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能不现实
21353000000017

第17章 嘴上功夫好,人心抓得牢——能说会道人缘好(2)

在忠告和指责别人的时候,要“现实”一点,话语中必须要留一些余地,让别人自己来思考,这比直截了当的说出你的意图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你想要与某人的关系更进一层,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还要善于对他的缺点提出善意的批评,对他的不足提出忠告,这样往往能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将你视为他的知己。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告的话听起来一般都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会引起他人反感,取得相反的效果。比如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丞相比干多次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下令将比干剖心处死。在商业行为中,对领导提出忠告很有可能遭致他的嫉恨,结果自己被炒,走人了事。那么,怎样进行忠告,才能不“逆耳”呢?

(1)忠告要体现出“忠”

忠告首先应该是诚心诚意的关怀。当你对某人提出批评时,如果对方发现你并不是为了关心他才批评他,而是出于你个人的某种意图,他马上会站到与你敌对的立场上。

对人提出忠告的时候,应该抱着体谅的心情。他诚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对,但是他可能有难言的苦衷。所以,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还要体谅他的难处,不要一味地强求或大加责难。

(2)从实际出发

忠告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了解真实情况,而不要捕风捉影。只有了解了事实,你才能清楚地判断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提出忠告的角度怎么选择,忠告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职员,对公司的计划背景缺乏了解时就提出自己的看法,你不可能获得领导的信赖。相反,他会认为你思考问题不够。同样,不了解朋友的意图,就对他的行为妄加非议,他会认为你对他没有尽一个朋友的责任。另外,凭借听到的信息忠告别人,容易引起误解。这时补救的办法是与他沟通,听听他怎么说,等了解清楚事实之后再想办法消除误解。

(3)选择措辞

掌握了事实真相和对方的心理,就该拿出勇气来忠告,指出他应该改善的地方。但是还要注意你的措辞,否则就容易得罪人。例如“现在的年轻人自以为是”,“别理他,反正我们没有损失”,“这样太可笑了……”等等,诸如此类的措辞永远都是失败的。我们应该,以恳切的忠告作为帮助朋友进步的动力,这样才能很快地获得愉快的人际关系。如果害怕得罪人,一味地保持缄默,做个老好人,最终无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4)注意场合

要注意,提出忠告,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提出忠告的时候必然涉及朋友的短处,触动他的伤疤,而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被当众揭短时,情面上很容易下不了台,从而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是善意的,他也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让他当众出洋相。

(5)把握时机

在当事人感情冲动的时候不适合提出忠告。因为在他冲动的时候,理智起不到半点作用,他也无法判断你的用意。这时提出忠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火上浇油。

(6)简洁而突出重点

提出忠告的时候,要注意简洁中肯,按照“一时一事”的原则。如果回溯对方过去的缺失,再予以责备,当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不会理睬你的“好心”了。所以,要掌握重点,不要随便提及其他的事情是很重要的方法。

(7)留有余地

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要把他指责得一无是处,否则很容易引起他的逆反心理。“既然我已经这样了,那就干脆一错到底”,最后反而不如不提忠告。必要的时候可以多列举对方的一些优点,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你平时工作努力,表现积极,惟一的缺点就是想问题的时候稍微草率了一点,如果你思考问题再慎重一些,就很有前途了。”用这种口气说话,会让他备受鼓舞,从而接受你的忠告。

忠言逆耳,你的一句话可能赢得他的尊敬,也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而在提出忠告时要注意策略,点到为止,留有余地是非常必要的。

有一位高僧写了一个处世之方,教的是如何待人接物,写得很有意思,其中有:热心肠一副、温柔二片、说理三分等等。有聪明人可能会问:奇怪,这说理为什么是三分而不是十分呢?

