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健康到长寿
21388600000016

第16章 参加锻炼别着急(3)

走路慢人到老年以后,骨关节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步履蹒跚,行走不稳等情况,加上视力衰退,大脑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出现,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如果走路速度快,容易跌倒而引起股骨颈骨折或其他问题。因此,老人走路要慢步缓行,最好使用合适的手杖,增加一个支撑点。

男过四十要爱“心”

中年男子由于社会、工作及生活方面的种种压力,会常常感到胸闷、气短;头昏脑涨、记忆衰退;肌肉酸痛、乏力。专家称这一现象为男性40岁综合征。

临床医学证明,男性进入40岁后,由于心肌细胞内纤维脂褐素沉着,心肌的纤维间结缔纤维组织增生,心肌逐年肥厚。心肌的重量以每年增加1—1.5克的速度增长,而血输出量却平均每年约减少1%;另一方面,年逾40岁后,心脏周围血管逐渐硬化,导致管腔变窄,引起局部血氧供应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人的心、脑、肾、眼等器官。

科研人员提醒中年男性:男性40岁综合征是心脏不健康或心脏性猝死高危的早期信号。定期检查、适当放松、加强锻炼是预防心脏猝死的有效方法。

“少与多”的妙处

从中年步入老年,正像是夕阳最美的时候,生命其实也很灿烂。此时,您不妨想想这“少与多”的妙处:

少一小时忧虑,多一小时欢笑。

少一次聚餐,多一次松弛时间。

少一星期紧张生活,多一次郊外休闲。

少参加一次酒宴,多一次与家人共进晚餐。

少一小时在灯光下,多一小时在日光下。

少一次在汽车里,多一次在步行中。

少吃一份肉食,多吃一份蔬菜。

少一次社交活动,多一小时睡眠。

中老年人锻炼有侧重

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注重以下三点:

一、侧重椎体锻炼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椎体腔内含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椎体,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措施。

为此,在体育锻炼时应注重椎体的活动,增强脊间韧带的柔韧性,保持椎体的灵活性,避免脊柱强直。每天要有规律地活动颈、胸、腰、尾椎,尤其是颈椎和腰椎。可依次做前后屈、左右屈、左右转动,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适量。

二、侧重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减缓和预防动脉血管硬化。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每天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科学实验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脑血管硬化比较缓慢。中老年人防止血管硬化最适宜的运动是慢跑和步行,方法简单,不受条件限制,效果显著。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或隔天坚持有规律的慢跑或快走,距离逐步增加,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慢跑和快走属有氧代谢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功能,能有效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降低和限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存,防止动脉硬化。

三、侧重腿部和关节锻炼。“人老腿先老”,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腿的锻炼,如跑步、深蹲、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股四头肌、小腿和足部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过早萎缩。科学研究表明,坚持长跑的中老年人比一般中老年人腿部伸肌的力量大5—7公斤。另外,在锻炼中可多做些四肢关节活动和拉韧带的练习,以保持肌肉、韧带的弹性、延伸性、灵活性。

中老年人健身跑“十要点”

一、跑前要进行身体检查为了确保安全,中老年人在参加慢跑前最好征得医生同意,并作一些必要的身体检查。自己也可这样检验一下:即用较快速度步行3公里后,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才能开始练习健身慢跑。已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慢跑锻炼。

二、跑的速度切忌过快中老年人跑步一般可用每120一130米/分的慢速度进行,从主观感觉上说,要以能边跑边和同伴说话聊天、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为度。

三、跑的距离必须适当这是可以自行掌握、避免意外的安全阀。如果中老年人不顾个人的体质状况,盲目地进行大强度长跑,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保证距离适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是十分重要的。开始可以从走、跑数十米、数百米人手,适应后慢慢增至二三千米,切忌操之过急。此外,医学实验证实运动后的心脏有一个运动后心肌易损期,抽烟可使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并释放儿茶酚胺,再加上尼古丁的作用,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为了健康和安全,在参加健身慢跑锻炼的同时,最好戒烟。

四、心率不要超过标准衡量慢跑的负荷是否合适,常常用心率这一简单易行的指标来衡量。老年人锻炼,一般宜采用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为好。按照这个心率标准,约60岁的人是96—112次/分,65岁是93—109次/分,70岁是90一105次/分,80岁是84—98次/分。体质好的中老年人可比这标准略高些,体质差者可略低些。

五、跑时是否感到乐趣这是健身慢跑时主观感觉上的安全阀,如果慢跑负荷适当,跑时会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兴味无穷;如果跑时烦躁不安,难受苦恼,就应停止。

六、睡眠和食欲是否良好由于健身慢跑能促进体内代谢过程,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在慢跑一段时间后会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这是锻炼适当的标志。反之,就可能是跑得过量的警告。

七、呼吸是否顺畅呼吸要自然、深长、协调,不应有憋气感觉。还要和跑的步子节奏相配合。如果跑时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就可能是跑速过快或身体不适应,应降低跑速;如跑时呼吸困难,胸闷难受,就应停跑,请医生检查。

八、预防膝关节疼痛跑的方法不得当,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办法是一方面不要跑得过量,另一方面注意跑的动作要正确,步子小些,着地时尽量有弹性;冬天注意膝关节保暖。

九、戒除争强好胜心理健身慢跑的目的不是得冠军、夺锦标,而是为了健身防病益寿延年。因此,在和同伴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的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及距离进行锻炼,确保安全。

十、注意跑步地点的选择最好是平坦的草地、操场或郊外土路地。在城市最好在公园或绿化地带,或选那些车辆和行人较少的道路。在马路上练跑,必须思想集中,注意安全。

老年锻炼七戒

一戒急于求成。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持之以恒。

二戒单独锻炼。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三戒过分剧烈运动。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老人也不适宜。

四戒坏天气参加运动。老年人大多反应迟钝,坏天气可能引发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大雨时。

五戒仅从事一项锻炼。如长期参加某项锻炼,兴趣往往可能大减,不妨多选择几项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既增添锻炼兴趣,又对身体更有好处。

六戒不做准备活动。老人锻炼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如弯腰屈膝,宽松肌肉,做深呼吸等。

七戒穿皮鞋锻炼。有的老人以为锻炼运动量小,就“潇洒”地穿皮鞋锻炼,殊不知老人脚病本来就多,穿皮鞋锻炼时易受伤。

老年人行立坐卧有讲究

行走一般地说,年纪越大,行走的速度应当越慢,持续的时间应当越短,但年纪再大也应坚持每天走动走动。行走时身体应注意挺直,上肢自然摆动,步幅均匀有力。若行走困难应借助手杖或由他人扶行。在身体条件允许时,可以进行快走和慢跑锻炼。

立姿这一姿势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尽管不是主要的,但对老年人的活动与精神状态都有重要影响。老年人在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不宜固定某一侧,为了保持正确的姿势,老年人应经常进行适度的全身性活动,以维持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的正常功能。

坐姿坐姿可根据老年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决定,如端坐、靠坐、盘坐等,但每次坐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人座时,应注意动作要轻、平稳,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上身正直,自然放松,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跷“二郎腿”。坐一段时间后应起来走动一下,使被牵拉的肌肉和韧带得以放松。注意千万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起立。

卧姿,老年人有效的睡眠时间比较短,但是在床上休息的时间则长得多。

有报道说,老年人右侧弓形卧位睡觉较好,认为这种卧姿可以减轻对心脏的压迫,有利于胃肠道蠕动,易人睡,做梦少,当然不可能长久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注意卫生,经常翻身,以防发生褥疮。

老年人的床不宜太软,以硬板床加较软而厚的褥垫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