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的症状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当一个人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或无任何原因地出现以下症状,持续2周以上不能自行缓解,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功能,如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应当考虑是否患了抑郁症。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如下: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以上9项症状中存在4项即可作出诊断。
二、抑郁症的社会负担
当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5位,其患病率已经超过了人们认为很常见的咽峡炎和冠心病。而且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2位,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有3.4亿抑郁症患者,每年有1000万~2000万人有自杀企图,而有自杀行为者中大约70%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在女性中的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青春期、绝经期、产后都是妇女抑郁症的高危时期。儿童期不良的成长环境,心理社会环境,特别是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长期心理冲突对发病都有一定影响,各种躯体疾病也容易伴发抑郁症状。
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给家庭也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心理负担。在世界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5种是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名列第一。重症抑郁可高度致残,即便是单纯的抑郁症状导致的残废也比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严重。试想一个人处于这样绝望、痛不欲生的心境中,生活质量受到的损害和家人所承受的负担之重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
三、抑郁症常常被忽视
这样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我们对它是否有充分认识呢?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15个国家或地区调查发现,到综合医院内科就诊病人平均被识别率为55.6%,我国上海的识别率仅为21%,其中能够得到治疗的仅为10%。而得了抑郁症能够主动就诊或在家人、朋友、同事的帮助下就诊的患者更少。这说明,公众和医务人员对抑郁症的认识普遍不足。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上广泛存在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以及病人的自卑感。人们常常把抑郁症看做是性格的弱点、意志薄弱的表现,或是过多地强调抑郁症是精神压力或精神刺激的结果,片面地以为解决了现实问题,抑郁症就自然消失了,无须寻医问药;又由于抑郁症常常合并各种身体上的不适感,被疑为得了各种躯体疾病,作了多种实验检查而发现不了什么异常,得不到适当治疗。
四、抑郁症的病理基础
抑郁症虽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它是一种有明确生物学基础的疾病。目前研究提示它主要由体质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家系研究、双生子、寄养子研究都提示,个体的遗传素质对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其遗传方式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改变首先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突出表现为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一羟色胺的功能减低;其次可以出现神经内分泌异常,如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和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不足。神经影像学测量可发现抑郁症患者脑颞叶皮层特别是海马部位密度下降,神经元的树突减少和神经元坏死。
抑郁症首次发作的自然病程为6~24个月,不经治疗即使缓解,复发的危险性也高达50%,两次发作病人的复发率达70%,3次发作的复发率达90%。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抑郁症未经充分治疗病程呈慢性化倾向,长久不愈的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认知功能出现明显的缺损,治疗更加困难,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更小,也就是造成了所谓的残疾。
五、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治疗方法多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整合起作用,其中包括抗抑郁药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1.抗抑郁药治疗
这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比较便捷易行的方式。抗抑郁药虽然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但每一种药物大约只对2/3的患者有效,总还是有一部分患者是无效的。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通常在2~4周,因此选择一种药物治疗后至少使用4周以上再判定无效,试着换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药又有可能有效。两种以上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仍然无效的抑郁症称为难治性抑郁症,这样的病人可以试着合并药物治疗,包括两种抗抑郁药合用、抗抑郁药与情感稳定剂合用、抗抑郁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抑郁症是容易反复和复发的病,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在3个月后通常已经达到症状消失,社会功能恢复,即临床痊愈了。但是此时停药,许多患者症状可以反复,达到临床痊愈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应当继续巩固期治疗4~9个月,而复发的患者还应当进行维持期治疗1年以上。
2.物理治疗
各种原因不适合服用抗抑郁药或疗效不佳的患者可以接受一些物理治疗,如电针治疗,针刺选择印堂、百汇穴,以类似脑电a波频率的低压电流刺激局部穴位,临床对照研究证实电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与抗抑郁药的疗效类似。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也是近10年来在国外使用较多的物理治疗,它是给放置于颅骨外的线圈通电后产生垂直磁场透入颅骨达到大脑皮层,调整皮层的功能,对于抑郁症也有肯定的疗效。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的难治性患者,尤其是有严重自杀观念和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还可以接受电休克治疗。目前较多使用的电休克治疗是经过改良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使用麻醉和肌肉松弛剂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没什么痛苦,而且疗效相当肯定。
