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雪夜归人:青门引
21285900000002

第2章 回望阑珊处,谁在引华胥

汀洲沙渚,暮霭沉阴,一丛芦苇。各自闲愁,随她没入风波里。与我何谓欢娱,一人一独立。回望阑珊,梦窗前断肠笔。

如我听闻,少知音、君知几?坐湖亭上,忽觉人于幽意。正好十八年月,转瞬流光逝。摆渡湖边,只只野鹭飞起。

――《华胥引》

我家在丰县与萧县交界的小镇上,历史上没有什么名人,也没有什么风景可看,如果说要去赏玩,附近的梁寨镇倒是好去处。不是我不爱家乡。偌大的中国,哪里不是自己的家乡呢?美丽的风景区是没有归属的,自然应该属于大家在视觉上共享。非要给安置归属地的话,我看填写中国就很顺心。

梁寨渊子湖又作”淹子“,乾隆七年(1742年)黄河决口,冲刷石林形成淹子,更有“四两青丝不到底”的说法。从中心街往西走再南就是渊子湖风景区,路程并不是很远。她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很神秘,不可触及的那种,反而是亲切近人,我们似曾相识。看,我就在湖边了呀!

可是每当走在湖边,那些过往的回忆就如汹涌的海潮那般袭上心头,我毫无防备。虽然我心情压抑得紧,还是很喜欢边走边回想着往事,时而欢喜,时而悲伤。于我而言,忧思人世的情怀也可以再寄托此处吧。

此时暮色四合,阴阴沉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丛芦苇在晚风之中摇动不定。湖边的景色都独立地存在自己的风景框架里,她们的姿态足以令人们仰慕观看。——高雅,放纵,狂傲,也跟随湖水悠哉岁月。如果说五千岁才是她们一个春秋的话,人世数载又何尝不是须臾之间!倒不如学她们悠然看待这世事沉浮,岂不也自在洒脱?

对于我来说,究竟什么才算得上是快乐?或许有过,但我不知道,因为那时沉浸其中。或许没有,快乐过后的悲伤难道不是更大的痛苦?我不知道我的存在是不是孤立的,还有谁和我一样呢?应该是南宋的吴文英吧。他游踪所至就有题咏,伤时与忆悼都是我们的爱好呵。

就像上面说的吴文英那样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即使有志在高山的曲调,也不会有人说“峨峨兮若泰山”。这样的雅调只有弹给自己听,解解闷也不错。表面上看起来朋友有很多,懂得交心的却是寥若晨星,这个道理原来只是我坐在湖亭上沉思才逐渐明白啊!

写这首词的时候,我刚过十八岁。突然感觉自己不再是需要父母处处照顾的我了,以后必须要有承担,担得起我的家庭和前程。我有梦想啊,初二那年我就想以后当作家。也是初二那年,我开始写第一首诗,把我心里的话传递给大家,或许我改变不了什么社会现状,至少会让这世界永留着一份纯真的温暖。在这个网络小说已经泛滥的时代,我写我最喜欢的诗词,表达我的人生态度以及感染读文章的你,要记住人性之美在于感受自然和体悟人生的心,而不是玄幻仙侠都市言情。

说起《华胥引》这个词牌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由林源饰演的电视剧吧。但意外的是,它最早出现在琴史上,到了北宋,华胥即为“中国古代理想之国”。虽说是词牌名,但只有宋朝填此调者流传了词作,其余年代不知有人填此调否?

曰:回望阑珊处,谁在引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