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21279500000034

第34章 趁年轻,让感恩走进心灵(3)

其实,现代人渴望旅游的冲动,在本质上也是去寻找大自然母亲的心跳的冲动。旅游的冲动,也是潜意识渴望返回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来自那里。不管你今天是总统、董事长,还是小学教师或外地民工,从根本上都来自那里,无一例外。

一阵清凉的风,掠过河边的山谷,吹动一大片枫树林中的叶,发出沙沙声,那正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雁荡、华山多好溪,流水潺潺,那也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山光水色,猿声鸟啼,依稀在耳,同样是她的心在跳,那么亲切、祥和、安康!

你也许会说:“不必特意跑到雁荡山、黄山去听猿声鸟啼吧!我们家鸟笼子里就有一只黄莺,每天早晨它都叫,叫得好听极了!”“不,笼子里的鸟叫是被人扭曲的大自然母亲的心声。它不叫还好,一叫,我就想哭。把大自然关在笼子里是现代人的一大愚蠢,也是当代世界危机的总根源之一。”我回答。

其实,我们时时处处都被许多陌生的现代人工制品包围着,其中有许多东西对人还是抱有敌意的:柏油马路、塑料制品、洗涤剂、农药、化肥、噪音、汽车废气、席梦思......这种生存环境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人在地球上进化的历史却长达几百万年。从真正能制造工具的人进化到今天,也有一百万年的漫长时间。几十年比一百万年,怎不觉得突然、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迅猛发展,人性跟不上,骨子里适应不了变异的生存环境,因为那不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

今天,人们去旅游,无非是出于两大动机:人文历史的追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后者似乎更有意思。比如在山谷草地上野餐,因为因为几万、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打猎归来,就是在草地上烤野猪、野鹿、野鸡的。今天的旅游者喜欢野餐,点燃篝火,正是在潜意识层对大自然母亲心跳的一种追忆方式。

其实,现代人渴望旅游的冲动,在本质上也是去寻找大自然母亲心跳的冲动。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受到大自然的太多恩赐,没有大自然谁也无法生存,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诗人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不是吗?对太阳的感恩,那是我们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队蓝天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按时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队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

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平共处的心态去爱护大自然,而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去占有。四季交替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呵护与关爱,一年的每一天我们都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这一个个祥和、温暖、快乐的日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自然肃然起敬。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

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能够创造奇迹的生命,这些生命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尊重。鲁思,一个美国的男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却凭借自己的爱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鲁思的出身很普通。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听老师讲起非洲的生活情况:非洲的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1美分可以买一支铅笔,60关分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2美元能买一条毯子,70关元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那年的鲁思才6岁,但小鲁思听完老师的话后深感震撼,幼小的心灵被爱心激发起了不可思议的力量,他想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但也没有把他的想法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只是让他在所承担的正常家务之外自己挣钱。

尽管没有从妈妈手里拿到钱,但小鲁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热心与善意。从此以后,小鲁思就开始在家里挣钱了。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2美元;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赚到第二个2关元: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捡暴风雪后的树枝……

两个多月,小鲁思一直苦苦坚持着,终于攒够了70关元,并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然而,当人们告诉他:70美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美元时,小鲁思倍受打击,内心有些失望的情绪,但这也不能让他放弃,仍继续坚持挣钱,为了凑足2000美元。一年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终于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就在大家都以为,鲁思的愿望达成了,他应该满足了吧,应该停手了吧,应该歇一口气了吧。等等,我们看看他接下来又做了什么疯狂的事情。鲁思并没有就此停止,因为还有很多的人喝不上干净的水。攒钱买一台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成了鲁思的梦想。他决定坚持下去。

受到鲁思的影响,千百人加入进鲁思的活动中,并成立了“鲁思的井”基金会,筹款已达75万关元,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他人。

爱,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提升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爱是人类能够进步的基础,也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桥梁,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依据。我们必须体验他人的感受,要有“人饥已饥”的敏感,它能使你对“情谊”二字产生真正的机会,也是人与人之间“四海一家”的感情联系。

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不管是你的邻居,你的同事,你的朋友,甚至是你的敌人,能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而且还处于同一个时代,的确也是一种缘分,一种幸福。

我们和路旁的大树,小草,花园里盛开的花朵,树荫里快乐鸣叫的小鸟,树林里快活跳跃的小鹿,能一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也是一种缘分,一种幸福。

我们的确没有理由不爱我们的这个世界,哪怕这个世界仍然有这样或那样让你我不满意的地方,有战争,有犯罪,有污染,只因为它是我们的世界。

你热情地相信“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那么它就真的会变成一个美好的世界。

感恩创造奇迹

二战结束后,德国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在他被处决的当夜,妻子也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第二天,邻居们早上醒来,一出门便看到了那个可怜的女人。透过她的身后微开的窗子,人们看到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再爬几步可能就要掉下来,眼看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但由于这是纳粹的孩子,没人上前阻止,大家只是屏住呼吸漠然地观望。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之后,她顶着巨大的世俗压力将这个孩子收养了。事实上,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所以,面对她的这一举动,街坊邻居都不能理解,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于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砖头、秽物,在窗户外面肆意地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想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就是一个小天使。”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孩子也渐渐长大,邻居们的行为虽然已经不再像早些年那么极端了,但还是会对他有一些偏见,他们会称呼他为“小纳粹”。同龄的孩子也受到家长的影响,他们歧视他,不跟他一起玩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古怪,越来越孤僻,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企求邻居们说:“给他一点爱和关怀吧,他跟别的孩子一样,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天使。”孩子到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同时也明白了别人为什么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也明白了养母有多么不容易。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