“说理三分”,讲的其实是一种技巧。你若有理,聪明人一点就通,不用十分,三分就足够了;碰到蠢人,你再多费口舌也无用,何必执著,不妨假以时日,让他自己慢慢去悟;至于蛮横汉,他本不讲理,你即使讲上十二分,也无异于对牛弹琴。

“说理三分”,讲的也是宽容。人总有缺点,或多或少总有不周全的地方,他或许并不明白,你巧妙地说上几句,点到为止,确是与人为善,让他心存感激。如果是穷追猛打,非要弄得人家连面子都留不住,只怕是两败俱伤。

说话不能太露,含蓄是一种大气、一种风度,真正会做人的人,总是含蓄的,总是懂得明明占理十分只说三分,总是记得“得理也让人”。

不过,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人性的弱点之一是“一吐为快”,何况在理儿上的,常常会不知不觉“理直气壮”起来。因此,许多人虽然有高僧所说“热心肠一副”,也不乏“温柔二片”,却总成不了气候——常常就在这多说几句之中,将功劳一笔勾销了。

“说理三分”,实在是一种大智慧。既指出对方的错误,又保留对方的面子。有时,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一些不适当甚至是“错误”的事。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握住指责别人的分寸:既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要保留对方的面子。否则可能会使对方很难堪,从而破坏了交往的气氛和基础,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你已经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不可过分,只须“点到为止”。

在广州一家著名的大酒店,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本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照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簿上,您看好吗?”

那位外宾当然会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头脑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下“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在这件事情上,服务小姐处理得非常巧妙,既让地方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又没让对方过分难堪。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也曾成功地处理过一件类似的事情。

一次,英国首相邱吉尔和夫人克莱门蒂娜一同出席某政要举行的晚宴。席间,一位著名的外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里,但他这个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只小银盘是她心爱的一套古董中的一部分,对她来说非常重要。怎么办?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邱吉尔夫人把银盘“夺”回来,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克莱门蒂娜。邱吉尔夫人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语一番。只见邱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作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然后走近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银盘说:“我也拿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外交官对此表示完全赞同,两人将盘子放回桌上。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近吉尔直接走过去向外交官“讨回”小银盘,会有什么结果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银盘“讨”回来了,却弄得双方都很尴尬,破坏了晚宴的氛围;另一种是外交官死不认帐,愤而离去。无论哪种,都不理想,反而是丘吉尔自己也拿了一个,从而保位了对方的面子,给了对方一个“台阶”,银盘也要回来了。

即使是手下人犯了错误,你不得不批评他,但在批评的时候也要言之有理。既要坚持原则性和斗争性,又要以理服人,切不可口出恶语,挖苦讽刺,侮辱人格。同时要做到情理结合,情真理切,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不怒发冲冠,允许申辩

批评和发脾气不是一回事。发脾气有时不但无助于批评的效果,往往还会把事情搞僵。员工做了错事,或说了错话,你难免会生气但,生气归生气,做上级的总要有气度和涵养,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批评时千万不要声嘶力竭。

(2)实事求是,不恶语相向

批评宜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你一味地挖苦污蔑;或者以对方的缺陷为笑柄,过分地伤害人的自尊,往往会适得其反。对方一旦产生抵触情绪,就很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轻重有度,不一棍子打死

批评应就事论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哪儿疼就治哪儿的病,而不能夸大其词,借机整人。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失误,就将人的过去全盘否定,或形成否定印象,觉得此人“朽木不可雕也”,更不能当面断定人“不可救药”。

(4)讲求方法,不仗势欺人

个别上级如果和下属发生口角,气头上的口头语往往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这样做谁说了算?”他们不是平心静气的批评,而是用扣奖金,扣工资,调离岗位相威胁;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仗势压人,仗势欺人。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压而不服,甚至还结下了心病。

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情尽在不言中,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说话你留一分余地,话中有话,让双方都不致感到难堪,才更能真正的打动对方的人心。

4.当着矮子不说短话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做人要现实,就不能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因为你可能稍有不慎,就把人得罪了,从而给自己的人生道路设置了一块跘脚石。

《韩非子·说难》中曾对龙做了如下描述:龙的性情非常柔顺,人们可以和它亲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坐骑。然而,它的喉下有一块长约尺许的逆鳞,如果有人触摸它,它必然会勃然大怒,以致伤人致死。

