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质蜂王,需预先准备好育种用的蜂群和各种工具,并且制定工作日程。
(第一节)种蜂群的选择
人工培育蜂王要和蜜蜂的良种繁育紧密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蜂群的生产力。培育蜂王的种群,包括提供幼虫或卵的母群以及培育雄蜂的父群,两者的选择标准和方法相同。主要是选择生产力高、经济性状好、形态特征比较一致的蜂群。
一、蜂群生产力的考察
蜂群生产力是指蜂群生产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的能力,可用年产量来衡量。主要测定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选择产量比全场平均产量高的蜂群作为预选蜂群。
1产蜜量
采取称量蜜脾重量的方法测定。就是在每次取蜜之前先称出蜜脾的重量,分离蜂蜜以后再称出空脾的重量,两者相减所得的差数就是蜂蜜的产量。要记录一群蜂的全年产量,同时减去饲喂的糖或蜜的数量。
2蜂王浆产量
每次取浆时,分别记录采收的数量。
二、经济性状的考察
蜂群的经济性状是指那些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1产育力
产育力是指蜂王产卵量和工蜂哺育力的总合,以封盖子数(有效产卵量)表示。从早春开始,每12天用方格网测量一次封盖子数。欧洲蜜蜂用5厘米×5厘米的方格网,中华蜜蜂用44厘米×44厘米的方格网,每一方格约含100个巢房。
2分蜂习性
分蜂习性是影响蜂群生产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性状。分蜂性弱的蜂群,容易保持强大的群势和稳定的生产活动。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不发生分蜂热(蜂群不造分蜂王台,没有怠工现象),能保持强大群势的为优等;采用了控制分蜂的措施以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活动的蜂群为中等;容易产生分蜂热又不好解除,群势和产量受到很大影响的蜂群是劣等。选择优等的,保留中等的,淘汰劣等的。
3抗病力
是指蜂群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或易感性。对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抵抗力,或感染后不加治疗能够自愈的为优等;对普遍发生的疾病或寄生虫,经感染后容易治愈的为中等;容易感染病虫害,并且不易治愈的为劣等。
4抗逆性
是指蜂群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御能力和适应性。例如越冬性、越夏性以及对其他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主要测定蜂群在特定条件下群势的下降和饲料的消耗量。
因为蜜蜂近亲繁殖会使其生活力迅速下降,蜂王是与多只雄蜂交配,所以要尽量多选择一些蜂群作种群。生产蜂场通过生产力和经济性状的考察,每年选择1/3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培育优质蜂王,更换不良蜂群的蜂王,就可以稳步提高蜂产品的产量。种蜂场和专门的育王场,还应进行品种鉴定,以保证蜂种的纯度。
种群必须具备蜂蜜、蜂王浆产量高,分蜂性弱,能维持强大群势,越冬或者越夏性能良好,没有病虫害,性情温顺以及其他一些优良性状。一般不用种群作哺育群,通常将种蜂王饲养在5框蜂左右的蜂群中,限制种蜂王的产卵量,延长其使用日期。
(第二节)哺育群的准备
哺育群的职责是哺育和护理王台幼虫,要想获得最佳效果,需要兼顾到许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哺育群的主要条件是健康无病、群势强壮、饲料充足。一般要求有4千克蜜蜂(16框蜂)以上,有8框以上子脾;有2~4框蜜脾和1~2框花粉脾。
有幼虫腐烂病、囊状幼虫病、蜂螨病等传染病的蜂群不能用来培育蜂王。染病蜂群的哺育力和生活力降低,而且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受大蜂螨、小蜂螨危害或者感染孢子虫,都能消耗寄主蜜蜂体内的蛋白质,使其舌腺、上颚腺等腺体发育受到抑制,分泌蜂王浆能力减弱,直接影响哺育的幼虫。哺育群哺育蜂王幼虫以后,时常还用它的蜜蜂和子脾组织交尾群,这样就更增加了传播疾病的危险。
大规模专业育王场,为充分发挥哺育群的哺育力和提高王台的接受率,以培育大量的优质蜂王,经常按使用的先后次序,将哺育群分为始工群、继工群和完成群,分别完成不同时期的哺育任务。
强壮的哺育群是培育优质蜂王的重要条件,最好在头一年秋季着手准备。秋初,主要流蜜期过去以后,抓紧进行越冬蜂的培育工作,给蜂群留足蜜粉饲料,进行奖励饲喂,促使蜂王产卵。最好能将蜂群转移到有丰富粉源和少量蜜源的地方,使其培育大量的营养良好、健壮的越冬蜂。在有秋季主要蜜源的地方,采取繁殖和取蜜两不误的方针,定期调整蜂巢,不使蜂王产卵受到限制。
