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23

第23章 “你接完手机我再讲”

手机的普及,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时代变迁的迅速。曾几何时,能在任何地点和别人联系上,是我们的梦想。就在十来年前,我们还在用呼机,一接到信息,就忙不迭地找电话亭,可是如今人人都有手机了。我们真的实现了在任何地点都能与别人保持联络。

手机的普及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在另一方面,它的不恰当使用也给社交礼仪带来了很多影响。使用手机的礼仪,有些与电话是共同的,有些则是它独有的。

我国即将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这是令所有国人骄傲和鼓舞的事情。可是国人在礼仪方面的表现,却又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担忧。在2000年的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得金牌最多,但某些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却给其他国家的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射击馆里,馆门前专门竖有明显标志:请勿吸烟,请关闭手机。可是在王义夫比赛时,中国记者的手机却响了起来,招来了周围许多人的嘘声和不满的眼光。有个外国人小声嘟囔说:“这是中国人的手机!”在陶璐娜决赛射第七发子弹的关键时刻,中国记者的手机又响起来了……

当我们处于公共场合时,我们是跟别人在一起的,这时候就要留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妨碍别人,自己沟通的方便就应该让位于对别人的尊重。在某些需要安静的场合,手机铃声响起是非常不合适的,这时手机应关闭或者设成震动。

一般在音乐会、看电影、看演出时,铃声响起都是不合适的。郭德纲曾讲过一个段子,说他刚出道的时候,听众很少,有一次,只有一个听众,但是他很敬业,仍卖力地在讲,忽然,那个听众的手机响起来了,那人拿起来就接。郭德纲停下来,等对方把手机接完了再继续讲。为什么呢?因为就这一个听众,你不听了,我还讲什么呢?我们在与别人在一起做需要集中精神的事情时,要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只有专心,才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而专心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不要让你的手机铃声干扰别人。

还有什么场合手机不适宜响起呢?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手机响起,会干扰讲话者以及其他听话者的思路。这并不能反映你“业务忙”,只能反映你缺乏教养。

手机最需要关闭的场合,恐怕是在飞机上了——这是性命攸关的事,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懂得这个常识了。

另外,在有些场合虽然不太严格,最好也不要接、打手机。比如在餐桌上,大家吃到兴头时,一阵烦人的铃声会打断大家的谈话,影响气氛。这时候,如果不得不接听电话,最好离开餐桌,如果不方便离开餐桌,也要侧转身子,用手挡一下,以免唾沫溅到饭菜上。

到别人家做客也不能老打电话,因为在别人家,是进入了别人的领地,就不能“为所欲为”。如果不停地拨打、接听电话,主人会感到不舒服。在医院里也尽量不要打手机,因为病人和医生都需要安静。

在公共场合,用手机通话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干扰别人。

再说说手机铃声。无论是座机还是手机的铃声,都不要调得过大,一般以离开座位两米可以听见为宜。有的铃声在大家埋头工作时突然刺耳地响起,像“凶铃”一样,令人心跳加速。还有的铃声过于个性化。比如在一次讲座上,老师在台上正讲得精彩,突然学生中间传出了“汪、汪、汪”的狗叫声,学生还说这是最新的手机铃声。这不是扰乱课堂秩序吗?还有的年轻人爱用“爸爸,来电话了!”、“妈妈,来电话了!”等声音,也许你觉着挺好玩,可周围人听着却可能觉得别扭,对人家是一种干扰。此外,还要避免不文明的铃声,如“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等等。

手机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发短信,据说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短信最多的国家。短信也有需要注意的礼仪。首先,与铃声类似,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下不要让它响起,可以设成震动。有的人总爱查看手机短信,但是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短信显得不够尊重对方,应该避免。有的人喜欢没事和人发短信闲聊,别人即使不想回又不好意思,结果浪费别人许多时间,这也需要避免。

短信中还要注意语言的文明。

现在每逢节日,人们都会发短信祝福。别人发来短信,自己应该回一个,但不要过于哕唆,比如接到对方回复后,就不要再发致谢的短信,那就成了“没完没了”。

发短信还要注意署名。记得有年春节晚会上的小品说,发短信不署名,是当今“四大傻”之一。虽有点夸张,但是也提醒了我们写短信要署上自己的名字,否则对方找起来会很麻烦。比如元旦前一天,工作关系繁多的秦先生收到了七十多条祝福短信,其中有六十条是不署名的,好多内容还相同,把秦先生都给搞晕了。

有时准备给身份高或重要的人打电话,但是知道对方很忙,可以先发个短信试探一下:“有事找,是否方便给您打电话?”如果对方没回短信,可能是不方便,你就应该另选时间联系。

此外,现在新兴的手机又多了一个功能,就是照相。但是不可以随便用手机拍照,试想你会愿意被别人随便拍照吗?在拍之前应该征得别人同意;不要在车厢、剧院、餐馆等地方对着行人拍照;也不要未经允许将人家的照片发给第三人,甚至传到网上去。

最后说一下,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把手机放在哪里呢?应该放在随身携带的公文包(这种位置最正规)或上衣内袋里,而不要放在手里或挂在上衣口袋外,更不要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