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40

第40章 责备自己的人,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生活中,有许多人对于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

艳艳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前台文秘,她的日常工作除了接送来往客人以外,就是整理打印一些外发传真和文件。有一次,经理让她打印一份报价单。由于一时疏忽,她把一个小数点的位置打错了,结果打出的价格当然就与真实价格相差很大。经理接到对方回复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来到前台找她。其实经理并没有狠狠怪她的意思,他只想以此来警告她工作一定要认真,可是艳艳却一副无辜的样子加以否认,使经理对她大为光火。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犯了错误在所难免,只要把它承担下来,找到出错的根源加以改正,没有谁会太在意这些。如果一个人明知道自己是错误的,却不敢担当下来,就会让人觉得为人不诚实,必然失去他人的信任。

有的人在逃避指责时,因为害怕责难,会含糊其辞,或者故意隐瞒关键问题,或者干脆靠撒谎来逃脱批评与惩罚。

而且佛家讲究不打“诳语”,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谎、推卸责任,是犯口戒。虽然编造借口可以博取同情,一旦赢得了同情,那些工作拖拉的人们就能免受惩罚并因此自鸣得意。但是,随着编造借口成为习惯,撒谎的技巧渐趋熟练,你也就积习难改了。养成为逃避公正的谴责而撒谎的习惯,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踏上一条不归路。

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这样才会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避免碰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时第二次犯错。如果不能彻底从失败中站起来,勇于承担责任,再一次犯错误,说不定会给计划的执行带来更大的麻烦,使集体蒙受更大的损失。而且,错误承认得越及时,越能更快地、清晰地找到失败的原因,就越容易改正和补救,损失就自然能降到最低。

佛告诉我们: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其实,如果你对事态的发展真的无能为力,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是不会苛责你的。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只有当一个人明知故犯并造成恶果时,人们才会谴责他。

承认“我错了”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人人都难免犯错,大多数人都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

马利是一家公司亚洲部的采购主管。有一次他听信了部门经理助理的建议,大量采购泰国的一种产品,因而透支了账户上的采购资金。公司对零星采购制订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制度,即不可以透支账户上的存款余额。意思是如果账户上不再有钱,就不能采购新的商品,直到你重新把账户补满为止,而这通常要等到下一个采购季节,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采购完毕,马利没想到的是,部门经理突然打电话通知他,说有一种日本企业生产的新式提包在欧洲市场上很受欢迎,要求他采购一部分。这让马利措手不及。经理的指令是一定要执行的,可是采购资金透支了,用什么采购?他想向经理说明情况。这时,一位同事向马利进言,把责任推到经理助理身上。马利想了想,拒绝了。他认为,如果把责任推给经理助理,必然陷入无谓的争吵,这会耽误采购那批提包。况且,采购是自己的事,虽然是经理助理的建议让他透支了采购资金,但毕竟是他的责任。

马利向部门经理如实汇报了采购泰国产品的事情,坦率地承认是自己的失误,并申请追加拨款,采购日本提包。尽管部门经理很生气,但还是被马利勇于负责的精神所感动,很快设法给他拨来了一笔款项。后来,那种泰国产品和日本提包推向市场后,深受顾客欢迎,销售非常火暴。为此,公司奖赏了马利和他的经理。

勇于负责的态度,保障了执行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如果马利推诿扯皮,后果可想而知。

一个总想靠扯皮来保护自己的人,是永远挑不起大梁的,也永远不会获得重用的机会。试想,一个人总想着把问题推给别人,自己的工作能力怎么会得到提升呢?一个人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也就是靠不断解决问题而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而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又怎能承担起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