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38

第38章 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

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感情要表现在理智之上。

理智与感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总是互相抵消,时高时低,此起彼伏;而且水火不容,一冷一热,冷热无常。当人的情感胜于理智时,则热情无比,不讲公理,只顾人情;反之,若理智胜于情感,则冷酷无情,刻薄寡恩,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这使人的情感无法辅导理智,理智也无法领导情感。结果,人与人间相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变幻莫测;而人生舞台上的悲喜剧,也不断上演。

现在人多半感情冲动,换句话说,头脑不够冷静;头脑冷静,那就是理智,用理智才能真正判断正邪、是非、真妄。人在感情冲动的时候,便忘掉了理智的存在,对于判断事物就免不了发生错误,因此必须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才可以中正不偏。

加利福尼亚曾经出现过一股淘金热潮,年仅17岁的亚莫尔也加入此次浪潮之中。但他来到加利福尼亚以后,却发现加州并不是遍地黄金,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们淘金的山谷水源奇缺,于是亚莫尔在经过理性分析后,决定避开热潮,不去淘金,而是去找水源。几经周折,亚莫尔终于找到了水源。这远比金矿更珍贵更被人们需要。众多淘金者终日劳累,也不可能挖到多少金矿。

而他为这些人提供饮水,却成了富翁。

理智的性格,应该是不为表象所迷惑,而是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这样才会获得与众不同的成功。

佛教强调理智,并不是让我们忽略他人的情感与感受。佛教倡导慈悲心,要求我们不仅要理性地处理好事情,在待人方面,还应该注意体贴别人的心意,注重别人的感受,尽量不要做伤害别人感情的事情。就是说,在与人相处时,在理智处事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有人情味,照顾到别人的情绪。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在这儿等候。

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是长老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仓皇离去,以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事。

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再没有去翻墙,若干年后成为寺院的住持。

长老对小和尚犯的错误,没有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用关怀的举动间接地指出了小和尚的错误,同时传达了对小和尚的爱和关怀,深深地打动了小和尚,使之改恶迁善。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在内心深处都会有情感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富有人情味的举动,往往能使我们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达到我们的目的。

朱小姐是证券营业所的销售员。有一次她访问一位独居的老先生,用养老的理由建议这位老先生购买股票或债券。接下来她时常去拜访这位老先生,如果老先生不在家,她就把股市行情和问候卡一齐放人邮箱内,等老先生回来看……过了一段时间,那位老先生比较感激朱小姐,就时常请她进屋喝茶,谈谈投资的事。

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老先生病逝了。朱小姐虽然觉得生意泡汤,但仍然前往参加葬礼。一个月后,那位老先生的女儿到朱小姐公司拜访她。这位女士告诉朱小姐:“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几张您的名片,上面还有一些关怀的话,我父亲很小心地保存着。而且我也曾听父亲谈起过您,好像与您聊天是生活中很愉快的事。因此,今天我特地前来向您致谢,感谢您曾如此地鼓励我父亲。”

凑巧的是,这位老先生的女儿是另一家证券公司经理的夫人。但是,她却做出了一个令朱小姐意外的举动,她说:“为了答谢您的好意,我瞒着丈夫,向您购买了贵公司的债券。”然后她拿出40万元现金,请求签约。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朱小姐又惊又喜。朱小姐对于那位老先生付出的是感情的慰藉,没想到得到了成交的回报。

由此看出,做事情需要用理智进行判断,但是在与人相处时,却不要忽略了人情味,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