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21390600000012

第12章 和心灵聊聊天,给自己画一片生命的晴空(3)

实际上,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会像小伙子和这位副总裁一样,遇上险滩和激流。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们都面临着选择,是选择低头后退还是昂首前进,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如果一门心思低头看激流而停滞,这样只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自然就会被推至不幸的边缘;如果专心仰望着广阔的天空,这样很快就会燃起生的希望,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构筑人生之幸福。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有的人一旦事业溃败,或者爱情之花凋零,就觉得自己晦气上身,开始慨叹自己是多么地无能为力,多么地不幸,人生是多么地悲惨,并且向老天抛出一大堆的抱怨和指责,殊不知,自己不幸的命运并非老天决定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明知道事业将要走向谷底,就应该尽早改变经营理念和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全力以赴扭转局面;如果明知道自己遇到了不该爱的人或者不值得爱的人,就应该尽早撤离恋爱的舞台。

真正遭遇不幸之后,再去做无谓的抱怨和牺牲,“亡羊怨狼无济于事矣”,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一定要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一旦找到事业的漏洞后,要选择及时亡羊补牢才是智慧之举;一旦发现自己找错了爱人后,要选择及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不得不说,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全在于自己的选择。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只要智慧地去选择我们想要的,我们应该要的,并且保持一种合理而又乐观的心态,幸福就会被我们牢牢地抓在手里,从而活出自己的精彩。

二战以后,由于遭受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失业人数突然增加了很多,各家工厂的经营状况都非常不好。其中,有一家食品公司,也濒临着倒闭,为了起死回生,该公司的负责人决定裁掉1/3的员工,包括司机、清洁工和没有技术的库管。

于是,公司经理开始找这些人谈话,告诉了他们目前公司的困境。

清洁工们回答:“经理,其实我们对于公司而言,真的很重要,假如没有了我们,谁来打扫卫生呢?如果没有了清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又怎能更好地工作呢?”

司机们回答:“经理,其实我们对于公司而言,同样很重要,假如没有了我们,公司产品又如何面市呢?”

库管们回答:“经理,其实我们对于公司而言,更是不可或缺,战争刚刚过去,有不少人还未脱离饥饿,假如没有了我们,公司产品又怎能保持完好呢?”

听完他们的回答后,公司经理认为他们的话都很有道理,经过再三考虑以后,经理决定不再裁员,但是,他要在公司管理策略上下一番大功夫。

没多久,这位经理便让人在公司的门口悬挂了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我很重要”。每天,当员工们来公司上班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醒目的四个大字——“我很重要”。

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将所有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几年后,这家公司迅速崛起,进入了日本有名公司的行列。

故事中的公司经理最终选择留下了所有员工,鼓励员工坚持共同的信念,群策群力,使公司跻身有名公司之列。可以说,“我很重要”字字值千金,在此次选择中又是多么地重要。

曾经有一项心理调查研究表明:只要相信、肯定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挖掘潜在的力量摸索前进,最终展现给我们的则是美丽天堂而非地狱。有人也曾经说过:“决定人生幸福的指数高低,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选择。”不得不说,如果自己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我超越,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催发人生幸福的萌生。即便是“荆棘”丛生,我们也要选择坚持不懈,一路前行,直到我们收获一箩筐的幸福。

如果仔细观察那些幸福的人,就会发现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幸福;而那些不幸的人,很轻易就会发现是他们自己选择了不幸。总的来讲,是自己紧紧牵扯着人生幸与不幸的那根命运线。如果你选择了天堂,几经风雨之后,注定会造就一番美丽;如果你选择了地狱,几经颓废之后,注定会酿制一场悲剧。总之,在漫漫前行的路上,我们都要牢记这一句:选择幸与不幸,全在于自己的内心。

007 境随心转,做个快乐的人

富兰克林说过:“幸福不在万物之中,它存在于看待万物的自身心态之中。如果你接受幸福的态度不正确,即使置身于幸福的环境中,你也会离幸福越来越遥远。”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霉运降临,每当此时,有人就开始觉得目前的处境有多么地糟糕,自己又是多么地不幸,在顾影自怜的同时,还会毫不客气地宣泄自己的坏情绪,抱怨和指责周围的亲戚和朋友。还有的人,喜欢“触景生情”,一看到别人开着昂贵的车子,住着豪华的房子,就会悲叹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可怜,多么不幸。殊不知,境随心转,不管自己实际所处的环境如何,只要自己始终抱有一颗幸福快乐的心,那么自己的快乐便是无人可以超越的。

