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见机应当行动
21041300000017

第17章 中的生涯决策(2)

在日本的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看来,自己公司里的职员在本公司里工作的时间不要超过20年为好。因为一般人的规律是:进入公司或工厂的员工,开始几年是极力在这个单位能扎下根,稳定自己,并努力取得头头的信任和同事们的友谊。这个过程约为3-5年。然后是努力工作,以图升迁和作出成绩,这个过程约为7-8年,然后进入第三个阶段,维持、疲塌、摆老资格阶段,再下去可能更不象话了。所以20年看一个人已经足够。而且从思想上说,这位老兄要是20年来都是老和尚的帽子——平平塌塌,他就不可能再有明锐的思想和创造的欲望。这样的人,老板当然是不想再留他了。而如果此人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那么20年后此人正好是40多岁。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42岁是个危险年龄,到了这个阶段,有一部分人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而他们如果再换工作岗位和调动,工作也十分难找。因为老板要找的是年青的雇员,再加上此人在原单位业绩平平,自然不是老板所要“猎头”的对象。

这就是说,该有成就的,在20年中早就显露出来了,或者已经升到一定的要职了,对于这部分人,已经可以在一个公司安下心来工作了。而另外一部分人,就需要在这个当日作二定的调整,换个单位,换个地方以求发展,这不仅是公司领导的需要,也是他个人的需要。

我们可以称这样一个阶段为“微调阶段”,这是因为,他的20年的工作专业基本确定,是搞技术工作或行政工作、财务工作,都已成定局,更改的只是工作单位、工作场所,当然此时更换职业的也有人在,只是为数甚少而已。如果确实此人的不能发展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某个单位、公司限制了他的发展,那么,调换一下地方对他也肯定是有利的。无论是已经干出成绩来的得意者,还是没有什么成就的失意者,这时都是应当注意自己身体的关键阶段。得意者可能拼命工作而忽视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失意者则因精神负担而背上思想包袱。尤其是一个男子,他需要在妻子和孩子面前显示一个父亲和男子汉的形象。如果人生的角色太窝囊了,他自己觉得会矮别人一截,在人前和家中都抬不起头来,无疑会增加许多精神的重负。这样,在这个本应当对人体这台“机器”进行大修的时刻如果不注意健康,很容易在这个进候病倒或死去。这就是为什么人到中年时死亡率高的原因。

第四阶段是衰退阶段,约五、六十岁以后,体力和心力都感到欠缺,自我激励和事业企图心都减弱了,人到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即便雄心还在,也有了回生乏力之感。

具体地说,这个阶段,是三个黄金期都已经过去了的阶段。

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敛翅”阶段,也就是说,老鹰的翅膀这时该收敛起来了。

人的一生,经过了体力黄金点上的一次冲击,又经过智力和创造力黄金点上的第二次冲击,再经过经验和阅力的黄金点时进行的第三次冲次,已经像我们前面所讲的曹刿论战那样,士气从盛始,到达衰,再达竭,而从人的生理周期而言,也到达了后期。因此“收敛”是必然的了,这种收敛,包括生理节奏的放慢、理想和“野心”的收缩和操作行为的务实化。笔者有一次去约一位着名的作家写一篇散文,这位作家这样说道:“我已年近古稀,身体大不如前了,如果凡有稿约都写,虽然报纸刊物发得也很热闹,但终无大气候。我应当收拢身心,集中精力,乘有生之年写出一点大的有份量的作品来,你应当理解我的做法。”当时我听后不仅理解了他,还有不少感悟:我以为他是懂得这个“收敛”的道理的。人到了这时候已经不宜分散使用精力了,不宜于四面出击了,应当把力量用于一点,力所能及地做一二件整装的事。即使你要为事业而不惜“牺牲生命”,也应当像雄鹰一样敛翅以后向下来个俯冲,作最有力的一击。

雷达般开放的第一阶段,风钻般执着的第二阶段,像收音机(电视机)微调审慎寻机的第三阶段,再到雄鹰敛翅般的第四阶段。这就是人生的四个阶段,面对这四个阶段,每个人都得有不同的决策和不同的操作行为。

