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沙漠里的一口水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交换空间》栏目是一档倡导自主动手、节俭装修为理念的服务类节目。这个节目贴近普通电视观众,让人们认识家庭装修的乐趣,推广绿色环保装修,同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在每一期节目中,都会有两个家庭参与。在装修团队的帮助下,两家互换空间进行装修,在48小时之内按照有限的预算完成装修任务。因为节目记录了真实的装修过程,同时倡导“点亮空间、制造娱乐、提升感情”,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呈现了一种服务性的理念,参与节目的两家人不仅在48小时内交换了住所空间,还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了另外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当主持人王小骞带领两家人分别走进自己交换装修过的家时,我们总是能够看到这样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男主人激动得睁大了双眼,女主人兴奋得流下了眼泪,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我自己的家吗?”客厅、卧室、厨房或者书房,每一个角落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墙上换了颜色,多了一些装饰;比如餐桌换了形状,或者客厅的风格完全有了新的改变,一个个新奇的变化,让男女主人总是惊讶不已。在发表幸福感言时,一丝满足和快乐总能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简单的交换,换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快乐。也许交换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交换空间给男女主人带来的却是一种全新的幸福体验。
不仅交换空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感受,捐赠一个器官,为他人获得新生倾注一份爱心,同样也是一种幸福。
在一家医院里,医生们正在尽全力抢救吉姆和康妮四个月大的儿子约书亚。可是,很不幸,被确诊为“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约书亚还是没能活过来。医生希望吉姆和康妮捐献出约书亚的有用器官,这对富有爱心的夫妇答应了医生。
疲惫不堪的吉姆安排好葬礼后,去发廊理发。坐在椅子上的吉姆,心情很沉重,他觉得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儿子带给他的幸福还没来得及体验,约书亚就这样快地离开了他们。他把心中的忧愁和痛苦都对理发师说了出来。
他看着表说:“现在医生们正在移植我儿子的心脏瓣膜。”
理发师愣住了,他告诉吉姆:“就在一个小时前,有个人来理发,她让我快点给她剪,因为她要赶到医院,她的小孙女要接受一个重要手术,就是一片心脏瓣膜的移植。”
吉姆当时就愣在了那里。可随后,他的心仿佛变得安稳了,他心灵的伤口似乎已经得到了愈合。
从交换空间到移植器官,从中得到的快乐体验有所不同,幸福的程度也相应地有所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李银河对幸福的定义是:在我看来,幸福有两个要素:身体的舒适与精神的愉悦。她认为“生活适度就是福”。更具体地说,“物质上吃得饱穿得暖,有很多精神的享受,比如音乐啊美术啊看书看电影啊。电视剧《潜伏》,我看了,还有电影《阿凡达》《拆弹部队》,我都看了,很不错,感觉精神很充实,所以很幸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幸福感是不同的。年轻的时候,可能很看重爱情。随着年龄增加,到了中年、晚年,更注重精神上的平和宁静。这是不同人生阶段对幸福的理解。”
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认为:“幸福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幸福感是一种愉悦、快乐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忧愁、恐惧、痛苦的;它是喜乐的、美滋滋的。其次,幸福感是一种感悟,可以学习的,可以交流传递的,也可以激发的,可以说是一种认知过程。再次,幸福感是一种追求,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前途的追求。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达到的目标是幸福,追求的过程也是幸福的。”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20世纪70年代,在结婚的时候,追求“三大件”,在家具的选择上有特别的要求,而其他条件则不高。80年代,年轻人要求“三转一响带咔嚓”,虽然与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比70年代有所提高。进入90年代,全套的家用电器如果不买齐,可能女方无论如何也不会嫁给对方,因为对她来说,没达到心目中的幸福指数。现在的青年人结婚,除了房子之外,要有车子和票子,他们认为享受人生才是幸福的生活。
其实,与物质生活的幸福相比,精神幸福更重要。我的一位女友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她的邻居夫妇,是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去国外学习了三年,妻子独自带着孩子,很辛苦。三年后,丈夫回来的时候,为妻子买了整整一皮箱的时髦服装,可是妻子连看都不看一眼。丈夫不明白,问妻子:“在国外我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但是我给你买了这么多衣服,难道你感受不到幸福?”妻子回答:“幸福不是你给我买了多少衣服,而是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能看到你睡在旁边。”