曾经有这样一则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

一天,某地方暴发了洪水,洪水紧贴着独木桥流过,桥面上不时地被溅起一层一层的浪花。有好心人在两岸连起一条绳索,将其横悬于独木桥的上方。

接着,有四个人来到了岸边,其中两个人是健康的,另外两个人,一个是盲人,一个是聋哑人。

只见那个聋哑人慢慢地上了桥,摇摇晃晃地到达了彼岸。

其中一个健康人一路引导着盲人,也一步一步地安全过了桥。

最后,只剩下了另外一个健康人,他深吸了一口气,面对狂涌的河水,踏上了独木桥,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却在桥中央滑落入水。

与聋哑人和盲人相比,那个健康的人无疑是幸福的;可是,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你会发现这个健康的人却活得最不“幸福”。这一切,都是心态的缘故。

聋哑人用手势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河水汹涌澎湃的声音,我是听不见的,正因如此,我的顾虑就会少很多,只要保证自己不走偏,我就能平安地走到河的对面。”盲人说:“我对水深根本就看不见,在好心大哥的指引下,只要我保证不走错一步路,我就能平安地走过去。”活着的健康人说:“我在盲人的前面走着,不仅需要看准脚下的每一步路,而且还要不时地提醒身后的盲人,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只要精力集中,我就能平安地走到终点。”

走独木桥就像走人生之路,充满了太多不可预料的坎坷和挫折,故事中的惨遭落水者之所以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无法选择继续幸福地生活,是因为他自己的心态失衡,才使得恐惧、疑虑等消极情绪充斥心头。一个人如果拥有积极、美好、勇敢的心态,那么他眼前的一切人或事甚至是可怕的逆境,在他看来也都是可以轻松逾越的;如果固持消极、灰暗、退缩的心态,那么他眼前的一切则都是不美好,没有希望的。

有一位老鞋匠,4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在小镇的街口上给人修鞋。

一天,有位年轻人恰巧经过这里,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问道:“老大爷,请问您住在这里吗?”

老鞋匠慢慢将头抬起来,看了年轻人一眼,说道:“对,我居住在这里的时间已经40年有余了。”

年轻人接着又问道:“请问,您了解这里吗?我马上就要搬到这里来住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城镇?”

老鞋匠反问对方说:“你从哪里来,你原来所住的城市如何呢?”

年轻人回答:“我们那里的人在我看来都不好,那些人都只会做表面文章,暗地里却是互相利用、钩心斗角,谁对我都不好。另外,在那里生活得很累,需要十分谨慎才能活得很好,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真正原因。”

老鞋匠看着对方,说道:“我们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的更坏!”听完老鞋匠的这句话后,年轻人很快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年轻人来到老鞋匠面前,问了相同的问题:“老大爷,请问您住在这里吗?”

老鞋匠看了对方一眼,说道:“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40多年了。”

于是,这位年轻人接着又问:“请问,这个城市怎么样呢?”

老鞋匠反问道:“你从哪里来?你原来住的地方如何呢?”

年轻人回答:“我们那里的每个人都非常好,大家互相关心,每个人都急公好义,无论有何困难,大家都肯帮忙,我实在舍不得离开,若不是由于工作调动,我真不会搬到这里。”

老鞋匠微笑着回答这位年轻人说:“你放心,我们这里每一个人都像你所住那个城镇的人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爱,都很乐于帮助他人。”

故事中的老鞋匠向两位年轻人给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就此,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将来身处哪里,第一位年轻人遇见的面孔都缺失温暖和爱;第二位年轻人却截然相反,不管身在何处,在他眼里,大家都有着一副充满温暖和爱的面孔。

幸福真的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自己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于自己有着怎样的心态,即对现状中的自己持怎样的看法和想法,但有时若将他人关于幸福的标准强加在自己身上,也是不能正确看待幸福的。不幸的根源全然在于“我”,相信只要“我”一出手,定然“药”到“病”除,那时你眼里的幸福自然也会长成不一样的模样。

总之,如果自己认为是幸福的,那自己就是幸福的;如果自己认为很不幸,那自己就是不幸的。自己的心态完全决定着自己的幸福或不幸福,既然不幸福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那么就不妨从“我”而起,换个角度理解真正的幸福吧。

008 时常松松绷紧的弦

当今的社会节奏可谓飞快,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有的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打拼,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可以说,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的人们,久而久之,就开始变得紧张兮兮,俨然就如神经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一旦出现一点点的问题,便会焦躁不安,杞人忧天。

这样的人们之所以内心会感到烦躁,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自己的心上拴一根紧绷的弦,总会忘记去适当地松一松,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心理波动了。

事实上,要想彻底改变紧张的状态,一定要挖掘出导致自己神经质的主要根源在哪里,自己今日是否因某件事情而压力过大,或者自己的心情是不是过于紧张,也只有找到真正的病根,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