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成语淘宝话健康
21135000000048

第48章 唇亡齿寒——唇齿脾肾关系;唇齿养生法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需要派兵灭掉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晋献公召集手下的大臣,问: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大夫荀息建议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给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茅塞顿开的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不出所料,虞国国君见到这些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成语出处)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

(成语释义)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养生道理)

上述故事不仅说明了唇和齿在位置上的邻居关系,而且说明其在作用和功能上密切相关。从表面上看:唇位于齿外,具有保护牙齿的作用,如果有外力侵袭,首先有口唇为牙齿挡驾,宁肯自己血肉模糊,也要舍身相迎,为了牙齿兄弟表现出英勇的献身精神。如果从深层次看:二者依然密切相关。

中医说:唇,与脾亲如母子,心心相连,口唇饱满是脾胃功能健全的表现;唇病多为内在的脾发生功能异常所致,如唇炎、唇疮就可能是脾胃有火造成的,用中药泻黄散就可以治疗。

中医理论还认为,齿,与肾脏关系密切,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意思是,肾主管骨,骨代谢方面的事情与肾的功能有关,肾气旺盛则骨健壮,肾气不足就会出现骨质疏松、脆弱易折,由于齿是骨的末梢,所以齿的强弱也和肾的强弱有关。(《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了人在生长衰老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齿的生长、强壮、脱落与肾气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论)):“女子七岁,肾气盛,发更齿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身体皆极。则齿发去。”意思就是说女孩子七岁开始,肾气逐渐强盛,标识着发育逐渐开始,外在表现是换牙;二十一岁时牙齿强健达到巅峰状态,随后,伴随着肾气的逐步虚弱,导致了_牙齿的松动和脱落。而男孩子发育略迟,常在八岁时换牙,二十四岁时成为棒小伙,骨质坚硬,牙齿坚固,四十岁后随着肾气的衰弱,牙齿也逐渐松动起来,而到了六十四岁时,头发和牙齿都开始脱落。以上说明了小孩长牙是身体脏器发育的表现,而老年人掉牙则是脏器衰弱,特别是肾虚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医养生中有强肾固齿的说法,气功中也有补肾固齿、纳气强身健体习练之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肾为先天之本,肾所拥有的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遗传而来的先天积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根本,同时也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坚强后盾;而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补充先天之精的源泉,也就是说脾是营养的发源地,脾的功能健全,营养来源就有保障,能够滋养身体各部,包括唇的健美以及齿和骨的生长,可见不仅唇对牙齿具有外在的保护作用,而且从其内在相关脏器关系上来看,与唇亲如母子的脾也具有营养、维护牙齿健康的重要作用。唇亡则齿寒,失去唇的保护,牙齿直接暴露容易造成齿寒,临床上有牙齿过敏,怕冷,遇风寒加重的病例,这和一些人喜欢张口开唇的习惯有关,这些病人还可以出现腰酸腰痛、手脚怕冷等症状,意味着病人有内在肾脏阳气不足的现象,治疗上常多兼用补肾温阳的中药获得很好的疗效。另外,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牙痛的病人,老百姓都知道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了命,牙痛是上火造成的,这部分病人经常容易着急上火,除表现为牙痛外,还多兼见口唇内部不同部位口疮的发生,老中医喜欢开的一张处方叫做“清胃散”,就是针对与脾相表里的胃火所组成的中药处方。

“唇亡齿寒”提示我们在养生时,要注意保护脾胃,进行饮食养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补肾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