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经过验证,这两台样机还是不能通话。试验再次失败。经反复研究、检查,贝尔确认样机的设计和制作不存在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失败了呢?”贝尔苦苦思索着。
一天夜晚,贝尔站在窗前,锁眉沉思。忽然,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吉他声。那声音清脆而又深远,非常美妙!“对了,沃特森,我们应该制作一个音箱,提高声音的灵敏度。”贝尔从吉他声中得到启迪。于是,两人立即设计了一个方案。一时没有材料,他们把床板拆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音箱制成了。
1875年6月2日,他们又对带音箱的样机进行试验。贝尔在实验室里,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一头。贝尔一面在调整机器,一面对着送话器呼唤起来。忽然,贝尔在操作时,不小心将硫酸溅到了腿上,他疼得大喊:“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沃特森高兴地从那一头冲过来。他顾不上看贝尔的伤处,把贝尔紧紧拥抱住。贝尔此时高兴地把疼痛也给忘了,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晚,贝尔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半夜爬起来,写了一封信给母亲。信中写道:“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未来,电话将像自来水和煤气一样进入人们的家庭。人们各自在家里,不用出门,也可以进行交谈了。”
两年之后的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相距300公里的长途电话试验,大获成功。此后,电话在北美各大城市迅速流行开来。
综观贝尔的一生,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强烈的好奇心。爱养小动物,带着老鼠上学是贝尔好奇心在幼年的表现;改进老式水磨的尝试,则是贝尔在好奇心驱使下萌生的发明冲动;抓住螺旋线圈发出的噪声,而产生“电可以发出声音”的灵感,则是贝尔好奇心进射的智慧火花。贝尔的成功,为“好奇心是发明的老师”这句名言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发明什么?怎样去发明?好奇心会告诉你。
1975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农村青年姚岩松在田里劳动之余,坐在地上休息,意外发现脚下有一只“屎壳郎”正推动着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向前爬行。这一现象引起了细心的姚岩松的兴趣,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了很久,似乎从中领悟了些什么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山坡上找到一只“屎壳郎”,用白线拴了一小块泥土套在这只“屎壳郎”的身上,让它拉着走。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土比昨天的那块要轻,而这个“屎壳郎”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接着又找了好几只更强壮些的“屎壳郎”来做同样的试验,情况都一样。由此姚岩松悟出一个道理:拉比推要更费劲儿,能够推得动的东西可能会拉不动。
姚岩松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早就为在电影上所看到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耕作机,无法在又小又窄、又高又陡的家乡山地上行驶而深感遗憾。这时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推土的功能,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放在后面呢?
他很快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他把从山上采摘来的茅花秆,一节一节地切断,用茅花秆和小铁丝制作出了一台耕作机模型。3个月过后,姚岩松耗费数千元制作的耕作机开进了田里,但它却不听使唤。姚岩松为此苦思冥想,寝食不安。
有一天,他在岷江河畔被一台推土机所吸引,他看出推土机主要是由于机下有履带,因此稳定性强、附着性好。这时他又联想到:耕作机能否也像推土机一样装上履带呢?
几个月过后,姚岩松的第一台“履带式耕作机”终于问世,但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功。又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改进,直到1992年2月,他才成功拿出了第十台“屎壳郎耕作机”的样机。为此,他耗去了全部积蓄,并负债数万元。令他欣喜的是,他的成果获得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的肯定,一致认为这种“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耕作机械传统的结构方式,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属于国内首创。
姚岩松由“屎壳郎”推土块的力量比拉土块的力量大,联想到可以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这是因为他想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推比拉的力量更大”这一点上。他由履带式的推土机,联想到可以将耕作机也设计为履带式,这又是因为他想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工作过程中“需要稳定性强、附着性好”这一点上。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是姚岩松以上联想所具有的特点。找出真正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解决问题的真正智慧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多看上几眼,从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格外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是追问:哪里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在一段时间里,大兴安岭地区一个村庄的人们经常受到几只野猪的骚扰。它们毁坏庄稼、袭击家畜,甚至对村里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村里的人们就行动起来,想捕获那些野猪。但这些野猪很狡猾,当它们察觉村里人的行动时,便不露一点踪影。
村长就召集全村的人开会,商量捉拿野猪的办法。一个老人站起来表示,他愿意去捕获野猪。大家都露出怀疑的表情,心想年轻人都无法办到,一个老头子能行吗?老人看出了大家的意思,就笑着说:只要提供几样我需要的东西,我就一定能够办到。于是,村长就按老人的要求,给他准备了他要的东西。
第二天,老人出发了。他来到森林里,首先寻找到了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就在一片空地中央撒些玉米面饼,那些野猪闻到饼的香味。经不住诱惑,慢慢地向玉米饼靠近,之后就大吃起来。第二天,老人就又增加一些饼,并在不远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板,开始野猪看到木板,有些疑虑,不敢走近,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它们禁不住饼的诱惑,就又走过来吃了。就这样,老人每天在玉米饼的周围多增加一些木板,野猪总是犹豫一阵后,又过来吃那些香甜的玉米饼。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木板越竖越多,渐渐地便形成了一个围栏。
野猪对木板似乎也已是习以为常,依然进去吃香甜的玉米饼,可想而知,最后它们都被关进了围栏。这样老人叫来村里的人,很容易地就把野猪捕获了。
后来,村里人向那位老人讨教,怎么会想起这么奇妙的主意?老人说,你们光想到一枪击毙它们,事实上,你们连野猪的影子也很难发现,于是我把这个问题锁定在另一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上:如何才能看到野猪?这样,我想到了把野猪围起来的办法。
爱因斯坦说:“解决问题的真正智慧不是急于寻找方法,而是对问题多看上几眼,从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格外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方式是追问:哪里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一种很容易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策略。下面是又一让大家可以一试身手的问题。请想想应当如何定义“真正的问题”。
有一幢写字楼,许多租户都在抱怨它的电梯比较慢。该写字楼的物业管理人员请来了专家。专家们对这幢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的建议是:换一个快些的新电梯。但是,这需要拆除并改建这幢建筑物的很大一部分:这在经济上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上面这个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
