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健康到长寿
21388600000041

第41章 健康生活小常识(4)

依存需求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使自己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人就怕过双休日,双休日儿孙都来了,乱嚷嚷闹哄哄让人受不了,他们把这两天叫做“苦恼的双休日”。

支配需求进入老年以后,社会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和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敬需求有的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会经历由官到民、由有权到无权的变化,情绪低落,有自卑感,甚至产生“人走茶凉”、“官去命转”的悲观情绪。遇朋友叹息,甚至不愿出门,不愿到单位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长此以往,会引起精神抑郁和消沉,为疾病播下种子。

直爽需求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及求稳怕乱、爱唠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们的意见,愿出谋献策。我们对老年人的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求偶需求丧偶的老年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且也难代替老伴的照顾,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对老人生活的几点建议

即使您一点也不瘸,最好也用手杖。

及时矫正或补偿感官能力的不足。

为记住一个名字,不妨反复琢磨默念。

别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自信,最好多用笔记一切。

像盲人那样在身边备好各种常用品。

定量看一些不同的电视、杂志、书籍等,消除厌倦感,保持清新感觉。

严格保持饮食习惯,有规律地锻炼。

还应该学习些新东西。

别让人替您做您力所能及的事。

退休后,应设法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干。

多和孩子们在一起玩。

应避免谈论或想到死亡。

不要在他人面前多谈自己的疾病,也不要老提自己的往事或乱发脾气。

注意自己的仪表。

出现失言现象,不必在意,一笑了之。

老年人冬季生活宜与忌

冬季,气候寒冷多变。为了防病保健康,老年人要注意冬季生活的宜与忌:

一宜适当早睡晚起,忌恋床贪睡。适当早睡晚起,可以避免清晨寒冷的刺激,又可以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蓄养体内气血。如果睡眠时间超过生理需要,就会引起新陈代谢下降,气血循环不畅,筋脉僵硬不舒,影响身体健康。一般说,老年人冬季每天睡眠8—9小时为宜。

二宜坚持室外活动,忌守舍不出。冬季,家中往往门窗紧闭,通风换气少,致使室内空气比较污浊。如果终日守舍不出,不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而且还会因阳光照射不足使骨质更加疏松。因此,老年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坚持室外活动。

三宜及时增加衣服,忌受寒感冒。老年人抗寒能力较差,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服,严防受寒感冒。如果感冒了,要赶紧治疗,以防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气管和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甚至肺炎。

四宜认真调理饮食,忌滥服补药。中医素有“寒则温之”,“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因此,老年人冬季的一日三餐要进食热饭热菜,多吃些瘦肉、禽蛋、鱼类、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多吃些牛、羊、鸡肉等产热量高的食品,以温补肾阳;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大量的维生素c能保护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御寒能力。在进补之前,应先听一听医生的意见。

五宜加强健康监督,忌麻痹大意。患病的老年人,要坚持服药,定期去医院复查,当出现发病征兆时,要及时治疗。

老年人预防腹胀的办法

进入了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往往出现紊乱或减弱,因此老年人常会感到腹胀,以下方法可减少腹胀:

1.少食高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从而导致腹胀。

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因此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会较长,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

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此外,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让大量空气潜人胃部,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都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而制造出过多的胃酸,其结果也会使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5.注意锻炼身体

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

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有时恰相反,反而有减轻腹胀之效,特别是在摄人高脂食物后。这是因为,高脂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也往往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7.注意某些疾患

对某些疾患来说,腹胀或是先兆,或是症状之一,它们包括: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膀胱瘤等等。

观器官自诊病

每个人都应当学会通过观察自己的器官为自己诊病。下面就来说说具体怎么办。

眼睛

眼冒金星——可能是过于疲劳和紧张。如果长时间有这样的现象,那是视网膜脱落的先兆,必须立即找眼科大夫。

眼睑浮肿——可能是过敏或者肾脏有病。

眼白发黄——可能是肝炎或者胆结石,必须马上上医院。

有眼袋——肾障碍的信号,但是更可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应调整饮食,不要只吃干食,要多食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少食盐。

