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道无形:121种内外保养法
21208500000009

第9章 学会用中药应对衰老——越活越年轻的用药方法(1)

人的生、长、壮、老、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奢望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合理的保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衰老的进程。这其中,中药可谓是功不可没。只要我们合理运用中药来滋养身体,减慢衰老的进程自然不是梦。

1.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补中健脾,补益肺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益气养血,补肾助阳等功效。

人参又名人衔、土精、神草,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因其酷似人形,因而在民间就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神话。

相传,在古时候深秋的某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猎物。正当他们准备把猎物带下山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没办法,兄弟俩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在山洞里靠打来的猎物和洞里一些野生植物来充饥。这天,他们发现一种外形酷似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当水果吃。不久,兄弟俩发觉,吃了这种东西浑身有力气。转眼春天到了,冰雪消融,他们才下山回家。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什么神奇的东西。他们向乡亲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把从山上带回来的东西给大家看。大家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一位老人笑着说:“我看它长得像人,你们兄弟俩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后来,传来传去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中医里讲,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补中健脾,补益肺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益气养血,补肾助阳等功效。可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症;脾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虚气短,咳嗽,喘促;体虚多汗,气虚津伤口渴,消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血虚萎黄,肾虚阳痿和各种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神农本草经》中将人参列为上品,称其“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食疗方

1.由工作压力、精神紧张造成的心律失常,可嚼服人参片3克,每天1~2次。1个月即可见效,十分管用。这个法子还能缓解心绞痛。

2.将黄芪30克、人参5克切成薄片,加冷水浸泡30分钟,后用沙锅小火煎取浓汁,去渣,一二次煎液合并,加入100克淘洗干净的粳米,再加水至适量,熬煮成粥后加入少许白糖即可食用。此粥具有补气健脾,延年益寿之功效,适用于五脏虚衰、年老体弱、食欲不振、心慌气短等身体虚弱者食用。

3.用人参、枸杞子、熟地黄加酒、冰糖浸泡而成的人参枸杞酒,也有大补元气,安神固气,滋肝明目之功效。

4.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性欲低下、阳痿、畏寒肢冷、腰酸腿软者,可将人参2克、茶叶3克,加水入500毫升煎汤,每天代茶频饮,直至冲淡为止。

5.病后体虚气弱、脾虚食少、疲倦自汗、泻泄者,可用莲子(去心)10枚、人参10克放入碗内,加适量清水浸泡片刻后,放入冰糖,一起隔水蒸1小时。喝汤吃莲肉。人参可使用3次,最后连人参一同吃下。

外用方

1.取鲜人参切成薄片,晚间洗脸后,贴于易生皱纹处,20分钟后揭下。此法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脸部皱纹,使脸部肌肤更加细腻、白暂。

2.将白人参50克,置于锅内加水煮45分钟,凉后使用。长期用此水洗脸,不但可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色素生成,消除或减轻黄褐斑,而且对治疗痤疮也有一定效果。

温馨提示:

虽然人参是进补佳品,但是并非人人适宜,因此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1.肝火旺盛,心火上炎,肺火郁闭等,常表现为头昏、烦躁、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等,不宜服用人参。

2.服用人参后不宜吃萝卜、喝浓茶,还需注意避免饮用酒精饮料或食用辛辣食物,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

3.患有外感病的人,如感冒、急性肝炎、肺炎者以及消化不良者应忌食人参。

4.用人参进补时,服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胸皖胀闷,食欲减退。若出现这些情况时,可吃一些生萝卜或饮服茶汁。

2.何首乌——养血益肝,固精益肾

(何首乌味甘而苦,且涩,性微温。有养阴血、补肝肾,还有润肠通便、解毒截症之效。可用于肝肾阴亏,发须早白等症。

何首乌又名首乌、赤敛、地精、小独根等,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是著名的补肝肾、乌须发的药物。

关于何首乌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奇异的故事。何首乌本名“交藤”,因有个叫何首乌的人久服此药长寿而得名。

唐朝顺州有个姓何名田儿的人,他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到了50多岁的时候还没有成家。于是他想上山学道,了此残生。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野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

何田儿看到此情此景,非常惊讶。后来,他就连根拔起带到山下。他问了很多人,可是谁也不晓得这是什么植物。后来有一位山老忽然走来,何田儿出示询问。山老回答道:“你既然年老无子,此二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实在奇异,这恐怕是天赐的神药吧,你何不服用试试呢?”