二、生涯定锚

人最难了解的是自己。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没有看待自己的“眼睛”,我们人人几乎都是瞎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几乎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傲气的人往往过高地看待自己,不,即便是并没有多少傲气的人,也往往容易记得自己的成绩而忘却自己的缺点,其实仍然是高看自己。当然也有因信心不足而悲观的自暴自弃的人,这部分人在某一个时候贬低自己,但在心底里也有傲气存在。因此,总而言之,人还是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时候居多。

在日本这样个高度文明富裕的国家里,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忙得没有时间思考自我,为了能够真正地把握自我,确信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或是让情人和朋友了解自己,人们不惜花上一笔钱去调查所或侦探社,委托别人调查自己,然后让别人告诉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在日本,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时尚。

日本的年轻人认为,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要想让自己的情人了解自己,岂不是难上加难?这些年轻人往往把调查报告书送给他们的女朋友,当作是相亲或是求婚的“表白情书”。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一种自我确认。

有些人请专家调查自己,其原因则是非常实际的,而且也很有用途。比如说有许多日本中年人(即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三个阶段)在进入公司就业或在进入社会一二十年后,想重新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或是作为改行、换工作的参考,因此请人调查自己,看公司与社会对自己如何评价。有个名叫田中的人原本在一家商社里工作,后来他想跳槽,他知道新公司会对他进行调查,于是干脆先行一步,自己请人调查。这样如果有缺点,就可以预先改正。不过,假如一个人原本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挺满意的,可一经调查却说什么小气、骄傲啦,也许会不好受,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能够真正地认清自己毕竟是一件好事。

这些花钱请专家调查自己的人正是因为拼命赚钱才迷失了自我,现在又拿所赚来的钱去寻找自我,这也算得日本社会当今的一个新闻现象。

不过,我以为,我们不应当讥讽这种现象,反倒要为这种现象叫好。我们中国人中,难道不是有许多人也迷失了自己,对自己缺乏正确估价吗?能够客观地请外人来调查一下自己,让别人告诉自己一个较客观的估价,也许会使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更加正确一些。

有了这种客观的评价,也就对自己有了一个“说法”,包括个人的特长、不足,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抱负、经历、动机和特长来设计自己,为自己的生涯决策确定自己的锚位。

一般的人大约都可以分成这样几种能力走向:1.管理能力:准备做经理人员的生涯目标须发展人际、分析和情绪把握的能力品质。以管理能力为生涯定锚的人期望自己能管理他人。

2.技术——功能能力:这种定锚的人想持续发展技术天赋成为技艺专家,事实上这种人不乐于担任管理人的职位。

3.安全感:以安全感意识为定锚的人,但求稳定他们的生涯情境;他们经常把自己锁定在一个特别的组织或地理环境就业。

4.创造力:具创造性的人总是以自己事业的企图心为工作态度,他们想要创造或建立某些完全属于自己的工作天空。

5.自主和独立:以独立为定锚的人都想有一个免于组织束缚的自由,他们的价值在于自主和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空间工作。

这五种生涯定锚的人若在组织中,则必须很弹性地满足他们改变中的需求。所以每个企业必须了解,并非每个员工均有发展管理能力定锚的动机,甚至并非每位员工均以管理职位为抱负。

以上是台湾的说法,其实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是管理和领导类型的,一种是技术专家类型的,一种是创造发明类型的,一种是只求有个舒适的工作和安定的环境类型的,还有一种是要求无拘无束、自己发展,不要领导管束类型的,这五种模式和五种个性爱好决定了五种发展方向、五种选择。

对于个人来说,必须首先认识清楚自己是什么走向,适合做什么工作的人,然后去向定位和定向的方向努力。并且,在作生涯决策时,还得做两项工作:其一是搞一份长短处平衡单;其二是搞一份喜欢与不喜欢的分析单。

事实上做生涯决策最具挑战性的评价,则是这个人是否了解自己的长短处,正如我们开头说的日本人想通过侦探所调查自己的那样,搞一个对自己的适当的评价。通常凭借长处,一个人可能被激励去追寻一种特定的生涯路径;而短处的自我觉察,有可能暂时不会发展特殊生涯,也有可能会发展另一种训练以去除缺点。

