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天道的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来激励世人奋斗不止。古往今来,学子们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而悬梁刺股,荧囊映雪;英雄豪杰为了抵御外辱、捍卫国家而视死如归、血洒疆场;仁人志士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求太平而孜孜追求、奋斗不已......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才历代延续。
墨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和上面“君子终日乾乾”、“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同样的道理。即使如理论家孔子,也十分赞赏“刚毅自强”,孟子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从反面说一个人即使有天纵奇才,自暴自弃也不能成就大事业。自强不息,已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内心。
古人有诗说:“眼前多少困难事,自古男儿当自强。”纵观历史长河,自强是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特点,自强给了司马迁含垢忍辱、发奋著书的坚忍;给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给了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爱国激情......
自强不息,和时代与环境无关,而是在追求真理的漫漫长途之上,在人生的曲折坎坷之中,永不言放弃的进取奋斗精神。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他就是凭借着自强和自立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人生路上布满了荆棘坎坷,可他用自己坚定执着的自强精神,硬是走出了一片光辉灿烂。生活所压在他肩上的无法承受之重,他凭借着无畏的勇气承担了起来,在家里每天要洗衣做饭,在学校要做些小生意挣钱,又不能耽误自己的学业,他承担着本不是自己这个年龄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退缩,生活的艰辛,别人的嘲讽,反而激起了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继续奋斗的勇气。
纯朴的洪战辉就这样坚忍而平静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豪情壮志,但是就在他给妹妹换尿布、为父亲穿衣服的生活琐碎中,我们看到了细小平常的坚忍、无言的自强不息。命运将洪战辉推进了贫困与苦难挖掘的黑暗枯井,这不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应该承受的重负,然而洪战辉却用他稚嫩的肩膀和自强的信念肩负起了这一切。
在社会逐渐被冷漠、享受所侵蚀的今天,洪战辉对妹妹的养育和关爱、在苦难中的自强不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善良的温暖、奋斗的力量。
自强不息需要有坚定的毅力,而在坚持和放弃,常常只是一念之差。洪战辉选择了自强也就选择了对命运长久的抗争、选择了坚忍的面对生活。在社会各界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时,他说“接受捐款,会让我失去自立”,质朴的话将自强不息解说的如此透彻。别人的援助和捐赠也许能解决自己的一时之难,然而漫长的一生道路,谁知道下一次会出现什么样的苦难,谁也不可能在别人的帮助庇护下度过,而应该自己去面对生活的风雨、命运的挑战。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人们都和洪战辉一样,小小年纪就肩负起生活的重担,担负那些这个年龄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承担苦难重负的人越少,社会的文明和富足程度就越高。我们学习的应该是他自强自立的坚忍精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坎坷,而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只有不抱怨、不放弃、坚忍不拔的自强精神。
当然,我们生活中的苦难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平淡中,自强也并不是非得身处困境时才会出现。作为一个人,我们要担负的责任很多,比如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都需要我们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够承担得起。然而我们都比洪战辉幸运,毕竟我们生活的环境不需要我们付出那样艰苦卓绝的艰辛,但我们应该能够从他身上学到我们自身所缺少的。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含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不是亲人给与的物质帮助,也不是金钱的支撑,而是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智慧,是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常言道“靠天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当我们跌落进苦难的枯井里,应该做的不是痛苦等待,而应该设法自救,用自强抗拒的生活的艰难险阻。
自强不息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黄帝教民养蚕,制作舟车;炎帝斫木为耒耜,课民以农桑;尧帝设官定历,率民战胜旱灾;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布九州五湖,最终治服了水患。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我们的人民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成果,使得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先辈们致力于社会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然而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更需要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我们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伟大的复兴。
持中守常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修身》)
凡是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举止于身体的,是无比的谦恭;谈说于嘴上的,是无比的雅驯。如果上述的种品行能畅达于四肢和肌肤,直到白发秃顶之时仍不肯舍弃,大概只有圣人吧!
