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聪明女人,自愈有道
21226500000008

第8章 女人,让经期安全度过(1)

女人在“二七”的时候便会出现月经,从这时开始一直到女人的容颜褪去之时月经才会消失。月经关系着女孩儿的生长发育;关系着女人的生育;也关系着妇女是否会出现某些妇科疾病;还关系着更年期女性的容颜尽失的时间问题,所以,经期是女人自愈的“第三道”。

经期护理,“暖”字当前

月经又称为月经周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循环周期。育龄女性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膜就会发生一次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及子宫膜脱落、崩溃并且伴随着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月经。

很多女性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受寒而出现痛经、月经失调等现象,甚至有一部分女性因为经期的种种问题而不能怀孕。所以,经期的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春夏秋冬,女性都应该在自己的饮食和行为上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和夏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冬季,很多女性为了美而忘记了寒冷的天气,穿着丝袜或是单薄的打底裤,使自己的腿脚时刻处于寒冷状态。很多女性一定有这样的感触,冬季经常会感觉手脚冰凉,这就是衣服穿得太少而导致的。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摸一下自己的小腹,一定也是非常凉的,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子宫怎么可能不受寒呢?寒宫一旦形成,就很难调养好,痛经、月经不调也就会接踵而来。

而在炎炎的夏季,出现这种现象肯定不是穿着的问题了,而是饮食的问题。冰激凌、冰饮是女性朋友的最爱,经常吃冷饮很可能会导致宫寒。在夏季,我们身体本身是热的,而我们体内的温度相对来说是低一些的,若是在这个时候又大吃特吃那些冰凉的东西,就会导致体内的更加寒冷,进而导致宫寒。有些女性甚至在月经期间吃冰激凌,喝冰饮,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即使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也应当控制一下自己的嘴。

除此之外,夏季空调温度调得太低或整日吹电风扇、洗冷水浴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能你觉得很凉爽,很舒服,但是,这样做我们的身体是承受不住的。在你熟睡的时候,腹部是很容易着凉的,而在夏季,很少有人盖着被子睡觉,这时候,我们的腹部就会着凉,导致痛经、经期延长等现象的发生;人体是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同时排出体内“垃圾”的,洗冷水浴会让我们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毛孔闭合,机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生理调节就会出现紊乱,而在经期,女性的抵抗能力是比较弱的,受到这种刺激容易发生感冒、伤风、月经失调、腰背酸痛等症状。

无论是什么时候,女性都最好不要坐石凳,因为石凳的潮湿之气比较重,长时间坐卧容易被潮气所伤,导致抵抗力下降、气血运行受阻、肌肉痉挛、经量减少、经期延长、腹痛等妇科病。

生理期最好不要洗头发,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面部容易长痘痘、粉刺。有人会在月经期间出现腰痛的现象,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下面,介绍几款适合女性朋友暖宫的菜肴,能够帮助女性摆脱月经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1.归地烧羊肉

材料主料:鲜羊肉,生地,大枣,姜丝,当归, 熟猪油,白糖、酱油、水淀粉、精盐、味精、料酒、清汤各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清洗干净,切成稍微粗一点的肉丝,放到沸水锅中烫一下,捞出,用温水清洗干净;当归、生地、大枣清洗干净;

(2)将锅置于火上,加少量的猪油,用中火烧至五六成热时,放入姜丝爆香,加入适量的白糖进行翻炒,糖化后加入羊肉,煸炒几分钟后加入适量的料酒,注入清汤,再加入适量的酱油、精盐进行调味,将生地、大枣、当归放到锅中,用大火烧沸,转为小火继续烧1小时左右,挑出当归、生地后淋上水淀粉,加少许味精,即可。

功效:具有温中补虚,益气补血的功效。

2.生化蜜膏

材料: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做法:将前七味药放到锅中,加500毫升水,煮至汤汁剩下300毫升时,过滤去渣,加入白蜜收膏,每天吃三次,每次30毫升。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温经调经的功效。适用于因为淤血所致的经量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脉细涩等症状。

3.艾叶鸡汤

材料:老母鸡,艾叶。

做法:将老母鸡处理干净后切成块状,和艾叶一同放到锅中煮汤,可以在月经期间连服2~3次。

功效:具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由于体虚而出现月经过多、心悸、失眠多梦、小腹冷痛、舌淡脉细等症状的女性。

4.枸杞炖羊肉

材料:羊腿肉,枸杞子,姜,葱,料酒,植物油,味精。

做法:

(1)将羊肉放到沸水锅中煮透后捞出,清洗干净,切成小方块;姜切成姜片;葱切成葱花;

(2)将锅置于火上,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放入生姜片爆香,然后放入羊肉进行煸炒,加入适量的料酒;

(3)将(2)中的材料倒入砂锅中,加入枸杞子和适量的清汤、葱花、食盐,开小火炖至肉烂,加入少许的味精进行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补肾养血的功效。适用于由于肾阳虚而出现月经减少或点滴不净、经色淡红、暗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痛、尿频、脉沉迟等症状。

石门穴,经常按摩能够调经止痛

很多女性从月经来潮后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月经疾病。无论是痛经还是月经不调都会对女性的生活产生影响。女性出现月经性疾病往往都是因为任冲二脉有问题,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将任冲二脉调理好,就能够调经止痛,按摩石门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有很多女性都将“来月经”称为“倒霉”,因为在月经期间会出现很多经期问题,尤其是痛经,在女性中间更是常见,有些女性甚至因为痛经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痛的死去活来,渐渐地对月经产生恐惧。越是这样就越难克服痛经问题,也就成了恶性循环。

其实,痛经并没有这么可怕,我们只要找准方法就能够克服这个问题。中医上讲“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出现了痛经现象,说明你的身体“阻塞”了,而任冲二脉主管着女性月经的调理问题,只要我们保证任冲二脉的畅通,就能够缓解痛经,甚至根治痛经。

有些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突然停止或月经淋漓不止的现象,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闭经和崩漏,其实都是任冲二脉的失调导致的,只要及时地进行调理就能够对症状加以控制。年轻的女性可能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在意,岂不知,这种现象持续久了就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导致不孕。

任冲二脉不但主月经,还和生殖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只有当任冲二脉的气血旺盛时,血才能下注胞宫,泻出为月经,妊娠时滋养胚胎。而如果我们的任冲二脉的气血不足或通行不利,就很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绝经、崩漏、不孕等疾病。由此可见,任冲二脉的调理是治疗月经病的首要任务。那究竟如何调理任冲二脉呢?

