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21368100000004

第4章 成长股的迷失

每天发现一个更好,黄建平,上海利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合伙人,发表于2013年8月15日很多人说好股从来不便宜,就热衷于所谓的成长股,这种想法坑害了多少人?包括曾经的我。

(1)巴菲特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是在15倍市盈率,1998年涨到50倍,2012年又回落到18倍。1998年-2012共14年,可口可乐的市值零增长。

(2)再好的公司也有业绩波动,甚至倒退。当业绩不前时,短视的市场就会把它推进深渊,因此,低估值买入是投资的首要原则,不要被所谓的增长迷惑。

(3)事后看和事前看是两回事,该发生的并不一定会发生,现在发生的将来并不一定会发生。

(4)能自认为吃到甘蔗最甜那一截的人,我相信有,但我也相信长期成功的概率不会太高。

(5)无论是否是成长股,对安全边际的要求都一样,而往往成长股的折扣打得更多,关键点是对商业模式的识别和对未来现金流创造能力的判断。

(6)不同现金流增长能力的公司最终都可以换算成不同的内在价值,质量的不同体现在溢价程度上。

(7)关于“好企业不会给你过高的安全边际”这个观点,我们现成的老师就在,举个例子:1973年,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时,其市盈率约8倍,市值约1亿元,但巴菲特认为其内在价值约4~5亿元,最后证明他是对的。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当时没有看到这个?那是因为当时华盛顿邮报陷入困境中,而市场是短视的,并且大部分人没有巴菲特对商业的这种深入的理解和耐心。

我曾经有段时间热衷于高价买所谓的成长股,但后来发现那不可能是人类做的事,大批基金和机构都在密切跟踪寻找成长股、跟踪趋势,着眼短期,倒是业绩也不咋地,小投资者更是没有信息优势。

精彩评论:

钟达奇:

呵呵,好企业不会给你过高的安全边际。我另外打个比方,一个企业A,在前5年保持了35%的增长率,第一年每股业绩1块钱,股价是25块。明显应该买入25倍PE的这个企业,5年后,公司每股业绩4.5元。

接下来的5年增长率降低到20%,这个时候给你15倍的市盈率机会,是67.5元,请问阁下是在25倍买入还是15倍买入?很多价值投资者的观点是“我等它便宜的时候再买入”,殊不知其实这个时候的便宜的股价比贵的时候的股价可能还要高出一倍。那么到底什么是便宜?什么是安全边际?又回头说泸州老窖在2005年市盈率高达100倍,现在市盈率只有5倍。请问是2005年的泸州老窖值得投资,还是现在的泸州老窖值得投资?

答案不言自明了。不过还是那句话,要包容每一种让人受益的观点,个人投资者最适合的投资策略必然是成长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