很多时候,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幸福也许是沙漠里的一口水,或者是雨季里的一把伞;幸福也许是冬日里的一丝暖阳,也可能是炎夏里的一丝清风。幸福的程度与否,完全取决于体验幸福的那个人。
停下来,给自己留个喘息的机会
当当网上有一本书,书名是《当生活遇上创意》。书的介绍中这样写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无尽的困扰和压力,如果我们能够抓紧创意的钥匙,转变思路,或许就能将障碍之门打开。因此,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如果觉得生活过于平淡,如果觉得心情有些低落,或者厌倦了生活中单调的色彩时,不妨静下心来,在身边的物品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将环保、健康、时尚等方面的诸多创意揉在一起,DIY出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或小饰品来修养身心、增添乐趣。这样不仅能用各种旧物改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变废为宝,更能打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让你的生活和事业变得通畅无阻。”其实这本《当生活遇上创意》,是给读者提供生活创意和窍门的书。它用简单实用的技巧,引领人们寻找乐趣、发挥创意、缓解压力,并在人生的转角处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可以说,书的本身是含有科技成分的,但却让人们省去了很多烦恼。
在很多科幻书籍中,我们读到过两栖汽车,在一些科幻电影或者动画片中,我们也领略了高科技的风采。而现在,自动厨房,可以食用的衣裤,绿色别墅,没有痛感的针筒等,几乎都成为了现实。
古时以飞鸽传书、快马传信来传递信息,战争年代用鸡毛信传递消息,现在则以手机、网络传递信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人们领略了快捷方便的生活,也享受了科技成果带来的喜悦。
洪晃老师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高科技的便利生活》,文中提到了银行转账。我相信读者们都有过网上银行转账的体会,银行转账确实省去了很多麻烦,比如去银行排队。在网上支付,很方便、很快捷。
但是有网银的电脑,往往也成为被盗号和被攻击的对象。前几天家里电脑中了木马病毒,电脑里安装的网银证书立即失去了效能。重新做了系统后,下载安装,虽然重新安上了证书,却担心再次被黑。高科技带来的后果也略见一斑。
在城市里,因为车辆的快速增加,汽车排出的有毒尾气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晚上外出散步的人们,因为不堪吸入尾气,而缩小了活动的范围;乡村里,因为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了河流,不仅死了鱼虾,人们的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人们不禁要问:高科技时代,是否还有安全可言?
高科技时代,生活的步伐也被迫加快了。人们在回首的瞬间,一不留神就被时间甩在了后面。试问街上还有多少人能够悠闲地漫步?除了行色匆匆的人群,还能有什么?
怎样才能放缓生活的脚步,给提速的生活一个暂时歇息的理由呢?
前一段看到网上的一篇报道,一对在山里生活的夫妇,曾经是北京某大学的老师。因为厌倦了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他们选择到大山里生活,在那里,他们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过着最原始的生活。他们自己拉磨,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在原始的生活状态下,养育着自己的孩子。在信息时代,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是,确实就在我们身边存在着。
生活的脚步太快了,这对夫妇没有办法阻止,只能逃离,在寂静的山里,安宁地生活,这对渴望宁静的人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安慰。
放慢生活的脚步,给生活留一点喘息的机会,没有什么不好。
关于生活,可以思考如何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2)生活中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你认为什么是最理想的生活?
针对这些问题,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关于生活的目的,很多人将其跟成功联系起来。因为成功,确实能带来最优质的生活,优质的生活,能带来精神和物质的极大满足。
生活中最想做的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会根据所处的职业和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作家最想写一本有影响力且能流传下来的书,作曲家最想写一首传唱不衰的歌,运动员最想获得金牌,厨师最想做一个拿手菜,医生最想攻克一个医学难题。也许有人说,这些都与理想、前途有关。其实,理想与前途本身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离开了生活,人们就会没有根基,无论创作,还是工作,目标的迷失,则是最大的悲哀。
