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北宋著名政治家及文学家范仲淹在其著名的作品《岳阳楼记》中,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不朽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该名言及文中美景的诞生源于下面一个故事。
范仲淹有一位好朋友名叫滕子京。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皇帝任命担任了岳州知州,为了保护文物,造福后代,滕先生于走马上任的第二年大兴土木,重修了当地的著名建筑岳阳楼(在今岳阳市)。
当重建完工,望着巍峨高耸、金碧辉煌、焕发了青春的岳阳楼时,滕先生兴奋之情难于言表,终于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决定邀请好友范仲淹一起登楼远眺,举杯畅饮、共赏美景,并且请范仲淹为岳阳楼写篇记述文章。
在一个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清晨,范仲淹与滕先生携手登上了晨光初照的岳阳楼。当他们逼望着空旷辽阔的远景,欣赏着画卷般的碧水青山,观看着水鸟成群的美丽景色时,一种登高望远,心胸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在阳光沐浴、清风吹拂、香烟缭绕、天籁古乐声中,两人酒逢知己,推杯换盏,心情特别舒畅,精神十分愉快,此时此刻,一切个人的荣辱得失都被置之脑后,只留下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超越时空、遨游神思之际,文学家范仲淹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写就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文,文中作者描绘了不同时令、不同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能欣赏到的不同美景,并借以抒情咏志,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恬淡胸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志向。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成语释义)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旷神怡指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养生道理)
在中医理论中,心,作为五脏之首,除具有人们通常所熟知的“主血脉”即心脏泵血,与血液循环有关外,它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心主神志,在志为喜”,意思是:心脏还具有调节精神状态的功能,与精神思维活动有关。只有心脏的结构正常,功能健全,才能保证它主管的精神活动的正常,换句话说就能使人感觉心情舒畅。实际上,从心的结构看,其外侧有心包包围,具有保护心脏免受外力损伤的作用,当心脏的结构、心脏的空间位置受到侵犯或功能发生异常,例如出现由于某种疾病造成胸腔积液,或者心包炎等导致心包积液时,就限制了心脏的活动空间——使心脏不再有足够空旷的空间时,就会造成心脏功能异常,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必然会影响心主神志,影响精神状态和情绪的正常活动,不能保证精神愉快——也就是说,没有“心旷”,就没有“神怡”。这种状况就象把一个人限制在一个只能容身的非常狭小的空间一样,没有足够的空间转身,所以也就感觉不舒服和郁闷了。可见,心旷和神怡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说,“心”、“神”既描述了作为人体五脏中心的“心”的心胸开阔的状况,也叙述了作为心脏功能之一的“神”的愉快的精神状态。心的功能在于主管精神活动。只有心的功能正常,其主管的精神状态才会变好。因此,在养生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的心脏功能,及其主管的良好的精神状态。针对这一关系,在养生时要充分保证心脏活动空间和正常的功能。既要养心、温心、宁心、活心,又要安神、宁神。注意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