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李老师正在给中医大学的同学们讲授内科病症——半身不遂。
首先,李老师讲了半身不遂的概念,说:“半身不遂是中医中风病的一种症状表现,根据病因和病变部位不同而有单侧上肢活动不便、单侧下肢活动不便、或者单侧上下肢都活动不便的不同。”接着,李老师又说:“一般来说,半身不遂是风中经络或风中腑脏(注:中风的两种类型)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留下的后遗症。它可以同时伴有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然后,他又说:“这种病症通常一时难以恢复,必须抓紧时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否则,如果病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就可能造成终身难愈”。最后,李老师又说:“同学们可以根据你对周围病人的了解,谈谈自己对本病的看法。”于是,有个同学大胆站起来,讲了他奶奶的故事:“我奶奶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吃过饭后,突然不能说话了,再看看她的右侧胳膊和大腿也都动不了了,这个突发事件把我们全家人都吓坏了,我爸爸赶紧给急救中心打电话,很快他们就派来了救护车把我奶奶拉走了。第二天我们到医院看奶奶时,发现她的病情还跟头天晚上一样没什么变化。听医生说我奶奶得了‘脑梗塞’,并说这种病很常见,容易受寒冷和饮食不当的诱发,一般病变周期很长,需要坚持治疗和功能锻炼。现在看这个病还真像医生说得那样是个慢性的过程,马上又要到冬天了,我奶奶的身体活动仍然不太利索,不过她老人家还在天天坚持扎针灸和刻苦锻炼!”第二个同学站起来又讲了他爸爸的故事。“我爸今年刚刚得过‘腔隙性脑梗塞’,他最初只感觉手麻木,手里拿着的玻璃杯子突然掉地上摔碎了,后来觉得左侧身体发紧不舒服,就立刻上了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在医院进行了输液治疗,虽然当天晚上出现了上肢活动不灵活的症状,但是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治疗后,完全康复出院了,医生说我爸好得这么快可能跟他身体素质好、治疗及时合理有关”。
(成语出处)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成语释义)
半身不遂,遂:通“随”,顺从。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
(养生道理)
上述故事中,两个同学讲的例子很典型,不仅指出了半身不遂的发生可能与天气的突然变化、饮食不当(如饮酒、过食辛辣等)有关,而且还和情绪波动、生气发怒关系密切。所以希望大家平时要注意饮食养生、衣饰养生、起居养生、情志养生等,这叫“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
其次,两个病例还说明,一旦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就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检查和治疗,这就是“有病早治”,早期发现并早期、及时、合理地治疗对本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个同学讲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半身不遂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手脚感觉略迟钝,特别是有手中拿着的东西突然掉落的典型,第二个同学的爸爸快速治愈的事例,从事实上证明了“有病早治”的重要意义。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既有中西药物疗法,又有以针刺艾灸为主的针灸疗法,还有放血疗法、拔罐疗法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选用,单独或综合治疗均可。
此外,以上两个病例还说明,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还和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这叫“效症相关”,体质好的人治疗效果就好,体质弱的人治疗效果就差,所以平时的运动等多种养生效果,决定了病后治疗效果的好坏。
同时,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依病养生”,注意在治病的同时对身体进行调养,这对半身不遂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要注意疾病的发展趋势,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和养生保健,有利于阻滞病情的发展,这叫“已病防变”。半身不遂如果治疗不恰当、不及时很容易进一步恶化,或见肢体僵硬而难于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或见肢体痿软失去其恢复正常功能的机会。
因此,对于半身不遂的病人,“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以及“依病养生”四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于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