尽管开放式问题可能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得出某些可能的答案。下面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所做的分析:也许不是电梯太慢,而是等电梯太无聊。
物业管理部门请来木匠,让其在电梯间装上一块很大的镜子。当人们在等电梯时,他们会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掸掉上衣上的灰尘。这个独特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向物业管理部门提出的大部分抱怨都烟消云散了。这个故事也印证了对问题作出重新定义的力量:从“电梯太慢”到“人们等电梯时很无聊”。然而,我们还有必要想一想其他的问题定义,看看是否能够带来其他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正如对一头大象可以分别用“可爱”、“听话”、“笨重”、“庞然大物”等一类词汇来形容一样。对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寻找不同的表述方式,如前所述,对“电梯太慢”的不同表述,使思维有了不同的突破方向,发现了不同的真正问题,导致了不同方法的选择。最后,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法,实现问题的圆满解决。
提出问题——尝试对问题进行不同的表述——找到真正的问题一一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模式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使用起来并不容易。实践出真知,大家不妨试一试。思路就是出路
要想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我们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新事物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具备了它,我们才有成功的出路。
提到创新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发现、发明,认为创新就是找到新的事物,发明了从未有过的东西。其实这只是创新的显着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创新是无时不在,无人不能的事。总的来说,创新既包括发明创造、发现,也包括生活中、工作中的解决问题之道,还包括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因此,创新的范围很广泛,发明原子弹是创新,量子物理是创新,特殊广告是创新,甚至做菜时的搭配、调味也是创新。
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现在他身处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伴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呈只增不减的特征。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以往他总是强迫着自己去忍受,最近他发觉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工作和职位并不费劲。
麦克回到家中,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这给了麦克很大的启发,他脑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创意。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该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好这位老板也厌倦了自己现在的工作,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妙的地方,就在于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在这个故事中,麦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老板。但他太太的一个创新的想法使他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轻易地摆脱了逆境。由此可见,创新思维是多么的奇妙!
我们只有从创新入手,才能脱颖而出,超越对手。在商业上,创新思维就是创造财富的新生产力。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很重视创新的思维,并凭此创造了不少的奇迹。美国人尤伯罗斯就是这样一个靠创新思维开创奇迹的人。
在1984年以前,奥运会已经有22届了。以往哪个国家举办奥运会,哪个国家就倒霉,要用巨资填补经费的严重不足。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就赔了90多亿美元。1984年的奥运会却扭亏为盈,获利数亿美元。这一切便是尤伯罗斯创新思维所带来的结果。
尤伯罗斯青年时是洛杉矶一家公司的总裁。1962年他创建了一所旅行社,他当选为奥运会主席时,该旅行社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可观,拥有几个分社的集团。尤伯罗斯正是借助这些丰富的经历和杰出的创新之举,在他的组织之下出色举办了第23届奥运会。
他的创新,首先是从政府开始的。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这样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在没有国家拨款的情况下,尤伯罗斯全靠自筹资金,却一改过去许多国家因举办奥运会耗费巨金,甚至债台高筑的局面。一方面尤伯罗斯举办的奥运会,不用国家公职人员,而依靠的是大量的志愿者,高峰时期参与的志愿人员竟达7万多人,这是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所能动员起来的人数最多的志愿大军,这些创新办法大大节约了资金的使用。
另一方面,尤伯罗斯一改历届奥运会的商业赞助方法。尤伯罗斯创新性地提出:奥运会主办者只挑选实力强大的赞助商且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做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竞争,上千家赞助商候选者为了显示出自身的强大实力,争先开出了天价般的赞助费。
奥运会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转让,美国广播公司以26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
另外,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门票收入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收益。
就这样,尤伯罗斯以其新颖别致的创新思维一举改变了奥运会赔钱的局面,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极高的荣誉。
要想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我们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新事物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具备了它,我们才有成功的出路。不拘一格,灵活变通
变通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就是要求我们适应各种状况,不要以僵化的方式去看问题。有变通能力的高逆境商者能以不同的灵活策略,处理遇到的各种逆境场面。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逆境中能创造性地随机应变,并取得成功。
施特劳斯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一次,施特劳斯率领他的交响乐团赴美演出,观众如潮,他们听得如痴如醉。一曲演毕,场内便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高呼:“施特劳斯先生,再来一首!”然而,一曲之后,观众继续嚷道:“再来一首吧!”又一曲之后,热情的观众仍不肯离去。还在狂呼:“大师!请再来一首,就一首!……”
施特劳斯和他的乐团既高兴又忧虑:观众这么喜欢自己所带来的音乐,谁能不高兴呢!可是,每天都演出到深夜,人人都筋疲力尽,长此下去,该如何是好?但是,他又不忍挫伤观众的热情,使观众扫兴……这实在让人左右为难。
施特劳斯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很快创作出一支优美的新曲。第二天晚上演出时,当最后一支曲子演奏完毕,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和恳请中,施特劳斯开始演奏这支新曲——观众们静静地聆听着,忽然,只见施特劳斯的指挥棒轻轻一挥,小号停止了吹奏,一位小号演奏家悄悄离场而去。过了一会儿,在节拍的过渡处,施特劳斯的指挥棒,又是轻轻一挥,一位中提琴演奏者停止演奏,悄然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