墨家十分注重言行上的修炼,在具体的修身过程中,墨子主张持之以恒,反对一曝十寒,而保证持之以恒得以坚持的条件就是适中的原则。墨子认为君子贤士修身,内心需要有仁爱但不能随意施舍;行为举止要应该谦恭但不能过分驯顺,因为一旦过分了就难以持久。即使是好心善意也应该适度,所谓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心有常爱,行有常谦,言有常雅,才是修身所要达到的境界。
墨家修身所讲的“持中守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做到“持中”,就是适度的原则。
在我国古代的思想中,和谐适度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儒家讲修身,主张适度控制欲望,将人欲引向道德仁义的约束中;道家讲养性,追求自然之道,和无欲的逍遥境界;佛家对人的欲望更是深恶痛绝,主张清心寡欲。这种种所谓的“欲”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需求,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先说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带领弟子到鲁国的祠庙进行祭祀,看到有一个容器歪歪斜斜地放在几案上,这是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容器。子路于是就问孔子这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
子路又问:“既然是用来警戒人言行的,它为什么是歪斜的呢?”孔子停了一下对子路说:“你往里面倒水看看就知道了。”子路听后,便好奇地把欹器摆在一个果盘里,慢慢地向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了盘子中;子路有接着往里灌水,不一会,水灌满了,而欹器却翻倒了;等里面的水流光了之后,它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孔子说,明白了吧,没有水会倾斜;水满了它就要倒,;只有刚好合适的时候,它才会端正的竖立。做人也是如此,要中庸,过犹不及。
在哲学上也有关于适度原则的范畴,这就是质变与量变。当量的发展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很困难,任何事情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然而人们却很难恰到好处的把握这个度,因而常常得到和现实相差很远甚至产生相反的结果。
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例子,适度的运动可以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预防、消除疲劳,然而如果无视自己具体情况而过分加大自己的运动量,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饮食也是如此,食物在怎么色香俱全,也应该根据肠胃的承受能力来进食,否则就会伤及脾胃。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适度原则也应该成为人们言谈举止的规范。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应该谦恭,这是对人对己的尊重,但如果超过了“度”,就会变成奴颜婢膝;我们和人交谈,应该学会赞扬别人的优点,但如果不考虑适度的原则,就变成了阿谀奉承。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适度原则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原则。
在我们的工作和事业的奋斗上,在我们道德情感的修身养性上,同样也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猴子种葡萄的例子就是不懂得掌握适度原则而一无所成的典型例子:
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向园丁请教。
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只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
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原来葡萄需要肥料。只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
猴于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是因为葡萄秧苗害怕寒冷。这次我一定要着意保护,使它免受风霜!”次年春天,猴子种上一株葡萄秧,而且学着园丁对葡萄秧越冬的管理技术,用稻草把葡萄秧包得结结实实的埋在地下,不几天葡萄秧就闷死了。
我们都知道,浇水、施肥是葡萄生长所必须的条件,猴子虽然认识到水分、肥料乃葡萄秧生长之必需,却没能掌握适度的原则,因而使得葡萄秧因为水分过剩、营养过旺而死亡。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个故事就生动的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事物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界限发生变化,才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只有在“度”允许的范围内改变,才会只不断促进事物发展。
其次要做到守常,就是持之以恒。
荀子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就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够取得成功。持之以恒是古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总结,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荆的就是这个道理。
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的用行动贯彻下去,就一定能够跑到重点。人的聪慧程度可能有高下之分,但坚持的精神往往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兔子虽然跑的快,然而他不能坚持到终点,因而输给了坚持到底的乌龟。很多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获胜者,往往也不是那些跑步速度快的人,反而是那些能够坚持的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我们能看到具体后果的体育运动上是如此,在没有具体体现的事业和人生中,持之以恒也往往是我们能够最终实现梦想和目标的支撑。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大师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健壮的青年,一个笨拙、一个机巧。两个人在同一块地上挖井找水。工作了一天之后,井挖了很深但并没有出现有水的迹象。
第二天,笨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机巧者则换了个地方重新开始挖,两个人仍旧没有挖到水。
第三天,笨拙者依旧在原地挖,而机巧者又换了一个地方。
就这样,笨拙者的荆乐挖越深,而技巧者一直在不断的更换挖井的地点,最终,笨拙者挖到了甘甜的井水,而机巧者劳而无得。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告诫我们做人应该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那些三心二意、不能坚持的人注定将一事无成。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断”,速度慢但还是在不断地前进,而断就是中止就是停步不前、半途而废,一个人即使是飞毛腿,如果他不迈步前进停留在原地不动的话,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终点。任何人的禀赋不一,但只要又持之以恒的信念和行动,也一样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恒心和毅力、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因为持之以恒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意思就是能够战胜挫折。很多人做不到坚持到底,不是因为个人没有你能力,而是在困难挫折面前退缩不前了。因而坚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意志。
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谈迁,家里十分贫穷,买不起书籍,为了完成自己的著作《国榷》,他常常四处求人借书来抄,甚至为了得到一点材料,冒雨走了100多里路。
经过27年的不懈奋斗,他六易其稿,终于写成了《国榷》这部500万字历史巨著。然而命运多舛,在一天夜里,一个小偷将这部书稿偷走了,56岁的谈迁伤心欲绝,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人认为他将一蹶不振。
然而谈迁并没有被不幸击倒,没过几天,他又开始重新写作。历经了10年的艰辛之后,又一部《国榷》诞生了,甚至比上一部更加完备详实。
这时的谈迁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但他高兴地对人说:“虽死而瞑目矣。”
这就是持之以恒最好的解说,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如别人,聪慧可以不如别人,但只要又了持之以恒的精神,用行动为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取得成就。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要知道,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我们要想消除这段距离,就必须坚持不懈的付出行动,如果不肯迈步向前或者半途而废,那么将永远无法到达理想。
两千年前的墨者们就是用持中守常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因而成就了墨家“世之显学”的地位。在各种条件都便利于古代的今天,我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得很小,小到我们只要迈出步子坚持走就能够到达。那么还在犹豫什么?只要把持中守常付诸行动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慎交择友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修身》)
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说能够成为朋友的人往往是相似的人,他们在价值观上有相同的取向,在言谈举止上有相同的准则,甚至在个人的爱好习惯上也有着相似之处。甚至于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人,从他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看出来。
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认为朋友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损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直、体谅、博学的朋友对于我们的人生十分有益;而乖戾、奸佞的朋友则会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对我们道德修养有所损害,因而应该选择那些品行高尚的人做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