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72

第72章 入门看人意

星期天小黄去商场买东西,回来时路过小贾家。小黄忽然心血来潮,想到好久没见小贾了,有点想他,就打电话跟小贾说,一会儿去看望他。小贾同意了。

半个小时后,小黄来到小贾家。小贾和爱人小何出来迎接。小黄发现这两口子有点不对劲,似乎没有往日那么热情,而且小何的眼圈还有点红。但是既然来了,就坐下唠家常。他发现小贾和小何只跟他说话,相互之间却不理睬,于是他恍然大悟:这两口子肯定是刚才吵架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于是没坐多久就起身告辞。

到别人家拜访、作客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社交内容。拜访、作客有利于加深人们的情谊,但是拜访也有一定的礼节需要我们遵守。就像上面的故事中,小黄去朋友家做客,没有提前预约,“说到就到”,成了“不速之客”,这样的客人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会让主人感到仓促和不便。

拜访不仅要事先约定,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什么样的时间不适合拜访呢?首先要避免过早或过晚。还要避开用餐的时间,因为任何家庭招待客人吃饭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主人有午睡的习惯,就不要在午饭后去。还要避开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家里有产妇、重病人等。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似乎只有节假日比较空闲,有时间会友,但是节假日又是一个和家入团聚的时间。那么怎么知道对方什么时间方便呢?最稳妥的办法是让对方安排时间,比如你可以说:“好久没见你了,看哪天方便,大家见面聊聊吧?”

去别人家拜访,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整洁、大方,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

在过去,家里穷的人为了避免被人轻视,拜访之前可能会去借一套好点的衣服。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不需要这样了,但也要注意仪容的整洁。比如,不要穿不干净或有洞的袜子,因为很多人家进门要换拖鞋,如果你的袜子又脏又破并散发怪味,会给人什么感觉呢?在进门前还要看看鞋上是否有泥,如果有,要擦干净。

如果是初次拜访,带点小礼品或鲜花是有礼貌的表现。

进门前,应轻轻叩门或按动电铃,不要用拳头擂门或用脚踢门。当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才可以进去。即使在夏天,屋门是敞开的,也要打招呼,听到主人的回声再进门。不经允许,径直破门而入是失礼的,很可能出现让双方都尴尬的局面。如果你不认识开门的人,应该问:“请问这是×先生家吗?”

进门后要轻轻关门,把外衣、雨具放到主人指定的地点。进门后不要急于进屋,因为一般家庭都有几间房子,弄不好会进错屋,所以要等主人发话再决定进哪间屋。

进屋后,不要自己先找个地方就坐下,要环顾一下四周,等主人发话。主人请坐时,再看一看有没有年长的人,如果有,要请他们先坐。如被访问者是年长者,主人不坐下,自己也不能坐下。坐下后不要自己随意点烟抽,也不要随便拿水果吃,要等主人发话。在主人点烟、送水果时,要起身、点头、双手迎接,并说“谢谢”,而且如果身边有比自己年长者,应该先让他们。

其实,作客的基本原则就是“入门看人意”。因为家庭交际是一种有主客之分的特殊交往活动,不管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境遇如何,在家待客就占有主人的地位,对交际活动有主宰的权利和义务。而作为客人,就不能“反客为主”、“强宾压主”。作客应充分尊重主人的安排。一般主人会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还会征询客人的意见,作为客人,则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主人。如果有要求,只能用委婉的方式提出;当条件有限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谅解并给主人留面子。

在主人家中如果见到长辈,要有礼貌地问候;见到孩子,要谈上几句;遇到主人的其他客人,也应寒暄几句;对来迟的客人,要起立迎接;其他客人走时,要起立相送。而且不要见到别的客人一到,自己马上就走,这样显得失礼。

还有一个问题是,到别人家拜访,是否可以带上自己的孩子?一般来讲,除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能够约束自己,否则还是不要带孩子为好。如果宝宝年幼,一会儿要喝奶,一会儿要换尿布,多么麻烦。稍大一点的孩子好奇又好动,可能把主人家弄得乱七八糟。当然,如果孩子大到可以自我约束,让他出席聚会倒是可以的,还可以给孩子提供学习社交礼仪的机会。

和主人交谈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有要事必须要与主人商量或向对方请教时,应尽快表明来意,不要东拉西扯,浪费时间。一般说来,如果没有要事相商,作客时间不宜太长,半小时就可以了。见到主人显出疲倦或还有其他客人时,应该适时告辞,不要因主人客气挽留,而忘乎所以,谈个不停。

告辞时,要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走时态度要坚决,不要嘴上说走,身子却不动。出门后要请主人留步,向主人说“请回”,不要让人家跟着你一直走下去,更不要说什么“我还有一件事情”之类的话。要是有意请主人回访的话,可在这时提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