于是,何田儿便将其根捣为细末以酒送服。连服数月后感到身体很强健,一年后所得的病完全痊愈,花白的头发也变黑了。后来成家立业,生子数个。又与其子延秀服用,活到160岁。延秀生子首乌,首乌又服此药,也寿达130岁,头发仍是乌黑。首乌将此药传与乡邻,乡邻亦得长寿。从此,人们将此药命名为“何首乌”。

何首乌味甘而苦,且涩,性微温。有养阴血、补肝肾,还有润肠通便、解毒截症之效。可用于肝肾阴亏,发须早白等症。《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湿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食疗方

1.将何首乌30克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之后,用首乌汁同大枣5枚以及适量的粳米和冰糖煮粥食用即可。连服5~7天后停服5天可再服。此粥益肾抗衰、养肝补血,适用于阴血亏损、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等患者食用。

2.对于肝肾虚损、精血不足、未老先衰的人,可取何首乌、桑寄生各10克,鸡蛋2个,一同放入沙锅内,煮至鸡蛋熟,捞出去掉蛋壳,然后将鸡蛋放进锅内,加入适量盐稍煮片刻,盛入碗中即成。经常食用,可补精血、治须发早白。

3.将何首乌150克洗净,切成块,生地黄150克洗净后切成片,待晾干水气同下入酒坛中,再将白酒倒入酒坛内,搅匀后封坛浸泡。每隔3日搅拌一次,约15天之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饮用。每天饮用一次,每次lO毫升。此酒可补肝益肾,养血补阴,适用于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神经衰弱等病症。无病少量常服,亦可强身益寿。

4.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取何首乌25克,水煎去渣代茶饮;或每次取何首乌100克煮熟去皮,长期食用。

5.将何首乌15克,山楂12克入锅内煎汤,加少量糖,水沸50分钟后,取汤温服。两者同用可补肝肾,降血脂,降血压。

6.长期坐办公室,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女性朋友,皮肤感到非常干燥,影响容颜。我们可将适量的何首乌、绿茶、泽泻、丹参加水共煎,去渣饮用。每天l剂,坚持饮用不但能美容护肤,而且还有降脂、减肥的功效。

外用方

何首乌著名的功效是可乌黑发丝,滋养发根,促进细胞生长,也可解决与头发相关的问题,如不明原因掉发或少年白发。我们可到中药店买来何首乌,磨碎后,取适量与温水混合作洗发护发之用,长期使用可让头发乌黑亮丽,散发光泽。

温馨提示:

1.在服用何首乌时,不得同时服食各种动物血、无鳞鱼、葱、蒜、萝卜、猪肉、羊肉。

2.何首乌在煎药时忌用铁器,以免影响药效。

3.外感风寒及脾虚泄泻湿痰较重者不宜服用。

4.有的人服用何首乌后会出现过憋气、心慌、上腹部隐痛、身有发痒红疹、急性肝损害等症状,因此在食用时应注意。

3.黄芪——调和脾胃,润肺生津

(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而著称,其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润肺生津、利水消肿、抗老防衰的功效。适用于充气不足、脾胃虚肠、自汗盗汗、退肿排毒、痈疽不溃等病症。

黄芪又名棉芪、绵芪、绵黄芪、棉黄等,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是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

关于黄芪的来历,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精于针灸之术,为人谦和厚道,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献身。因为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其“黄耆”。老人去世后,墓旁长出一种味甜的草药。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将这种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

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而著称,其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润肺生津、利水消肿、抗老防衰的功效。适用于充气不足、脾胃虚肠、自汗盗汗、退肿排毒、痈疽不溃等病症。

食疗方

1.平时我们在感到疲惫不堪,力不从心的时候,可以用黄芪5~10克,泡水10~20分钟,代茶饮用,有很好的补气作用。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2.生黄芪120克,煎汤,去渣留汤,再下糯米50克,煮至米熟即可。此粥不仅有补益之效,且有平喘消肿之功,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均有益处。

3.将人参5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加工成片,清水浸泡40分钟后,放沙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火浸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再加水煎开后取汁,分别用粳米50克煮成粥,加入白糖,趁热食用。此粥可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适用于五脏虚衰,久病虚弱,食欲不振,未老先衰的人食用。

4.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的人,取黄芪30克、红枣5枚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1条处理干净。起油锅放入鳝鱼、姜丝、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后调味即可。饮汤吃鳝鱼肉。经常食用可补气养血、健美容颜。

