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奇妙的动物
21305500000003

第3章 身怀绝技的鱼

鮟鱇

有一种生活在海里的鱼叫鮟鱇。常潜伏在海底,能发出像人咳嗽的声音,人们称它为老头鱼,也称它为奇异的渔夫。

鮟鱇的身体相当大,大的身长达1.5米,在它的背部生着一条很奇怪的鳍棘,这条鳍棘原是背鳍的一部分,[后来渐渐变化成一根长而柔软“鱼竿”状的东西,在这根“鱼竿”的顶端还吊着一个小囊状的皮瓣。鮟鱇常常伏在海底,用沙土把身体埋住,仅伸出它的“鱼竿”引诱在附近游动的小鱼,一旦“鱼竿”把小鱼“钓”到它的大嘴附近,鮟鱇就张开大嘴很顺当地把小鱼吞食下去。鮟鱇胸部有一对非常宽大的鳍,像它的双臂一样,可以撑起它的身体,鮟鱇常借助这个胸鳍在海底作跳跃运动。由于鮟鱇用它那特殊的“鱼竿”捕捉小鱼的方式,和能在水底跳跃的本领,人们称它为“奇异的渔夫”。但大家知道雄鮟鱇是100%“懒汉”吗?一旦找到合适的对象,雄鮟鱇就会毫不犹豫地将牙齿咬进雌性身体的柔软部位,依附在妻子身上。这样一来,雄性鱼就成为依附于雌性鱼的“懒汉”,它的各类器官退化,甚至消化系统等器官也完全废弃。雄鮟鱇所有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氧气和营养成分,都从雌鱼的血液中获取。这时,这种懒家伙干脆就变成了无需食物的“吸血鬼”。

穗鳍鱼

动物世界里的生存竞争往往是以争夺食物为焦点的,弱肉强食似乎是永恒的真理,穗鳍鱼通过“引诱术”来获取食物。它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它的身体上天然生就了一些较为复杂的引诱工具——具有特殊捕食功能的器官。比方说,穗鳍鱼的背鳍骨线就活像是呈树枝状的一系列钓竿,每根钓竿的末梢均有一个“引鱼上钩”的膨胀物——“诱饵”,这种“诱饵”之所以能全天候地“诱敌深入”,是因为它能发出萤光,而小鱼、小虾的趋光性根本就抵挡不住“萤光膨胀物”的诱惑纷纷自投罗网,因而成了穗鳍鱼的口中之食。

射鱼

在南洋群岛和波里尼西亚群岛附近海域,有一种色彩十分艳丽的射鱼,别看它体形娇小,却是名副其实的“水对陆”神射手。所谓“水对陆”,即射鱼与其他鱼一样同是生活在水中,却能奇迹般地射杀和捕食生活在陆地上的昆虫。这种叫做射鱼的神射手,经常流连于沿岸的水域里,看上去似漫不经意的样子,实际上却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岸边草丛灌木上歇息的昆虫。一旦确定了攻击目标,一股高速水流就会在顷刻之间,从它嘴里喷射出来,不偏不倚地将目标昆虫击落到水中,它便从容地吞食下去。射鱼发射“水弹”百发百中,从不失手,的确让人赞叹不已,就连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们也会被它精湛的表演所折服。

电鳗

电鳗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河流中的淡水鱼。从外形上看,它像鳗鱼,但从解剖学的构造来鉴别,它更像一种接近鲤科的鱼类。电鳗身长2米,体重可达20千克,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大鱼。它身怀绝技的奥秘就在于它能发电,在它的身体两侧的肌肉中,分布着一些特殊的发电器官,仿佛是活的电池。这种由多达6000个特殊肌肉组织薄片构成的肌体部件,由结缔组织在这些薄片之间间隔着,与这种发电器官连通着的还有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

电鳗释放电能时的电压可达300伏特,这足以使河里的动物和人体,感受到电鳗的存在及其电流的刺激。

狡猾的电鳗通常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游近毫无戒备的鱼群和蛙类群体,然后突然放电杀伤猎物。

可恶的是,它所电杀的猎物远远超出了它的好胃口所能容纳的食量,因而不少人认为电鳗是造成某些地方鱼类产量锐减的罪魁祸首。电鳗肉味道鲜美,富于营养。为了捕获这种美味,人们总是先将一些家畜赶进河里,让电鳗在它们身上作无谓的放电——消耗大量的电能。然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下河施网捕鱼尝鲜了,体力与电流均已减弱的电鳗已经失去了“电击”的杀伤力了。

毒疣鱼

动物总是通过自身的防卫系统来确保自己的生存空间免受侵犯。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蛇才以分泌毒素作为自卫的方式,其实不然,有不少鱼也有这种分泌毒汁进行自卫的本事。有一种生活在南洋群岛海域的毒疣鱼,它的自卫武器是长在背鳍基部上的毒腺,遇到外来攻击时,毒疣鱼的背鳍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鳍骨刺入来犯者身体的同时,把毒液注入了伤口,由此造成的刺激使受伤者痛苦不堪,甚至致命。

箭鱼

箭鱼是一种身长达4米的大块头鱼种。它那十分突出而狭长的上颌,尖端溜尖锐利,简直就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长箭。它在鱼群中横冲直撞,以至于它的长箭(上颌)误伤了不少鱼虾,甚至某些木船的船舷和船底也在箭鱼的冲击之下,弄得破损不堪。

更有甚者,一种名叫锯鳐的鱼,身长6米,它的上颌竟有长达2米的锯齿突起物,也是一种锐利的武器。或许,箭鱼和锯鳐的身体武器不仅仅限于自卫防身,在很多时候,也是它们主动攻击和猎取动物的强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