其实,和文中所描绘的龙一样,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短处”。鲁迅笔下所描绘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都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人物,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在他们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个最怕人触动的“短处”。阿Q最怕的就是有人说他头上的疤,谁要是犯了这个忌讳,他准会去找人家拼命。孔乙己最怕人说他偷,谁要说了,他便涨红了脸,强词夺理、竭力争辩。祥林嫂的忌讳是她曾嫁过两个男人,这是她精神上最大的负担和面子上最大的耻辱,她捐过了门槛后,本以为自己变成了干净女人,动手去拿供品,但四婶大喊一声,使她旧病复发,精神崩溃了。

人们之所以有忌讳,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说到底还是自尊心的问题——怕脸面上过不去。所以,你若想获得朋友,就一定不要触动他们的短处。

古代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叫鱼子的人,生性古怪,对人尖酸刻薄,总好揭人短处,并以此为乐事。有一天,朋友们坐在一起吃酒,其中有一个叫吴丑的,因老婆管得太严厉而不敢多喝。鱼子便吵吵嚷嚷地说:“你们知道吴丑为什么不敢吃酒吗?是他的老婆管教得太严了。有一次,吴丑喝醉了酒,还被老婆打了几个耳光呢!”吴丑被鱼子当众揭了短处,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大家不欢而敞。

生活中像鱼子这样的不乏其人,他们似乎认为,只有揭了别人的“短”,才足以证明自己的“长”,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孰不知,这样只能使人们对他们避而远之。

大凡有一定修养、品德高尚的人是从不揭人之短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据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曾做过府朝枪校刑郎的程皓,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每逢朋友中间有人说他人的坏话时,他从不跟着掺和,而且还说:“这都是大家乱说的,其实不是这样。”然后再说一番他人的好处。像程皓这样的人,能不赢得他人的好感吗?

由于人们对于自己的忌讳,通常极为敏感,往往把别人的无意当成有意,把无关的事主动与自己相联系。有时,你随口谈一点什么事,也很可能被视为对他的挖苦和讽刺,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此,我们不仅应避免谈论别人的忌讳之点,同时也应注意不要提及与其忌讳之点相关联的事物,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致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无谓的伤害。

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红巾军,被官家称作“红巾贼”。所以,朱元璋对“贼”字或与“贼”同音的“则”字最敏感,也最忌讳。一次,浙江府学教授林了己亮作了《谢增俸表》,呈送朱元璋,上有“上则垂宪”一句话;还有位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写了《贺万寿表》,上面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话。这些本来都是吹捧朱元璋的谄词,无非说他可做后世的楷模。不料朱元璋因对“则”字过敏,见到“则”字,便以为别人在骂他为“贼”,竟把这两位都杀掉了。自然,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是有些过于敏感,但是它所留下的教训却是深远的。

俗话说:“当着矮子不说短活。”对于个头低矮的人,最好是不要提及“短”、“小”以及“木墩”、“武大郎”等等与矮小相联系的话语,免得他由于多心而伤心,再进而对你生出怨恨。对于犯过罪、判过刑的人,最好不要提及“监狱”、“罪犯”等与他的忌讳相关联之事。否则,他会认为你在指桑骂槐。

孟子说:“恭者不悔人,俭者不夺人。”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人生在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以我之长,较人之短,则会目中无人;若以我之短,较人之长,则会失去自信。这是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的一点。

5.不要直接说人不对

“现实”的人都懂得,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观点不正确,想要反驳,绝对不能直接说他不对,因为这样不仅达不到你让对方改变观点的目的,还会使其因自尊心受损,固守自己错误的观点,甚至他还会据理力争,让你下不来台。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用眼色、语调或手势代替语言,示意某人的不对。如果你直接说他不对,你想他能同意吗?绝对不会,因为你说话时就已经伤了他的自尊心。

这样做,只会招来更猛烈的反驳,而绝不会改变他的见解。你可以用柏拉图和康德的所有逻辑观点来说服他,但未必能使他改变主张,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这样的话开头:“我来给你证实一下。”因为这实际上等于在说:“我比你聪明,我跟你一说准能让你改变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挑衅行为,它能使对方在你刚同他谈话时就反对你的意见。

即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你也难以改变别人的主张。何必自找难堪呢?如果你想论证些什么,你就要尽量使人不知道你的意图。说得巧妙点,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在试图说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