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21390600000023

第23章 纵有千般哀怨,也抵不过内心的安然(3)

007 记住:钉子留下的洞将一直存在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社会里,有很多繁杂的事情会侵扰到我们的情绪,使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抑制自己的坏脾气,进而无法掌控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些人不知道,只有管好自己的坏脾气,才能将命运的绳索攥在自己的手心里,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所以,每当我们大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处所,想一想,坏脾气的影响究竟害了谁?可以肯定地说,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所以说,我们要远离愤怒、远离嫉妒、远离坏脾气,让积极的念头掌控我们的行为。

有一个小男孩,很任性,他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常常摔坏家里的瓶瓶罐罐。

一天,这个小男孩的父亲将儿子叫到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从今以后,你一旦跟家里人发脾气,发一次就在篱笆上钉一个钉子。一段时间过后,你再去看看你发了多少次脾气,这样如何?”小孩子心想:“我才不怕呢,那就实际看看吧!”

就这样,小男孩每发一次脾气,就自己往篱笆上钉一个钉子。一天时间过去了,他过去一看:“哇,竟然是一堆钉子呀!”顿时,他心里有些惭愧。

他父亲对他说:“从今天起,你每做到一整天不发一次脾气,你就从篱笆上拔下一个钉子。”小男孩回答道:“好吧!”就这样,为了拔除篱笆上的钉子,小男孩就刻意地克制自己不去发脾气。

在最开始的时候,小男孩觉得自己很难做到,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了的时候,他顿时觉得自己终于学会了如何克制自己,于是,他开心地找到父亲说:“快去看吧,我拔光了篱笆上的所有钉子,我再也不发脾气了。”

小男孩的父亲跟着儿子来到了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儿子,你看,你虽然拔光了篱笆上的所有钉子,然而那些洞却永远都消失不了了,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等同于钉了一个钉子到他们的心上,尽管你能做到事后向他们道歉,但是那个洞却无法磨灭掉啊。”

是啊,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记住:勿将钉子“钉”向他人的心里。该故事中的一句“那个洞却无法磨灭掉啊”说得非常正确,也许自己脱口而出的一句刺耳、尖刻的话就很容易刺伤他人的内心,使对方感到无比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自己伤害别人的同时,这个痕迹也深深地烙在了自己的心上。

如此说来,坏脾气真的是害人害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他人和自己的心灵上被“钉”得千疮百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且,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坏脾气,因为诸多危害均是坏脾气惹的祸。

事实上,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因坏脾气的爆发而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危害的例子,比如,因脾气不好而与上级发生冲突,从而丢掉工作;因坏脾气未能收敛住而急速驾驶车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坏脾气而和家人引发冲突,从而陷入孤独,等等。不管是哪一种危害,自己都是深受坏脾气之害的。

如此看来,坏脾气可以导致这么多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而伤及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友、自己的爱人、自己的老师等。因为你的坏脾气不仅会使关心你、爱护你的人们受到或深或浅的伤害,自己的内心也会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痕。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平静如水,我们应该收敛起自己的坏脾气,从而淡定自如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

008 谦让,不只是美德

有一天,孔融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意从中选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而孔融却使劲儿地摇了摇头,随手从中挑选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道:“我是年龄最小的,当然就应该吃最小的梨,那个最大的就给哥哥吃吧。”父亲听完孔融的话,心里十分开心。

很快,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曲阜。

至今,这个故事依然是不少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范例。俗话说得好“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可以说,谦让是人们所应具有的美德之一,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大家庭里,就应该时时刻刻懂得谦让,这样才不会出现大的矛盾和争执。

凡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都会以谦让作为自己的做人原则,因为只有以此为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成全自己,才越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张家是当朝显贵,他家的邻居吴氏,也不是什么普通的百姓人家,在桐城县也是出了名的富贵人士。由于张家和吴家的宅院是紧挨着的,所以两家人出门进门都不太方便。于是,张家就让人将自家的院墙向里挪了一点,在两家中间留出了一条空隙作通道。随后,吴家想盖房子,就有了“要占用这条通道”的想法,这样一来,张家自然就会反对,很快和吴家起了争执。