3. 心理治疗
也能对抑郁症患者有一定帮助,已有研究资料显示心理治疗合并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提高抗抑郁药的疗效。
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素质上的缺陷,病程有反复发作和转为慢性迁延性的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防止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可以减少疾病复发。
了解了抑郁症的基本知识,识别它并不太困难。关键是患者和家人能够消除自卑心理,主动求医,社会成员能够抛弃歧视态度,热情帮助和关怀抑郁症患者,医务人员更多地熟悉抑郁症的表现,能够让患者从一开始就得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及足剂量足疗程的抗抑郁治疗。这样,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完全可以走出抑郁困境,重新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做一个社会功能健全的人。
六、摆脱“心境抑郁”
吃药治疗“心境抑郁”并不是最好的、唯一的办法,“心境抑郁”主要是由心情决定的,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关注世界,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世界。当你明白“心境抑郁”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但愿你能挣脱“心境抑郁”的罗网,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生存与竞争的压力、失意与失落的苦涩、寻求就业之路、寻找事业的发展、寻觅爱情的归宿、繁重的学业和紧张的高考……21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人们大脑的神经绷紧了,头顶被笼罩上了一片难以挥去的阴影——抑郁症。
当人的情绪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人的思维往往缺乏逻辑性,出现消极情绪或行为异常。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错误,大体有8种表现。
1.走极端
这种现象表现为走极端,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这种人一旦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2.公式化
认为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不断重现。遇到困难与不幸,即认为困难、不幸会不断地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3.变色镜
有的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所有的光明,整个世界看起来黯淡无光。
4.疑心病
有些人无事生非,终日担心自己将大病临头,遇事往往自我断论,主观猜疑,杞人忧天。
5.失锐气
这是一种人为的情绪失调,把别人的真心赞美当做阿谀奉承,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想入非非,毫无根据地自怨自艾或愤世嫉俗,导致本来松弛的情绪变得紧张。
6.谬推断
有的人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总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和过低估计自身的长处。
7.消极化
有的人把自己的不良感觉当成事实的证据,如:“我有负罪感,那么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坏事。”“我觉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一定是‘低能儿’。”尤其是情绪低沉时,这种感觉推理特别活跃。
8.自卑心
有的人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此种变形的自卑、内疚心理,来源于人格的变形和过分的责任感及义务感。
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人陷入抑郁困境而不能自拔。抑郁症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其传播范围之广,受其影响之容易,可以从“流感”二字看得出来。如戴安娜王妃之死,使众多英国人染上了“抑郁症”。在东方社会,抑郁症也并不少见,尤其是中国人,性格内向,往往不愿暴露真实思想,宁愿被抑郁情绪折磨,却不愿向精神病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如此发展下去,可由抑郁情绪跨入抑郁症患者的行列,有的人甚至以自杀了结。
吃药治疗“心境抑郁”并不是最好的、唯一的办法,“心境抑郁”主要是由心情决定的,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
首先,自己要调整心态,要正确地认识人是不能脱离客观环境而生存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不退缩、不幻想、不逃避,把自己心灵深处的苦恼跟朋友、亲人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钻牛角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看心理咨询师。其次,社会的理解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发现,社会的支持可缓冲心理压力,从而起到预防或减轻抑郁。对“心境抑郁”的人,不要随意使用“变态”、“精神不正常”、“神经有病”等刺激词语,要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帮助。
据美国心理学家研究,不同的人进入不同的抑郁状态,只要遵照以下14项规则,抑郁的症状便会很快消失。其中包括:
1.必须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2.留意自己的外观,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3.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4.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5.主动吸收新知识,依照“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尽可能去接受新的知识。
6.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解决矛盾,并相信自己会成功。
7.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8.对待他人的态度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心态的人,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态度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9.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10.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进行比较。
11.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的经历记录下来。
12不要掩饰自己的失败。
13..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积极地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生活更充实。
14.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
关注世界,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世界。当你明白“心境抑郁”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但愿你能挣脱“心境抑郁”的罗网,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