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71

第71章 “怎么不给客人上茶?”

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杀猪宰羊且为乐”,有朋友来家中,是一种荣幸,一种幸福。好客与待客之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些流传至今的诗歌与文化作品都承载了这一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邀请朋友来家做客,是待人的最高礼遇。俗话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在外方知少主人。”这话说明了待客对于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家中待客需要注意哪些礼节呢?

一般客人拜访之前总会先预约。而我们知道客人即将到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家中收拾得整洁、舒适,为客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作客环境,这是对客人起码的尊重。不管你平时怎样不拘小节,不讲卫生,有客人要来,都应该收拾一下。

其次要注意个人仪表的得体。接待客人时,服饰不能随随便便,因为主人仪表整洁与否体现了对客人是否尊重,尤其是女主人更应精心打扮。有的人对熟悉的客人来访毫不讲究,蓬头垢面,或者穿着睡衣短裤会客,都是不礼貌的。

当听到客人的敲门声或门铃声时,要尽快应答。和接电话不能超过三声一样:如果你不马上应答,就显得怠慢,或显得不方便待客,这会让客人感到不自在。在打开房门后,要热情迎接客人,跟客人握手寒暄,或给家人和客人做介绍。如果客人手里拎着重东西,应帮他拎过来。

接待客人,一个基本原则是以客人为尊。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刘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父亲的下属来拜访父亲时,小刘将客人领进客厅,然后送上了茶水,但是他先给父亲上茶,然后才给客人上茶。客人走后,父亲狠狠地批评他:“为什么不先送茶给客人呢?”小刘委屈地说:“我是觉得您的年龄比他大,职务比他高,就以为该给您先上茶。”父亲告诉他:“要记住,客人来访时,无论接待者的身份有多高,也处于客人之下。客人是最尊贵的,敬茶要先给客人敬。”这事给小刘很深的教训。

我们在与客人正式交谈前,一般要先说点客套话,就像比赛前的暖场,比如“好久不见了,你怎么总不来呢?”能让对方感到你在想念他,觉得温暖。这样逐渐转入正题,会使谈话显得亲切自然。客套话可以说是会客中的开场白,是双方坦诚交谈的序幕。

进入正式的谈话后,主人要弄明白客人来访的目的。有时客人已告知来访目的,有时则没有。如果客人是作礼节性拜访,主人应热情、周到地接待,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果客人是娱乐性地串门,尤其是常客,招待就可以随便一些,比如一起看电视、听音乐等;如果客人有事专程来访,谈话就应该尽快转入正题,不要兜来兜去浪费时间。

主人和客人交谈的时候,家庭成员最好不要在旁边听,更不要随便插嘴。

有时也可以让配偶参加交谈,但是不要让小孩子在场,因为小孩子容易吵闹,如果纠缠客人就更不合适了。一般的,谁的客人谁主陪,其他的家庭成员只需在客人刚来和离开的时候打个招呼即可,不必从始陪到终。

和客人交谈时要专注,不能心不在焉,答非所问,东张西望,神情恍惚,频频看表,哈欠连天。这些都是很失礼的举动,会让客人觉得你急切地想要结束会谈。

客人来访时,最不礼貌的事莫过于家人在客人面前吵架。当着客人面争执、吵架,批评孩子、打孩子,都会使客人难堪,好像是在下“逐客令”。

家人这时产生了矛盾,一定要忍住,等客人走了再关上门解决。

客人准备告辞的时候,主人应真诚挽留,表示希望他多坐一会儿,或恳请下次再来。因为有时客人提出告辞是试探性的,是担心主人不耐烦。如客人真的想走,也要在客人起身后,主人再起身相送,不能客人一说要走,主人就马上站起来,好像早就盼着客人走似的。这时家中的其他成员也应起身道别。好久没见面的亲朋好友来访,应留他们吃饭,远道而来的客人,要热情地留他们住宿。

送客人时,要目送客人远去,不能让客人目送你“回屋”。如果客人回头招呼,应举手示意,客人跨出房门,要在客人消失在你的视野后才关门;如果送客人进电梯,要等电梯门关上后再走。

家中待客是社交的重要手尊重客人要超过自己的家人,对客人要表现出足够的热情、重视和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