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16

第16章 寒暄的禁忌

寒暄是会客中的开场白,是交谈的序幕。寒暄的主要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结交。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之时,如能选用恰当的寒暄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做好良好的铺垫。反之,在本应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刻,反而一言不发,则是很无礼的:在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若只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碰上熟人,也应当寒暄一两旬,若视若无睹,不置一词,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寒暄有很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问侯型。问候型寒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现礼貌的问候语。如“您好!”、“早上好!”、“节日好!”、“新年好!”之类。交谈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比如,从年龄上考虑,对少年儿童可以问:“几岁了?”或者问:“上几年级了?”对成年人可以问:“工作忙吗?”从职业考虑,对老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对作家问:“又有大作问世了吧?”对朋友、邻居、同事的问候就更为丰富了。如果用得好能密切关系,增进友谊。

2.表现思念之情的问候语。如“好久不见,你近来怎样?”、“多日不见,可把我想坏了!”等等。

3.表现对对方关心的问候语。如“最近身体好吗?”、“来这里多长时间了,还住得惯吗?”、“最近工作进展如何,还顺利吗?”

4.表现友好态度的问候语。如“生意好吗?”、“在忙什么呢?”这些貌似提问的话语,并不表明真想知道对方的起居行止,只表达说话人的友好态度,听话人则把它当成交谈的起始语予以回答,或把它当作招呼语不必详细作答。

二是言他型。言他型是初次见面时较好的寒暄形式,特别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话题,可以说:“今天天气真好!东北天气很冷吧?”

之类的话,以打破沉默。

三是触景生情型。触景生情型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如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正在做什么事以及将做什么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如早晨在家门口或路上问:“早晨好,上班吗?”在食堂里问:“吃过了吗?”在图书馆或教室里问:“这么用功,还在读书啊?”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

四是夸赞型。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和承认,需要别人的诚意和赞美。因此,你的同事新穿一件连衣裙,你可以夸奖她:“小张,你穿上这件连衣裙更加漂亮了!”小张会很高兴。老李今早刮了胡子,你可以说:“老李越来越年轻了。”老李也会很高兴。

五是攀认型。俗话说:山不转水转。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那样的“亲”、“友”关系,如“同乡”、“同事”、“同学”甚至远亲等沾亲带故的关系。在初次见面时,通过寒暄攀认某种关系,可以成为建立交往、发展友谊的契机。

三国时,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就是:“吾,子瑜友也。”(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这短短一句话,就奠定了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情谊。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攀认型的事例也很多,如“我出生在武汉,跟您这位武汉人可算得上同乡啦!”、“您是研究药物的,我爱人在制药厂工作,咱们可算是近亲啊!”、“噢,您是北大毕业的,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呢!”

六是敬慕型。这是对初次见面者尊重、仰慕、热情有礼的表现。如“久仰大名!”、“早就听说过您!”、“您的大作,我已拜读,得益匪浅!”、“您也精神多了!”、“小姐,您的气质真好,做什么工作的?”、“您设计的公关方案真好。”

寒暄语一般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只是都应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说:“岂敢,岂敢!”会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

寒暄语有哪些禁忌呢?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允许敷衍了事般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来了”,“瞧您那德性”,“喂,您又长膘了”,等等,都应禁用。牵涉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也最好别说。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另外,还要注意寒暄语有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您吃了吗?”实质就是“您好!”如果拿这句话问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常会被理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因此,说寒暄语要有针对性。又如在商界,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一般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