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处世之道
21244200000024

第24章 育人之道,穿越时空的经典(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它的意思是,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的走进来,大声的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的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有悄悄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的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的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忧郁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儒家认为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认真了解学生的不同特质。孔子曾经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孔子早就注意到学生在智力灵活性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孔子还在他的言论中反映了他对性格气质差异的看法,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孔子曾对孟武伯评价他的学生的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子路愿意拥有“千乘之国”,并且“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求只想管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做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公西华则只想“宇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而曾点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儒家主张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质,走向人生的成功。形状奇怪的树根如果想要按照普通的方法做成木材,不过是废料一根,而如果经根雕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稍加雕琢,便会成为举世无双的工艺精品。一废变一精,便是因材施教的成果。所以说,只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天赋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选择特殊的方法和途径,才能造就人才。《礼记·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心。”意思是说,学生常犯四种毛病,或贪多务得,或孤陋寡闻,或浅尝辄止,或畏难而退,其原因在于“心之莫同”,即个性差异。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差异,认识到它有两重性。即“多、寡、易、止,虽各有失,但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于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所以《学记》要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善救失”使“因材”与“施教”的关系更加明确。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入门者则可以间接地受教,甚至“予不屑之教诲也者,足亦教诲之而已矣”。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事实上也成为一种教导。因此,“教亦多术”,一切因人而宜。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儒家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

中国现代的教育模式人们称之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千篇一律,把所有人都装在一个标准化的机器内进行加工,试图把所有人都印成一个模样,不管每个人的差异和特长,一律以考试为本,从呆板无趣的高考到令人啼笑皆非的大学四级,都是应试教育那种一刀切、半张脸的表现,因材施教回旋的余地大大降低,甚至彻底被人遗忘,我们是不是应该呼唤一下真正的教育呢?

人人平等,有教无类,兼容并包

【子曾经曰过】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智者感悟】

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智愚,地域等等的区别。”

孔子之所以被世人尊崇为圣人,除了因为他是儒家思想创始人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对教育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仅来自他培养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在这些理念当中,最重要的又当数他的“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教育平等思想早已被现代人所接受,但是教育平等思想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这一思想是儒家对后世的又一大贡献。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一种教育主张,语出《论语·卫灵公篇》。东汉学者马融对这句话做注解:“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意思是说不管对哪一类人都应当给以教育。梁朝皇侃也表达同样的思想:“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这一思想与“因材施教”相得益彰。在教育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学生中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来自贵族阶层的有南司马牛、官敬叔、孟懿子等,而更多的是来自平民阶层的,比如闵子骞、颜回、曾参、子路、子张、仲弓、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也有来自不同国度的学生,包括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等。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来自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在中国人眼里,当时的楚国还是“蛮夷之邦”。而从以上的事实可以说明,孔子确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思想。

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大教育观特征”。

孔子从十五岁立志于学,到了三十岁时,已成为一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他不仅全面掌握了“六艺”,而且通晓了“六经”,为他后来的从政、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子由一个穷孩子,突然变得博闻多识,便有人恭维他是“天才”。孔子说,我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而是勤奋学成的,所以他又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讲信用的人,只是没有我这么喜欢钻研学问罢了。”孔子十九岁娶亓官氏为妻,次年生子,许多人都来祝贺,就连国君鲁昭公都送上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可见孔子当时在鲁国已有很高的声誉了。孔子的名望越来越高,便有一些富家子弟要拜孔子为师。鲁国大夫孟僖子临死时,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孔子知识渊博,将来会成为圣人。我死后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跟他学习,将来定会有出息的!”孟僖子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成了孔子的弟子。随着求学人的增多,孔子干脆辞掉了“委吏”和“乘田”的官职,开始收徒讲学,过去受教育的人都是贵族的孩子,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种学校就叫“私塾”。孔子招生的手续也很简单,只要交上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就收为门徒。孔子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周全的系统。他设立了“文、行、忠、信”四种科目,又严立了“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为学、立身、处世的大宗旨。具体教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达到“智、仁、勇”三德。孔子的教学又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个阶段,以德行为首,语言次之,政事第三,文学最末。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就是说孔子有学生三千多,真正学成才的只有七十二人。

孔子之前的学校都是官办的,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的孩子是没有资格进学堂的。孔子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就是说,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贫富贵贱和国别的限制。他的学生中,有鲁国的颜回、陈国的颛孙师、齐国的公冶长、宋国的司马牛、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还有一贫如洗的原宪、富商子贡、贵族孟懿子、野人子路、盗贼颜涿聚等。孔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人之所以各不一样,都是后天的影响所造成的。有一天,曲阜城外互乡的一个小男孩来求见孔子。因互乡是鲁国有名的风俗败坏的乡村,所以许多弟子不主张孔子接见小男孩。孔子没有理会弟子们的劝说,只管让颜回把小男孩喊了进来。小男孩进得门来,很有礼貌地向孔子行了礼。孔子问他:“你来见我有什么事吗?”小男孩答道:“我父亲让我来问问先生,小孩子要到几岁才可以上学呢?”孔子一听这话,就满心欢喜地答道:“只要能认得文字,听得懂我的讲义,就可以了。年龄大小都是无关紧要的。”小男孩谢了孔子,出了学馆。孔子见弟子们还在议论纷纷,就说:“我也知道互乡是个坏地方,但是这儿童是纯洁的。他诚心诚意来见我,我只看他眼前的诚心,不问他以前的好坏,我只让他进来相见,不问他出去是作恶还是为善,有什么可非议的呢?你们想,假如我把这小男孩拒之门外,那么生长在不良风俗之乡的人,都不敢来见我,岂不是阻塞了我们要改邪归正的道路吗?”弟子们听了,都无话可说。

“学在官府”是贵族子弟有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当官的资格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官位为贵族所垄断。“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平民与贵族,不分国界与华夷,也就是所有人,只要他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到教育。孔子的弟子来自于不同国度,各种类别的人,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都是孔子施教的对象。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包括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国,如曾子是鲁人,子张是陈人,子长是齐人,子游是吴人。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夏、公冶长等,子贡曾经是卫国的商人,颜涿聚更是当过强盗,子张也曾做过马匹交易的经纪人。正是由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才使得这样一些平民、商人,甚至于强盗,受到教育后成为了社会上的显达之士。而平民教育也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要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教育都能回复善良本性,甚至成贤成圣。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之初,性本善”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本善”和“性相近”说明了所有人都具备善良的本性,而且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意即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性不同,又说明了实施教育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成尧舜”的认识,孔子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类”,不只是表现在贵贱这一个方面,而是包括了其它许多方面。比如孔子的弟子性格各异,缺点各自不同,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但都同样可以受到教育,只不过孔子还能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正是由于孔门弟子各类人都有,所以南郭惠子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是以杂也。”孔子讲学兼收并蓄,来去自由,所以人员很杂,而这一“杂”字正是孔子办学“有教无类”的生动体现,近代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就明确主张“兼容并包”的思想。

《史记》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是: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曾经戴着公鸡的羽毛,佩着公猪的牙齿等示强之物,侮辱过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后来子路成为了孔门弟子中的大贤人。假如孔子因为子路侮辱过自己而不对他进行教育,那么社会上就会多一个粗鲁的人,而少一个贤人。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的主导思想,儒家对“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倡有利于这一主张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社会的进步、稳定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

对教育平等的追求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正是人们对之一理想的执着才使人们不断的审视现实,努力是现实更接近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