当然,一个人并不是一辈子只做一次长短处研究就够了,因为长短处平衡单上的各个项目会随着不同的生命阶段而有不同的改变。

与长短处平衡单的用处一样,喜欢与不喜欢分析提供一个人评估是否可发展某种生涯路径的参考工具。例如,某个人不愿意在外面奔波工作,宁愿选择在桌面上工作。只要是喜欢的工作类型,你就会发现他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和愉快。同样的,有些人喜欢在大公司或中型公司或小型公司工作,其中的利弊得失均牵涉到抉择。

如同一个人的长短处会变化一样,喜欢不喜欢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有些时期某个人可能喜欢旅行式的工作,但时间一长,他就感到疲倦和厌倦了,想固定在一地。有些人是年轻时喜欢跑跑玩玩,到了老时就不愿走路了,而另一些人则是愈老愈想出去旅行,可见每个人的爱好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样,喜欢不喜欢必须纳入个人建立生涯路径的衡量中去。

自我评估是协助了解个人动机或生涯定锚,多了解自己可以设定管理能力的发展,或寻找进一步的技术能力。一个没有管理能力的人若接受被升迁,是最愚蠢的事;一个人在最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做合理的决策,才能做出成功的生涯决策。许多人以旁门左道选择自己的生涯,例如算命、听从家人不合理的有压力的期待、盲目以功利为导向,而毫不考虑个人的自我条件等等,都不是好的生涯选择。

三、每一步都是在十字路口上

上面我们讲到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讲到了人对自己生涯的定锚,看来好像都讲到了讲透了。但理论这个东西往往就是这样,看起来都明白了9真正实行起来又觉得用不上似的。因为有时一旦做起来,理论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这是因为,虽然说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经历不一样,而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又是随时在变异着的,所以,实际情况则是,我们人生的每一步路都是迈在十字路口上,几乎每一个变迁中都需要决策。

而真正到了该下决心进行决策和行动时,又觉得这个决心是那样难下。

例如,你面临着要考大学,你的文科和理工科都不错,你甚至对两者都无偏好。这时,你的父亲想要你读理工科大学,而学校则号召你去考师范。这时你的一篇文章恰好得了全国性的奖,你自己觉得说不定考文科大学有出息……。在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决策。

再如,你已经40多岁了,在一个单位工作也快20年了。混得平平。你虽然未受到特殊的重视,个人前途和收入勉强能过得去,不过再要发展一步却是困难了。这时,有人鼓动或特区某单位要聘请你去深圳、珠海工作,工资肯定会比你现在高了许多。但是这个单位是私家公司,再也没有你原来那种铁饭碗好吃了。而这时,你已有两个孩子和爱人组成的家庭,她们在这原地工作和学习。要去新地又没有房子,家属子女只得留在当地。爱人怕你一个人去了那地方,既无人照料,生活不便,还可能“花心”了,因此不同意你远行。孩子则举手赞成你去闯一闯。在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决策?

大约,我们每个人都会随时随地碰到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随机作出决策。

而面对这种决策时,往往都具有类似以下的情况:

1.两种走向都有利弊,似乎利弊大小还相差不多,难于取舍。

2.旧的地方是你所熟悉的,你不甚满意,但还有些留恋;而新的地方到底如何,你只听介绍又觉得信不过,供你分析的信息量也十分有限,但要你下决策决心的时间又并不很多。你怕万一这一步迈错了难于再返回来;可要是下定不走的决心,又怕去的地方确实不错,不去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3.你的亲朋好友对此众说纷纭,有赞成你出去闯一闯的,也有反对你远离本地的。有说这样办最好,有说那样办最强。这也是说你身边的“智囊团”的意见不一致,让你无法参考,助你决择(考什么学校也是如此)。

大的抉择数年一次,小的数月甚至数天一次,大抵都是这种情况。而人生,往往是不敢走错一步路或几步路的,一旦走错了,就很难返回来,后悔药是没有的。那么,面对这种难题。我们该当如何办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只能如此了:首先是大量掌握情况,包括实地考察,装满我们的“信息库”和“数据库”。

第二步则是多多听取周围人的意见,供作参考。

然后用“博奕论”的办法,摆出尽可能多的行为方案,摆足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找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再实施自己的行动。如果能够留有退路当然更好,万一不能,只得照自己的行为方案闯一闯了。除此以外,看来别无他法。

我们只得承认,人的决策失误是常有而不可避免的。要想什么机遇都能立即抓住,要想每件事物的决策都不许失误,这不过是我们美好的希望,并不是生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