我们的任脉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石门穴。这个穴位是任脉上的重要关卡,它能够将任脉经过的寒湿之气阻挡下来,让温热的水气上行。这样,任脉的气血就会畅通,不会出现血瘀气滞的现象。任冲二脉是相通的,任脉能够濡养胞宫,进而促进冲脉的畅通。

按摩石门穴就能够调理任冲二脉。

1.按摩选穴。石门穴位于我们身体的下腹部,在任脉的上方,肚脐的下方2寸处。可以将我们右手的中指弯曲,用第二个指节在肚脐下量出2个指节的长度来,这个位置就是石门穴。

2.按摩步骤。将右手的手掌横放在石门穴上,左手叠放在右手手背上,向下推至毛际处,反复推按几次至小腹温热即可。

3.按摩功效。按摩石门穴能够促进任冲二脉气血的畅通,从而温暖胞宫,改善女性出现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补肾作用。

《红楼梦 第七十二回》中写道王熙凤生病时的症状:“自从上个月行经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王熙凤就是因为终日操劳过度而引起肝肾亏损,导致任冲二脉失调而造成了崩漏,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可是王熙凤当时讳疾忌医,最终因此而死。

其实,通过这个例子也能说明如果对经期所出现异常不加以重视,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要爱护自己的任冲二脉,做好必要的保健工作。尤其是当代女性,生活节奏很快,压力也很大,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导致经期出现异常。可能现在的女性没有时间将自己的饮食安排好;没有时间去做个体检;没有时间去因为一些所谓的“小病”看医生。那么,就将看电视广告的时间利用起来;将玩手机的时间利用起来;将看电影的时间利用起来;将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间利用起来。按摩自己的石门穴,让经期疾病不再找上你。

“推心置腹”、按揉膻中能够打通姑娘的任脉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任脉对于女性来说的重要性和打通任脉的方法,那么现在,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推心置腹”打通任脉的办法。

我们经常会用“推心置腹”来形容真心待人,而在对待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的身体的时候,也要有“推心置腹”的态度。推心置腹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双手交叠,从膻中穴开始一直推倒小腹。这个路线刚好是任脉的位置,经常推按能够防止任脉气血瘀滞,对于提神保健有很好的功效。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写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也就是说,如果气血瘀滞就要活血化瘀,使其通达,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坚硬的地方要软化,凝结的地方要疏散,滞留的地方要疏通。如果任脉气血瘀滞,我们就要“推心置腹”疏通血气,给任脉一个打通的助力。

膻中也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对于促进任脉气血畅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黄帝内经·灵柩·海论》中提到:“膻中者,为气之海。”也就是说膻中是任脉中生气的海洋。在《黄帝内经·灵柩·胀论》中也提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意思就是膻中是心的外围,保护着心。由此可见,膻中是人体的汇气之穴,具有保养精气、护卫心主的功效,如果膻中出现了问题,膻中穴就会出现压痛感。

膻中穴也是心包经的募穴,心包经之中的气血在输送的过程中就会经过膻中穴。膻中穴是心的使者,掌管着人的情绪变化。由此可见,膻中穴行气畅通是维持人情绪正常的根本。按揉膻中穴也能够打通任脉。

1.按揉选穴。膻中穴在两个乳头之间,处于正中线上。

2.按揉步骤。用大拇指点揉膻中穴,力度要轻。

3.按摩功效。按揉膻中穴能够调节气机,对于经常出现胸闷、抑郁的女性来说是非常好的。青春期的女性如果出现了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状况,可以通过按揉膻中穴来提神宁心。除此之外,膻中穴对于女性经常出现心悸、呼吸不畅、咳嗽、支气管炎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也可以选择擦法、推法或针灸法来打通膻中穴。

1.擦法:用拇指或手掌的大鱼际在两乳头之间由上向下按擦,即可,持续5~10分钟。

2.推法:用两只手的掌面从膻中穴沿胸肋向身体的两侧推至侧腰部,反复推20次左右。

3.温灸法:用扶阳罐温灸3~5分钟即可。适用于有寒症或是产后缺乳的女性,通过罐体磁场和红外刺激膻中穴能够起到宽胸理气、活络通络、清肺止咳等功效。

这些方法可以任选其一,但是,中医的按摩和针灸法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要长期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很难看到效果。

急于求成也是不可以的。这些按摩的方法所花费的时间都不是很长,重在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保健我们的身体,提升我们的精气神。可能有些女性在以前有月经不调、情绪不稳的症状,经过一两个月的按摩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月经正常了,情绪稳定了,也不是不可能的。爱护自己的身体,维持自己的良好情绪,从膻中穴和“推心置腹”开始。

补气养血,保护周全能够祛除经期头痛

很多女性会在经期或经前、经后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心悸少寐、精神疲乏等症状,有时候,月经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可是症状还是没有消失或减轻,这就是医学上所讲的行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