专业育王场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培养强壮的哺育群。
一、利用补助蜂王产卵
初秋,为下一年准备哺育群,可以采用下述方法之一,组成暂时的双王群,培养强壮的越冬群:(1)从选定的蜂群提出2框正在羽化的封盖子脾,抖净蜜蜂,放入一个空继箱的中央,两侧各加1框蜜粉脾。在这个蜂群上加上一块双层铁纱隔板,然后将这个装备好的继箱放在铁纱隔板上,上盖纱盖和盖布,给予适当通气。两天后,巢脾上集聚了部分幼蜂时,直接放入1只产卵蜂王。1周后,用隔王板换下双层铁纱隔板,组成双王群。
(2)在选定的蜂群上加一隔王板,上铺一层纸,再上加一空继箱,将一有产卵蜂王的2~4框蜂的小群放入继箱内,上盖纱盖和盖布,使适当通气。几天后,蜜蜂将纸咬破,就组成了双王群。
到晚秋,蜂王产卵迅速下降或停止时,取出其中1只较差的蜂王,取下隔王板,把上下两蜂巢合并,成为强壮的蜂群。强群加继箱越冬,越冬安全,来年春季群势恢复、发展快。
二、春季组成暂时的双王群
春季利用两只蜂王产卵,经过20多天就可以发展成强群。做法有:(1)在开始培育蜂王时,从选定的哺育群提出蜂王和2~3框带蜂的幼虫脾,用加隔王板和纸的合并法,与一个中等群势的蜂群组成双王群;取出蜂王的蜂群,组成无王哺育群。20多天后,双王群发展强壮时,从中提出2~3框蜂和蜂王,将上下两个蜂巢合并,组成单王哺育群。
(2)采用同样的隔
王板铺纸合并法,把两个平箱群合并组成双王群,3周以后,再调整组成单王哺育群。
(第三节)育王时期的选择
大规模人工育王是连续进行的,从春末开始到秋季结束。
一般选择在蜂群更新了越冬蜂以后,群势发展到4千克蜂(16框蜂)以上,大部分蜂群已有雄蜂或者封盖的雄蜂子时,开始培育蜂王。北京地区可在5月开始,到8月底结束。长江中下游,育王季节可提早到3~4月开始,9月底结束。少量培育蜂王,宜选择在当地的分蜂季节,平均气温在20~25℃,有蜜粉源的时候。气温超过30℃时,采取遮阴、加强通风和喂水的措施,有助于蜂群维持蜂巢适宜的温湿度。
在培育蜂王时期,外界有中等流蜜最适宜,但是奖励饲喂是经常采用的措施。在大流蜜期,给蜂群保留适当的空脾,及时分离蜂蜜,同时密切注意花粉的供应情况。缺乏花粉时,补喂蛋白质饲料。注意蜂群中雄蜂的状况,可作为花粉供应情况的反映:(1)有雄蜂和雄蜂卵、幼虫和蛹,表示花粉供应充足;(2)有雄蜂、雄蜂卵和蛹,没有雄蜂幼虫,表示在2天前蜂群内几乎已无花粉;(3)没有雄蜂卵和幼虫,表示在过去7日内几乎采集不到花粉;(4)雄蜂被蜜蜂过早驱逐,表示花粉极度缺乏,已有半个月以上缺少花粉。
(第四节)培育蜂王的工具
本节介绍移虫育王使用的各种工具。关于移卵育王、饲养交尾群、诱入蜂王、邮寄蜂王等需要的各种工具设备,在有关章节中分别介绍。
一、移虫育王工具
移虫育王过去使用蜡碗,需要用蘸制蜡碗的模棒,现在使用塑料王台基代替蜡碗,效果也很好。
1蜡碗棒
为蘸制蜡碗的模型,是用质地致密的硬质木料旋成的圆木棒,长约100毫米,上端手柄较粗,直径13毫米;蘸蜡碗用的下端逐渐旋细,底端成球形,直径8~10毫米;距离端部12毫米处直径10毫米。中华蜜蜂培育蜂王使用的蜡碗棒,底端为球形,直径6~7毫米。
2熔蜡壶
是镀锌铁皮制的双层壶。使用时,将干净的蜂蜡放入熔蜡壶或者双重锅内,隔水加热,使蜂蜡熔化,蜡液温度保持在70℃左右。蜡液温度较低时,制出的蜡碗碗壁会太厚;温度过高时,碗壁太薄,不易从蜡碗棒上取下。假如要一次蘸制多个蜡碗,熔蜡用的双层锅可根据需要制成长方形的。
3蜡碗
是用蜂蜡制造的王台基。大量培育蜂王或者生产蜂王浆,需要成千上万个蜡碗,可以将十多根蜡碗棒排列成行,固定在一块木板上,一次可以同时蘸制几个到几十个蜡碗。
预先将蜡碗棒浸在冷水中半小时。使用时,抖去上面的水珠,伸入蜡液约10毫米,把蜡碗棒取出时,上面就黏附一层蜡,将下面多余的蜡液抖落,稍待冷却,再蘸一次,减少浸入深度,这样连续蘸2~3次,形成一个10毫米高,碗底厚、上口薄的小蜡碗。然后浸入冷水,使蜡碗冷却凝固,轻轻旋下。
4木碗座
它是与蜡碗配合使用的,其口径比蜡碗的外径稍大,约12毫米,内深8毫米。预先把蜡碗用熔蜡粘在木碗座内,再把它放入有圆孔的板条上,装在养王框上。
使用木碗座便于移动和分配封盖王台。也可以用铁片剪成的三角片代替,将蜡碗粘在三角片上,再粘到养王框的板条上。
5塑料王台基
近年来,人们多使用塑料王台基代替蜡碗。人工培育蜂王应采用单个的塑料王台,以便于成熟王台的分配,而在生产蜂王浆时,宜采用连在一起的塑料王台板条。
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制造的塑料王台被蜜蜂的接受率与蜡碗一样好。
6养王框
也叫育王框。外围尺寸和巢框相同,框梁的宽度可比巢框略窄,通常为15~20毫米。假如采用木碗座,框梁的宽度就得保持在25毫米。养王框内部装上3根板条,两端用钉子固定在养王框的两侧板上,可以转动。也可以把板条装在两侧板内侧的槽口内,可以随时取下。每根板条用融蜡粘上10~15个蜡碗或者塑料王台,之间相距15~25毫米。
7移虫针
金属移虫针用铜丝或者不锈钢丝制造,移虫针的一端具有一个扁薄圆滑的尖。带有弹簧推虫杆的移虫针,移虫速度快,不易损伤幼虫。
二、工作室
工作室要保持清洁、明亮,温度和湿度适宜。室内靠窗放置工作台,坐在工作台前,利用自然光或者日光灯照明进行移虫。室温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