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健康到长寿
21388600000019

第19章 瓜果蔬菜处处有(3)

菜子油是心脏的朋友。法国卫生和医学研究所主任塞尔日·雷诺认为,医生建议心肌梗塞患者或胆固醇过高者采取的“控制饮食”的做法并不是很有效。1988年他和同事一起做了试验,把几周前第一次突发心肌梗塞的60人分成两组,第一组继续按照传统做法控制饮食,第二组则大量吃蔬菜水果,更多地食用谷物和鱼,还有菜子油和橄榄油。

两年后,两组人的差距非常明显:第一组有20人死亡,第二组只有8人,因心脑血管病而死亡的人减少了80%,因癌症而死亡的人减少了60%。

然而第一组患者胆固醇下降的程度和第二组是相同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显然在于第二组吸收了菜子油里所含的亚麻油酸。它跟葵花籽油里所含的亚油酸不同。亚麻油酸可以减少血管里血栓的形成。

必须少吃淀粉类食品吗?不是。人们对淀粉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面包、谷物和干菜等高淀粉食品可以迅速消除人的饥饿感。可是它们产生的热量并不高,血糖指数也比较低。比如大米富含维生素B,土豆连皮一起煮可以提供丰富的钾。所以应该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类食品。每周应该吃11次干菜。但是要注意区分小麦、玉米、燕麦等天然谷物和加工过细的谷类产品之间的区别。加工产品往往损失了原有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只是毫无益处地多加了糖,以适应孩子们的口味。所以,我们最好选择全麦面包而不是巧克力面包或精面面包。

糖是毒药吗?不是。人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喜欢糖,甜味来自于一种碳水化合物,能被人体迅速吸收。糖分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并提供给人体器官运转的能量。所以少量吃糖是有好处的。我们一天可以摄取4块糖的糖分,相当于在早餐面包或在酸奶里加2小勺果酱或蜂蜜。

食物巧搭配营养可增倍

食物搭配得好,不但有利于人体吸收其营养成分,使营养价值成倍增加,而且可以减少其中的副作用。

猪熏肝一菠菜猪肝、菠菜都有补血之功能,一荤一素,相辅相成,共同吸收,对治疗贫血有特效。

羊肉一生姜羊肉补阳取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同时还可驱外邪,并可治寒腹痛。

鸡肉一栗子鸡肉补脾造血,栗子健脾,脾健则更有利于吸收鸡肉的营养成分,造血机能也会随之增强。老母鸡汤煨栗子效果更佳。

鲤鱼一米醋鲤鱼本身有涤水之功能,人体水肿除肾炎外大都是湿肿。

米醋有利湿的功能,若与鲤鱼伴食,利湿的功能则更强。

豆腐一萝卜豆腐属于植物蛋白,多食会引起消化不良,叫做“豆腐块”。

萝卜,特别是白萝卜的消化功能强,若与豆腐伴食,有助于豆腐营养被人体吸收。

老少同餐益健康

生理需要同餐人到老年,食欲普遍低于青壮年。若老年人同子孙们共同进餐,在儿女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会吃得香一些、多一点。子女们还可在餐桌上尽尽自己的孝心,如给老人夹菜、舀汤、添饭,建议老人多吃些有益健康的菜肴,也可“限制”一下老人想吃而不宜多吃的食物。

心理需要同餐影响食欲的原因往往不仅仅是食物的质量和烹调技术的高低,还在于进餐时的环境气氛与个人情绪,因为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都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而神经系统的活动,。又与人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在心情愉快、气氛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餐,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会吃得格外香甜。

病理需要同餐一般来说,老年人往往体弱多病,子女与老人同桌进餐,还可及时发现老人在饮食上的异常变化,避免形成隐患或延误疾病治疗。

粗粮与年龄

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本身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变软畅通,这对于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十分有利的。然而,若是25岁至35岁年龄段韵人长期过多进食高纤维食物,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摄人量大减,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脏病和中风。因此,宜多食含有丰富抗氧化物的软食和含锌量丰富的饮食,如水果、蔬菜、植物油、纤维、含油多的鱼和低脂肪动物食品,可以减少疾病的危害程度。另外,纤维素还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的有害代谢物结合使其排至体外。适量进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纤维素也有其对人体不利的因素,中年人食高纤维素食物也并非越多越好,应该有个度。营养学家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纤维素摄人量以10—30克为宜,蔬菜中含纤维素较多的是韭菜、芹菜、茭白、南瓜、苦瓜、红豆、空心菜、黄豆、绿豆等。

春天饮食三宜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与日月相参”。那么,春天到了,人们怎样吃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一、宜食温补阳气的食物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天、夏天,人们应注意对阳气的保养。所谓阳气,指通常人们所说的“火力”,即新陈代谢力。人的火力不足,会出现畏寒、肢冷等症状。因此,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本草纲目》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尤其是韭菜,虽然四季常青、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正如俗话所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本草拾遗》里说:“在菜中,此物最温而益人,宜常食之。”这里提及的“此物”,也指韭菜。

二、宜少食酸多食甜

我国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天人们要少吃酸味的食品,而要多食甜味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人体的脾胃之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气过旺则侵犯脾胃,使脾胃之气衰弱。因此,应少吃些酸味的东西,以防肝气旺。大枣性味甘平、甜润可口,尤宜春季食用,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称,其维生素P的含量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钙是一般果品3~13倍,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的食品。小红枣和大枣一样,也是春季最理想的食品。

三、宜多吃菜

冬季过后,许多人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迹象,如春季常见的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都与冬季新鲜蔬菜缺乏有关。春天里,新鲜蔬菜逐渐大量上市,如菠菜、小白菜、小萝卜、.油菜等,价格低廉,营养却十分丰富,一定要注意食用。

长寿与饮食

1.长寿区域肯定是经常吃鱼或大豆的地方。尤其是爱吃全鱼,即连内脏一起吃的人,寿命更长。没有鱼而又能长寿的地方的人,多是摄取了丰富的大豆制品。

2.长寿地区是蔬菜丰富的地区,而且一定是喜欢吃萝卜、南瓜的地方。

3.常吃海藻的地方,脑血管发生意外的少,故长寿者也就多。

4.虽然对鱼的摄取丰富,但蔬菜缺乏,也必定短命。吃鱼一定要配合着吃蔬菜方能长寿。

5.偏食或多食稻米的地区,寿命都短。几乎以米为主食的地方口味都很重(即喜欢吃咸),因而高血压、脑中风“应运而生”。

6.水果和长寿没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