关于理想的生活,只要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就是理想的生活。一位办企业的朋友,因为喜欢读书,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就去书店看书,但也仅限于看书,没有那么多钱买书。现在,他的家里藏书几万册。聊起为什么这么喜欢书的时候,他说:“当年创办企业就是为了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买书。”现在,他的理想实现了,赚了钱,可以买书了,他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很知足。
理想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心里满足、精神愉悦,管它是否高科技,我们同样可以放慢生活的脚步。就让生活停下来吧,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当温情兔遭遇激情狼
井上靖的多部获奖作品都以中国历史为题材,人物描写复杂,颇具争议。田壮壮,著名的中国第五代导演,以风格独树一帜,从不随波逐流见称。两个不同国度的作家和导演,本没有任何交集,却因为一部奇幻作品《狼灾记》,将两个人的名字连在了一起。田壮壮导演借着这个奇幻的故事,把人物内心最大的寂寞、最原始的情感以及最深层的斗争表现了出来。
《狼灾记》的故事梗概为:2000多年前的中国,边境饱受外族威胁。中原士兵被派往边疆抵抗外敌,长年累月过着远离家人、朋友、朝廷的征战生活。他们像是被世界遗弃了,只有与严峻的大自然搏斗,与凶猛的野兽为邻。
张安良是负责驻守边疆的将军,他的部队中有一人叫陆沈康。陆起初并不愿意参与战事,血淋淋的兵器及尸体令他害怕及厌恶。陆心地善良,向往和平,有一次他看见一只幼狼,不单不杀掉,反而把它养下来。张安良欣赏他的正直和勇气,渐渐与陆成为好朋友。可惜在一场战事中,张受了重伤,为了保命,只有被送离战场,剩下陆沈康孤单作战。
严冬,双方作战的队伍均无法再前进,陆沈康只好领着部队暂时住进山脉里的卡雷村。夜里,一个年轻的卡雷村女人从陆沈康所住房子的地板下爬了出来。女人的丈夫死了,家人走了。她跟陆沈康一样,是被世界遗弃了的人。
这个女人的一生本来注定要在孤独中度过,可是在这个狼灾频发的异域里,陆沈康和这个女人的情欲一发不可收拾。在无情的严寒之中,两人重新找到生命的气息。他们明明知道要为这种不寻常的感情付出代价,可是热情已经像猛火一般,令他们成为了野兽。
最后,当张安良重遇他的故友陆沈康的时候,竟然是那么意想不到的情景!
我们不必去探求电影的结局如何,只要在电影中感受主人公如狼一般的激情,狼的浪漫,还有可歌可泣的恋情,已经足矣。
由此可见,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能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动人故事。
跟狼的激情、狼的勇猛相比,温情的兔斯基则是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但它的可爱与内心世界的独白,完全能与狼抗衡。也许,在温情兔面前,激情狼会退缩,外表勇猛的激情狼会输给内心强大的温情兔。
2007年,网络流行起了一个小兔子的卡通形象,小兔子的各种表情很可爱。发明兔子的女孩叫王卯卯,她给兔子起的名字叫“兔斯基”。通过兔斯基,不仅表达了内向女孩王卯卯的内心世界,也代表了这个时代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及渴望改变这种生活的种种向往。
兔斯基的语言曾经在网络上普遍流行,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爱情、关于悲伤、关于空虚、关于嫉妒、关于烦恼、关于创新、关于机会、关于真理等等。这些语言很富有哲理,也很形象,只要稍加联想,就会看到那只温情的兔子。
温和的兔子和狂野的狼,本该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将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的目的,并非简单地比较它们的生活习性,而是提醒我们,当生活遭遇了激情狼,温情兔该怎么办?
面对狼的激情,兔子应该是镇静的。它不会躲开,而是会迎面而上。
虽然兔子是弱小的,但是,生活并不因为弱小就会失去魅力。
狼需要的是激情,兔需要的是安宁。但是,狼的情绪通过外在的表现会让人一目了然,而温情的兔子看似平静的外表下,也许心里有一种躁动和不安。
热情与冷漠,有时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诚然,生活中需要激情,温情的兔子有时因为不理解狼的热情也许会被人误解,这就需要人们在体味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以激情和温情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将幸福的信号传递出去。
所以,当激情狼到来的时候,作为温情兔的你,千万不要躲藏,迎面而上才是最好的方式。
盖一座水晶的村庄
有这样一本书,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书信之一,震撼人心的爱情小说,作家晚年最为动人的灵魂绝唱”,这本书就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致密伦娜情书》。我一直在努力搜索着有关卡夫卡其人、其书、其爱情生活的有关片段,在阅读了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之后,不仅感受了卡夫卡灵魂的颤动以及与密伦娜心灵的沟通,体会更深的则是卡夫卡的情感波澜和他那动人的灵魂的绝唱。
《致密伦娜情书》,体现了三个强烈的特点:
其一,《致密伦娜情书》不仅仅是卡夫卡写给密伦娜的情书,也不像书名那样完全含有情书的成分,而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
其二,《致密伦娜情书》不仅仅是卡夫卡内心情感毫无保留的表露,更是一部重要的文献,是有关卡夫卡和卡夫卡作品研究的最为宝贵的资料。
其三,《致密伦娜情书》不仅仅真实地记录了“两颗真挚的灵魂热烈跳动的书简”,而且表达了卡夫卡的独立的思想意识,以及他对婚姻的恐惧,当然,这与简单的世俗之爱的卿卿我我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