*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