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常师,全面教育,以达圆融万物之境
【子曾经曰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
【智者感悟】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可以效法和学习的人,我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撷取他们拥有的知识,而我没有的和不懂的知识,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
学无常师,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成绩和学历只能代表过去,只有学习才能代表将来。只有重视学习的人,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放下面子,虚心向看起来比自己学历低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少走弯路。
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当今社会,很多人总是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结果只能导致自己没有任何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行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是权威、专家,但是在另一方面很可能知之甚少了,这就需要我们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
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常加以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学习。楚庄王引述仲虺的话说:"诸侯之德,能自为取师者王。"意思是说,诸侯中有能自觉选择好的老师求学,向他学习高尚品德的人,就一定能够称王.我们要问,孔子的知识是从那里来的呢?学问是怎样获得的呢?卫国的公孙朝,曾经向子贡询问过孔子学问的来历,子贡说:孔子无处不求学,所以,不需要一定的老师来专门教他。孔子更是一贯坚持和强调随时随地的向别人学习。<<史记.甘茂传>>说:"项豪生七岁为孔子师."虽然现在已经不知道孔子向这位七岁小孩学到了什么,但这说明孔子很善于以人为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礼记.曾子间>>记载了孔子向老聪学习葬礼;据<<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孔子听说郑子向昭子讲过,少皋氏为何以鸟名作为官名的道理,也就是,譬如,把管历法的官叫"风鸟氏",把管刑法的官叫"鸣鸠氏"等等.孔子就赶忙跑去向郑子学习。这些都说明孔子是一个广泛取法,学无常师的人。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都学过: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时,有一天,路过楚国的满城,见到这里湖光山色,秀丽如画,便停车观赏游览。正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路旁有两个小孩正对着天空指手画脚,争论不休。看上去,两个小孩争论得还非常激烈,互不相让。孔子走上前去,微笑着问:“二位童子,你们为何事如此争论不休?”一个小孩说:“我们在争辩这轮红日,何时离地面最近。”孔子吃了一惊,小小年纪,竟然提出了这样连大人也想不到的问题,可见楚国的教化不同凡响。孔子对这两个孩子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便凑上前去,十分关注地问:“依你们之见,太阳何时离地面最近呢?”刚才说话的小孩回答说:“早晨与晚上,太阳离地面最近。”孔子又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孩子解释道:“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很大,像车轮和盛菜的小盘子。但凡我们看一件东西时,离着近就大,而离着远就小,所以我认为早晨与傍晚太阳离地面最近。”孔子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赞道:“说得好,言之有理啊!”
这时,另外一个一直没说话的小孩过来了,他说:“不对不对,应该是中午太阳离地面最近,早晨与傍晚的太阳,我们感觉都是凉的,而只有中午的太阳我们感觉到的才是灼热的,但凡我们感觉一种发热的东西,离着近时就会觉得热,而离得远时则会感觉凉。所以我认为太阳中午才是离地面最近的。”孔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人们都说孔子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想到这两个小孩子争论的问题把他给难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好。两个孩子都瞪大眼睛等待着孔子说出正确的答案,孔子却无言以对。但孔子向来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他没有欺骗小孩子随意说出一个答案,而是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他也不知道。这时,两个孩子感到很失望,其中一个说:“人人都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可是你也有不知道的事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无所不知,连圣人都如此。世界如此之大,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有时候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我们放开心胸,广泛地接纳万事万物,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检讨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那么世间万物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
孔子主张全面教育,他的多才多艺和能文能武是被后世所景仰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多才多艺才为他主张全面教育提供更多的实际支持,也通过孔子的言传身教使孔门多贤者。孔子的文教自不必说,就是骑马、射箭、弹琴、跳舞、种田、放牧等也是样样精通,射箭能百发百中,驾车技术更是炉火纯青,以致达巷党人赞叹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的专长在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同时孔子生得高大威猛,外号“长人”;力大如牛,可以手举城门,是国际闻名的举重大力士。所以太宰就问子贡说:“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达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听到后谦虚地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子罕篇》)这段话的意思是表达怎样看待孔子的多能(多才多艺)?与太宰、子贡的解释不同,孔子谦虚的认为自己多能只是因少时贫贱,为谋生才不得不多学几项手艺啊。
孔子的多才多能还表现在能把他的技艺学问传给弟子,孔门弟子三千,六艺皆通者就有七十二人。有个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楚昭王想给孔子封地拜官,他的宰相子西阻止他说:“大王自认为手下的宰相有没有比得上颜回的?”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那么大王的将军有没有比得上子路的呢?昭王又说没有。子西又问他有没有像子贡这样的外交官,宰予这样的执事官,昭王经过子西这番提醒,才发现要是引进孔子这样的人才,恐怕要连自己的宝座都保不住,于是最终改变了主意。可见孔子全面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孔子是个知识渊博且学问博雅的人,这一方面得力于他过人的聪颖和超常的刻苦,另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学无常师。