眼圈发黑——可能是肠胃系统有溃疡。也可能是缺少睡眠。

耳朵

嗡嗡作响或者临时丧失听觉——可能是血液循环障碍、病毒感染或过分紧张,要求助于耳鼻喉科医生。

疼痛——是中耳炎或者血管有病,应当立即求助于大夫。

口腔

口腔有异味——先找牙科医生,如果牙齿没有病,可能是胃溃疡或者糖尿病引起的。

皮肤

刺痒一是因为长期或短期精神紧张所致。要多散步、服有镇静作用的草药。过敏、糖尿病、真菌感染等都可能引起刺痒。

变色——发黄说明有肝病或胆结石。胡萝卜汁或者维生素A服用过多,也会引起皮肤变色。

妇女脸部皮肤出皱纹和变干——突然出现这样的变化说明体内雌激素不足。应找内科或妇科医生,也许需要补充雌激素。

头发

易断——由于经常烫头发、用热电吹风机或者护发用品质量差造成。应到正规的理发店,请有经验的理发师想办法。其次要选用带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护发用品。如果仍不奏效,就该求助于内分泌医生。如果还有其他症状,可能得了甲状腺病。

脱发——如果成撮掉头发,一定要看医生。医生会通过化验作出诊断。

这可能是激素障碍或者缺少矿物质以及其他原因。

指甲

变脆——先看平时保养做得好不好,如果保养没有问题,就要请医生检查甲状腺或者进行其他检查。

发白——要检查肝肾功能,这往往是肝肾障碍引起的。

不平——往往是肠胃不调所致。治疗经常性便秘、真菌病以及肠胃病后,指甲可以平整如初。

发暗褐色——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很可能得了癌症,必须立即看医生。

胸部

胸腔作痛——有这样的现象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负重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必须找大夫检查心电图。这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

妇女胸部疼痛——月经周期中段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月经不调引起的,也可能是服用口服避孕药所致。如果是乳房疼,可能是乳腺病,要立即看医生。

腹部疼痛——如果是右腹部剧痛并且伴有呕吐,可能是盲肠炎,要立即急救。也可能是肠炎、肾炎或者妇女盆腔炎。

饭后腹胀或灼痛,-一进食过多过于油腻所致,或者是胃肠溃疡引起的。

腿脚疲劳——如果经过休息就好,那就没关系。如果休息得很好,却依然觉得疲劳,应当化验血液。很可能有慢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重症。

浮肿——如果伴有疼痛,可能是肾病、心脏功能障碍或者静脉炎。

腿部肌肉痉挛——体内缺少钙、钾和镁。应按医嘱服用带有这些元素的多种维生素。

淋巴结

经常检查颈部的淋巴,发现肿大,说明体内有炎症。如果肿大长期不消,加上有其他症状,应立即上医院检查。

药兜治病

药兜是民间疗法之一。其制法是:用棉布折成大小能覆盖脐腹部的肚形,内铺适量药棉,把所用药物研成细末均匀置于药棉上,再盖上稍厚的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在网状小格中,佩戴在脐腹上,药物缓缓发生作用。现介绍一些小儿疾病的中药兜肚方法:

厌食黄芪、黄精、砂仁各10克,鸡内金、苍术、麦黛、二丑、皮硝各6克,共研为细末,加入麝香0.15克,搅拌均匀。10—15天换药1次。

遗尿乌贼骨20克、枯矾10克、肉桂5克研为细末,先用热水袋敷药兜15—20分钟,每天晚上佩戴,2天换药1次。

夜啼丁香、肉桂、吴茱萸各15克研为细末,每天晚上佩戴,睡前用热水袋热敷药兜15—30分钟,每3天换药1次。

脘腹胀满炒白术、枳壳各20克,研为细末,与麝香0.15克混匀,经常佩戴。每天晚上用热水袋热敷药兜10分钟,5天换药1次。

久泻不止干姜、艾叶、小茴香各20克,川椒15克,共研为细末,每晚用热水袋热敷药兜15分钟,10日换药1次。

急惊风人参、白术、茯神、琥珀、天麻、白僵蚕、胡椒、防风、胆南星、生白附子、乌梢蛇(酒焙)各3克,艾叶15克,麝香0.1克,研为细末,经常佩戴,10日换药1次。

慢性缺水易患病

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是因为人过中年后血浆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心钠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体内钠离子不断丢失,使人体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低,平时饮水不足。这种慢性脱水对中老年人可造成许多危害,有时甚至直接威胁生命。

白内障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状体浑浊而致视力下降。

心肌梗死由于全身血容量减少,心脏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心排血量降低,因而易造成心肌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通过血液动力监测,当心容量明显降低时,可诱发心房颤动,出现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表现。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曾采取电击复律,结果无效,而迅速静脉补液扩容后可立即恢复窦性心律。

脑血栓形成血液黏稠度过高是引起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血液黏稠度过高除因血脂异常引起的“血浑”之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水。

其中夜间失水最为严重,使血小板凝聚力和黏附力加强,因而清晨是脑血栓的发病高峰。

有害物质蓄积慢性缺水,不仅使尿量减少,还使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这样就会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使人体出现慢性中毒。这种慢性中毒的危害相当大,它可损害多个器官、多种组织,加速人体老化。

专家们认为,水的摄入既要适量,更要适时。一般来讲,少量多次饮水比较好,清晨饮水效果更好。

非药物降压

放慢说话速度一个人在说话速度太快时,血压可上升50%左右,这可能与快速说话导致精神紧张有关。

运动每周3次中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快走、打太极拳等,每次至少20分钟,能改善血压状况。

后仰呼气将上身慢慢后仰(不能再仰为止),然后直起。后仰时呼气,直起时吸气。如此反复十余次,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有效。

冷热浴法先冷水洗浴3分钟,再用热水洗浴3分钟,每日反复数次。

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对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有疗效。

吃醋花生将花生浸泡在醋中密封一周,每晚睡前吃3-4粒,连吃一周,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常吃大蒜中等程度的高血压患者,连续服食大蒜12周,每次1—2瓣,可使血压有所下降。

黑木耳用清水将黑木耳浸泡一夜后,上屉蒸1—2小时,再加入适量冰糖,每天服一碗,可治高血压、血管硬化等。

荸荠取荸荠、海蜇头(洗去盐分)各30-60克,煮汤,每日分2—3次服用,可治疗高血压。

芹菜因高血压引起头痛、头胀的病人,常吃鲜芹菜可缓解症状。

葫芦将鲜葫芦捣烂取汁,以蜂蜜调服,每日两次,每次半杯至一杯,有降血压的作用。

绿豆绿豆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不仅有助于降压,减轻症状,而且常吃绿豆还有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蚕豆花鲜蚕豆花60克或干花15克加水煎服,可治疗高血压、鼻出血。

西瓜皮取西瓜翠衣、草决明各9克,水煎服,可治高血压。

莲子心莲子心有降压、强心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心悸、失眠等症,用法是取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按摩聪耳法

耳朵,不仅是人体的一个独立听觉器官,而且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按摩耳部有关部位,可以产生健脑聪耳、调整脏腑机能的综合效应,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1.摩耳郭:用两手分别按摩左右耳轮,反复摩擦1分钟。

2.捏耳垂:用拇指、食指捏持耳垂反复揉搓,并同时向下牵拉,以带动整个耳郭向下延伸,牵拉的力量以不使耳根及耳郭疼痛为度。

3.钻耳眼:两手食指分别轻插进两侧耳孑L,来回转动十几次,突然猛力拔出,重复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