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全集
2103800000042

第42章 不做工作的奴隶

现代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所以,不做工作的奴隶,并且快乐的工作很重要,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及在工作中追求乐趣。

一、“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

1.“别人怎样想”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遍,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对策:

(1)如果你在模仿他人之后能感觉到快乐,不妨尽力去模仿。否则,你就应该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2)理智地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批评指责,因为,职位越高,被人当作闲谈对象的机会也越多,被批评的机会也越多。

(3)与敢作敢为、乐于助人、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2.“注定失败”的奴隶

这种类型的“心理奴隶”缺乏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很渺小,无法真正看清自己。他们经常抱怨“我没有好机会”、“我将会失败”、“周围的人都在跟我作对”、“领导没有看重我”……其实,思考本身就能左右事情的发展,当一个人想要怎样时,他就真会变成那样。

对策:

(1)经常使用良好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词汇暗示自己,就会增强自信心。平时尽量从“为什么能做到”方面着想,而不应围绕“为什么无法做到”打转。

(2)脑子里经常想着“我将要成功”、“我是一位胜利者”,这会增强必胜的信念,并努力寻找各种“有助于成功”的方法。

3.“为时太晚”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通常认为在某一年龄阶段时就应当做某事情。比如,有的认为自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只得听天由命;有的认为自己26岁已经太大了无法再进大学深造;有的认为自己40岁了,无法再婚。

对策:

(1)不要理会年龄的限制,并从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榜样。

(2)不能苟且偷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4.“安全感”的奴隶

许多人宁愿吃“大锅饭”也不愿改革,这就是典型的“安全感”奴隶。缺乏想象能力是“安全感”奴隶共同的心理特征。其实,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消除不安全感的过程。

对策:

(1)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2)因为有风险才会有攀登,有困难才会有突破,有压力才会有奋起,有风浪才会有搏击。因此,要学会面对种种困难和罕见、未知的事物。

5“过去错误”的奴隶

心灵被过去的失败创伤所控制,害怕任何新的尝试是其主要特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因失败而灰心丧气,不懂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过去错误”的奴隶会损害人的探索能力,让人裹足不前。

对策:

(1)将失败看成一种投资,就不觉得是损失了。有人说爱迪生为了发明第一个实用的电灯泡失败了9999次,但他本人则认为自己发现了9999种无法适用的方法。

(2)如果能及时觉察出错误,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错误。

二、在工作中追求乐趣

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工作的乐趣。

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从工作中只得到厌倦、紧张与失望,人的一生将会多么痛苦;令自己厌倦的工作即使带来了名与利,这种光彩又是何等的虚浮!

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那么首先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而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主人。无止境地日夜工作正如无止境地追逐玩乐一样不可取。工作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给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给生命赋予光彩。

带给自己工作乐趣的不是最后达到的终点,而应当是工作的历程。一个演员的快乐要来自演戏的过程,正如一个老师要在教学中得到快乐一样,也正如一个待产的母亲,她的快乐不只是来自婴儿的诞生,同样也来自怀孕中的期待。

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靠训练来胜任,有些工作则非要靠天赋不可,比如,做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文学家、运动员;但是,没有一项成就是不需要经过苦练的。

世间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事形形色色的工作,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结果。有人羡慕明星的风采,但掌声后面有多少辛酸?有人羡慕首长的地位,但权威后面有多少牺牲?有人羡慕文学家的才华,但传世之作后面又有多少挣扎?有人羡慕企业家的财富,但投资后面又有多少风险?

一般人都只是看到一举成名的荣耀,而漠视了为此付出的代价。被社会公认成功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对工作的目标执著,他们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如地位、冒险的报酬及理想的实现。

以大家较熟悉的名字为例,在美国如当初创设苹果电脑的乔布斯,反败为胜的艾科卡;在日本如松下电器的创办人松下幸之助,丰田汽车的会长丰田英二;在台湾如台塑企业的王永庆。在他们的生活中,工作就是乐趣。

工作的乐趣要来自对工作的胜任、工作中付出的代价以及工作产生的实效。而这三点可以用三项基本经济原则来说明。

1.比较利益原则

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一个人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也就是在与别人相比较时,自己的专长是最有比较利益的。要诗人改行变成会计师,或者要会计师变成诗人,都是违反这一原则的。如果选择了自己的比较利益,就会减少羡慕他人的痛苦,因为别人的专长不一定是自己的专长。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才会在工作中胜任、愉快。

2.机会成本原则

当自己选择甲工作时,就不得不放弃其他工作。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从事此工作的机会成本。了解到从事此工作的机会成本,就容易减少对工作的厌倦或相对增加对工作的专注与认真。

3.效率原则

工作有无成果不在于自己工作时间有多长,而在于自己工作是否有效率,附加价值有多高。

大多数人不甘于平凡,社会上已不再称赞一个人的“苦劳”,而是强调一个人的“功劳”。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增加工作的成效;在工作成效中,自己才不会有努力白费的失望,也才有努力得到报酬的鼓舞。

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但大多数平凡的人都想变成不平凡的人。这不是一个坏现象,事实上,社会的进步需要靠这股力量。可是,就当事人来说,就产生了心理上的压力与情绪上的挣扎。不论是否能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人都应当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工作的乐趣如健康一样珍贵,但有时候比名与利更难得到。

工作的乐趣不是天生而来的,需要靠工作的自信、毅力、谦虚、坚持……工作乐趣完全系于一念之间。

所以,追求财富常会失望,追求权力常会落空,而追求工作的乐趣正如追求知识一样,既不会失望,也不会落空,它是现代人的权利,也是现代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