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29

第29章 请你另谋高就

有一位男士,他自称已辞去工职下海经商,且如何红火、如何自在,可他身穿一件又黄又软的白衬衫,领口还起毛,皮鞋也很旧,还有灰尘i他的衣着出卖了他。试想,他连经营自我形象的心思都没有,怎么可能活得春风得意?

实际上,一个人的服装会暴露他的许多信息。在求职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服装对我们形象的影响。因为我们和对方往往“一面定工作”,在这短暂的见面中,你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如何,可能会决定你是否能得到这份工作。

许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优先考虑的往往是衣着得体的应聘者。求职面试时,虽然不必穿太高档的服装,但适当提高服装档次,穿着整洁大方,与对方建立起平等关系,还是必要的,也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要是穿着太随便,看着对方西装革履,自感相形见绌,就会信心不足。

再说说求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其他礼仪。

进入室内时,应先敲两下门,等对方答应“请进”时方可进入,然后向对方行点头礼或鞠躬礼后,再关上门。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态和饱满的精神,不要有不好的身体语言,比如交谈时频繁地耸肩,手舞足蹈,左顾右盼,坐姿歪斜,晃动双腿等,手势也不宜过多。

在和主考官对话时,要懂得聆听的礼仪。聆听是谈话成功的一半,一个不善于听的人,再能言善辩,也不会取得谈话的成功。尤其是在求职面试中,主考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人物,我们更需要了解他的心意,并充分尊重他。

求职者要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主考官的话,并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样,可以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谈话很感兴趣,从而有利于接下去的面试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展开。

不可打断主考官的话题,要耐心地等他把话讲完后,再阐述明白自己的意见。如因未听明白或为了情况所需插话,应征得对方同意,如用“请等一等,我插句话好吗?”、“对不起,请允许我打断一下。”、“请让我提个问题,好吗?”等用语,可避免使对方感到你轻视他或不耐烦。

作为求职者,在求职中要表现出谦虚的态度。一个骄傲自大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认知有偏差,而且不容易与别人合作。

一家小公司招聘技术人员,一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应聘者,有多年工作经验,有工程师职称,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正是公司求之不得的人才。经过初步面试,本来已确定录用了,但后来经理问他:“以你的资历条件,完全可以到大机关大公司任职,你怎么想到来我们这里?”这人回答说:“唉,别提了,我是虎落平阳,不然的话,你们来找我,我也不来。”

经理听了这句话十分不快,当即回绝了他:“那么好了,就到此为止吧!我们庙小不供大菩萨,请你另谋高就。”因为经理认为,一个瞧不起自己单位的人,是不可能尽心尽力干好工作的。

还有的人说“不录取我,是你们公司的一大损失”、“请你们三思,请你们认真考虑”等,他们以为这显示了自己的自信,殊不知这样只会表现出自己的无知与狂妄,很不成熟。

另外,在你对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的时候,不要评论公司的情况,不要评论公司的任何一位职员。因为你的评论很可能是肤浅的,而且会给考官造成你爱逞能的感觉,甚至误伤感情。

面对考官,不要连珠炮式地发问。不要轻率地下断语。不要乱开玩笑,更不要争辩。因为争辩成功了,伤了主考官的自尊,他不会录取你;失败了,更不会录取你。即使考官所提的问题不礼貌,身为求职者,你也不能意气用事或表现出不礼貌的言辞。你可以拒绝,但要婉转。

简明扼要地回答一切问题,谈论自己的设想、建议、计划等时,可以详细一些。

面谈结束后,行礼、握手后再离开。离开时要采用“后退步”的走法,走出考场之前,站在门前行礼后再出去。

面试结束以后,是不是就无事可做了呢?实际上,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面试后两天内你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或写封信表示谢意。

一家日资公司的公关部招聘一位职员,许多人参加了角逐。公司的面试和笔试都十分繁琐,一轮一轮地淘汰下来,最后只剩下五个人。五个人都很优秀,公司通知他们,聘用哪个人还得由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后才能决定。

于是他们安心地回家,等待公司最后的决定。

几天后,其中一位姓刘的小姐在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封信,信是公司人事部发来的,内容是:“经过公司研究决定,你落聘了,但是我们欣赏你的学识、气质,因为名额有限,实是割爱之举。公司以后若有招聘名额,必会优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资料录入电脑存档后,不日将邮寄返还于你。另外,为感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特寄去本公司产品的优惠券一份。祝你开心。”

刘小姐很伤心,但又为外资公司的诚意所感动。两天后,她收到了寄给她的材料和一份优惠券。刘小姐在感动之余,顺手花了三分钟时间用电子邮件给那家公司发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出入意料的是,两个星期后,公司给她打来电话,说经过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她已被正式录用为该公司职员。

后来她才明白,这是公司的最后一道考题:公司给其他四个人也发了同样的电子邮件,也送了优惠券,但是回信感谢的只有她一个。她能胜出,只因为多花了三分钟时间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