5.将黄芪15克,玉竹10克,当归6克分别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滚后,改用小火煮10分钟后即可饮用。经常饮用可减少脸部皱纹产生,抵抗皮肤衰老,使脸部皮肤变得更加光滑细腻。

外用方

1.取适量黄芪粉加水调和成面膜,敷面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即可。坚持使用可营养肌肤,防止细纹,提升皮肤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嫩肤美白,使皮肤健康有光泽,同时对去除黑头白头均有很好的效果。

2.取黄芪、黄连、西洋参、海蛤壳各1克,捣碎研末后混合在一起,加入一茶匙蛋清搅拌再加入适量的软水制作成面膜。使用时,用面膜刷将面膜均匀地涂抹在皮肤上,30分钟后用温湿的敷巾将其擦掉即可。此款面膜每月使用一次,长期使用可抵抗皮肤的衰老,使你的皮肤显得更加水嫩,饱满。

3.将适量生黄芪粉、当归粉、白茯苓粉混合调和蜂蜜或蛋清,敷面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长期使用不但能美白祛斑,而且还可延缓皮肤的衰老。

温馨提示:

黄芪为温性补品,因此对于热证,如发烧、咯血、热毒、气滞、便秘等阳亢症候的人都不宜服用黄芪。另外,在治疗慢性肝炎时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影响转氨酶下降。

4.三七——止血化淤,活血定痛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止血化淤,补虚,活血定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

三七又名田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三七的干燥根。三七是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并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之称。

关于三七,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兄弟俩,哥哥以行医看病且种植药材为生,弟弟则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一天,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七窍出血。哥哥得知后,急忙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煎汤给弟弟服下。弟弟连服几剂后,病就痊愈了。他问哥哥用的什么药,哥哥告诉它是祖传的止血草药。后来他向哥哥要了这种草药的种子并种在自家的园子里,一年后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邻村有一家财主的女儿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弟弟听说后,就把种在自家园子里的那棵草药挖出来,给财主的女儿煎汤喝了。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财主一怒之下将弟弟告到县官那里。

哥哥得知后,急忙前去申诉,告诉县官,这并不是弟弟的过错,弟弟给财主女儿用的确实是止血草药熬的汤,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弟弟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

后来这件事广为流传,人们也知道了这种草药的采挖时间。后来,人们就给这种草药起名叫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止血化淤,活血定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三七若配伍益气摄血得龙眼肉、黄芪、枸杞、花生、大枣等可治疗气不摄血诸证;配伍活血祛淤之品玄胡等可祛癌止痛;配伍冬虫夏草、母鸡等补益之品,可强壮补虚,是病后的最佳补品。

食疗方

1.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可取适量的三七粉或三七花直接泡水喝,长期饮用即可达到养颜抗衰老的效果。

2.将三七花3克,青果5克,盛入瓷杯中,冲入沸水,泡至微冷时,可代茶饮。每天按此比例泡三次饮用。经常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急性咽喉炎。

3.跌打损伤,淤滞肿痛的人,可用三七粉10克与螃蟹用文火炖,待蟹肉炖熟时,药汤与蟹肉同食。可清热散血,舒筋活血。

4.如刀斧枪弹外伤的急性出血或渗血,以三七粉末敷伤口,有止痛止血效果。

5.将三七主根100克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后与适量的鸡肉或排骨用文火炖1~2小时食用。有益气养血、滋阳强壮的作用,可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等。

6.将乌鸡800克处理干净,与三七15克、红枣10颗以及生姜2片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加盖隔水约炖3小时,以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本汤可化淤镇痛、止血生肌,对妇女产后伤口愈合有很好的疗效。

外用方

三七不但有食疗功效,而且还具有葆青春、抗衰老、消除和减少皮肤皱纹及老年斑等功效。尤其适用于女性的美容、护肤,是女性最天然的良好美容护肤养颜产品。

1.将适量的三七粉蜂蜜调和成糊状,直接敷面20分钟,具有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用。长期敷面可使皮肤光洁、细嫩。如果在敷面期间,再用蜂蜜水内服三七粉则效果更佳。

2.脸上或其他部位的皮肤不慎受伤留下疤痕,可用适量的醋和三七粉调匀外敷,长期使用可使疤痕软化、消失;如果是面部毛孔粗大、皮肤粗糙,可用纱布蘸醋轻轻按压皮肤,日久也会令皮肤光滑细嫩。

3.取三七粉5~10克,用水、蛋清或牛奶调和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20~30分钟后用温水洗掉即可。坚持使用可去除面部皮肤瑕疵,焕发皮肤神采。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