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写道:“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读《周易》读到如此地步,将牛皮编联起来的竹简多次读断),不知翻阅几千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入,愈往而不知其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可见孔子在学问上是下过硬功夫、死功夫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孔子十分善于向人请教,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意思是说,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一定有我的老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的什么东西都值得学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向一个人学习,不仅喜欢他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往往喜欢上了他不值得学习的地方,荀子就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这对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个有用的方法,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获得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害的东西。而孔子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就显得十分成熟而且必要,那里有他自己的分析、判断和思考。这一向人学习的方法也蕴含着孔子的另一拜师经验:不耻下问,也就是敢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孔子触及到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深层心理问题,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是容易的也是人们所乐于接受的;但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人们就不容易做到了,那需要对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相当的自信,他必须证明或者明显地感觉到比他人强,或者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不然他总会感觉到那是一种耻辱,总担心人们是否把他看低了,从而使他的自尊心遭到伤害。孔子敢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除了对于自身的品德和智慧的自信外,或许与他所删定的《诗经》的影响有关,《诗经·大雅·板》中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即割草者,荛,即砍柴者,也就是向没有多少文化的樵夫请教,孔子自信是敏而好学的人,所以他到周太公庙后能事事向人请教。
儒家主张全面教育,但是强调教育应该把道德的教育放在首位,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如果不能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那么教育就不算成功。,因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高尚的人,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儒家认为人的素质最核心的是人的道德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才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仁”是孔子学说也是后世儒家的教学核心,儒家的教育内容的核心也是“仁”,关于道德的培养我们已经在前面的修身等章节做了详述,这里只做简单介绍,只是让我们明白,在学习儒家思想时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修身与道德的磨练。儒家努力要把人培养成为有仁德的人,成为志士仁人。儒家强调首先要“己立”、“己达”、“成己”,要“明德”,要“止于至善”。这是“修身”“明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自我价值肯定的要求。只有“己立”才能“立人”,只有“己达”才能达人,只有“成己”才能“成物”。接着将修己的功夫外推,形成对他人的“爱”和“恕”,即是“仁者爱人”“忠恕之道”的进一步展开。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学记》强调通过教育培养善德,使之化民成俗,是建立国家政权,实施国家管理的首要任务。“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儒家在强调“德教”是也注重“智教”、“诗教”和“乐教”。从孔子的“四教”和以“六艺”教育学生的过程来看,在儒家的教育中包含有德育、智育、美育的内容,除了上面讲到的道德教育,还包括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以及美育。汉代以后,我国的教育更加发达,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官学,还有私学。教学内容除了儒家经学之外,还有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卜筮、天文、历数、漏刻、兽医、校书等学科。除了通过经学培养国家管理人才之外,还着力于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儒家的“诗教”和“乐教”是通过诗和乐的教育来理解世界的真善美,提高人的意境,达到天人合一,万物圆融的境界,在美学教育中达到人是自身与社会的作用。孔子评价《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还说:“《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孔子不但把《诗》作为教育学生的基本教材,强调要学习诗,“不学诗,无以知言。”(《论语·季氏》)要“兴于诗”(《论语·泰伯》),学习诗可以增长自己的才干,获得很多文化知识、管理国家的本领,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练群体性,可以学到讽谏的方法。其中的道理可以用来事奉父母,也可以用来服侍君上。还可以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音乐之美在于“和”,而乐之用则在于化民。音乐,作为人怡情养志的艺术门类,是人性内在欲望与需求的一种,所以人的生活不能缺少音乐。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同源同训,在字面意义上就已说明音乐为人带来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愉悦作用,是一种积极的评价。“和”,作为音乐重要的审美标准,是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它要求音乐与天地万物和谐,可以调节顺畅人的情志,使人听到以后血气平和,正好符合中医所讲的调摄精神、使“内外和谐,邪不能害”养生学原理,可见“乐和”的观念与养生理论是相溶相通的。它们同礼乐的教化作用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言志,可以修身,可以怡情,可以通神。所谓“弈则改山河,琴则和正气”就是这个意思。儒家虽倡导的艺术的修身功能,但也注重艺术的教化功能:“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即治国者根据人的天性推广音乐,既满足百姓感情需要,又完成对人民的教化,引导风俗向正常发展,此伦理上的社会功能。
孔子的音乐修养就相当深厚。孔子善唱,在《论语·述而》第三十二则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说孔子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和之。与“歌而善”者互为唱和,这大约说明孔子唱功不错。孔子的音乐修养不仅仅限于此,他精神上的音乐修为则更是臻于化境。《论语·述而》第十四则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欣赏了名为《韶》的音乐深为陶醉,以至于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没有深厚的音乐修养怎么可能如此沉醉于音乐呢?再说孔子还是位很有修养的营养学家和美食家,他对饮食有相当多的讲究,曾记载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当他听到了美妙的《韶》乐,他竟然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如此超拔的艺术欣赏境界,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功底,实在是很难达到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所以,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就要随时随地地学习,就不能拘泥于形式。什么知识都要学习和了解。任何人好的思想品德,好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应该学习的。同时,又能随时随地地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及时的进行弥补和改正,从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