在两家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吴家很愤怒,将张家告到了县衙里面。县令一看,两家都是当地的有名人士,任何一家都不能得罪,所以十分为难,就迟迟未决。

张家觉得自家有理,于是就速速写了一封信差人送往京城,向自家人张英告状。要知道,在当时,张英是文华殿大学士,与“宰相之职”同一级别。其实,张家的意思很显然,就是让张英对自己家里的人袒护一下。

然而,张英却没有刻意去袒护张家,认为两家真的不值得为一堵墙争执。于是,张英就提笔给家里人回信说:“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按照现代语来讲,意思就是说:“你们千里迢迢写这封信,就是为了争一堵墙的事情,即便是退让给他三尺之地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们要清楚,那万里长城到现在还在那里,但是你们能看到秦始皇吗?”其实,张英的意思就是劝家里人不要因一点小事和吴家争执不休,应礼让三分才是。

张家人收到张英的书信后,心里十分惭愧,立即让人又将自己家的院墙向里移了三尺。见状,吴家人非常感动、惭愧,也赶紧让人将自家的院墙向后退让了三尺。于是,在张吴两家中间就形成了一条巷道,宽为六尺,此事被人们传为美谈。

听完这则故事,可能会有许多人感到困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谦让有何好处,即便是我谦让了别人,别人会反过来谦让我吗?”实际上,在这个故事中却蕴含着谦让的智慧。如果你遭受了挫折,过来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一定有那些你曾经谦让过的人,这正是谦让别人所得到的好的回报。而不懂得谦让别人的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不会获得他人的帮助。因此,谦让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还能让当事者获得相应的回报。

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人,或者在同一个小区居住的人,上级下级,楼上楼下的,难免会因一些小事发生摩擦。人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与对方闹得鸡犬不宁,事实上,根本没有必要在意和计较所谓的名和利。人生其实很短暂,两个人能够相识、相见就是一种缘分,如果谁都不懂得谦让,那只会让双方都陷入尴尬和不悦的心境。

“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贵在谦让,因为谦让能折射出做人的境界高低。特别是在公司和同事关系紧张的时候,谦让就如同一汪溪水,浇熄我们心田的那团火;当和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谦让就如同一剂良药,清醒我们的大脑。一个真正活得有价值的人,一个懂得如何轻松活着的人,不管遇到哪种困难,都明白得理让人,谦让他人的道理,因为只有谦让才能使人际关系得以维持和变得和谐,才能使大家拥有一个团结快乐的工作氛围。

总之,在和别人发生摩擦的时候,应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一些谦让,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宽容,只有这样,无谓的纷争和烦恼才会有所减少。做人做事都是如此,越是谦让,就越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要知道,谦让别人只会提升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而不会让你成为失败者。既然是这样,那么主动谦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009 泰然自若引领你走向成功

诗人有言:“人生恰如饮茶,讲究‘静’的美,静坐静水静心,品一口微苦的茶,品一口微苦的人生,而后满口是清香,满世界都是淡定。”

好一个满世界都淡定!这是多少人苦苦追索的内心境界,这又是多少人心向往之的美妙情怀!其实,这是因为当我们做到了淡定面对一切的时候,我们就会真正体味到人生的静之美、静之味。因为世界从来不会对一个心静的人喧嚣,也不会对一个心静的人沉默。当浮华谢幕,当喧嚣归寂,我们便能够清晰地读到生活中的那一篇华章,看见生活中的那一瓣心香,听见生活中的那一抹悠扬。

事实上,淡定、平静的心态是对人提出的极高的要求,若非善于感知、善于领悟生活和生命的人,很难实现这一点。而一个人即使天赋再好,如果静不下来,沉不下去,那么也会始终像在浪尖上喧哗跳跃的小丑鱼,最后只不过是浮沫一场。相应地,只有真正做到平心静气,才能默默地吸收天地之精华,并将其沉淀内敛为自己的光华。

人生就像一个旋转的大门,当走到逆境的那一面时,应保持淡定,把握住最好的时机,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但是,千万不可钻到“死胡同”里,那样只会落得一片惨败。

加藤信三身为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董事长,他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具有不生气和能够保持淡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