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上存在着大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生”、“双赢”关系,运用得好,就能用别人的力量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三头六臂,就算再有才能,但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或干某项事业时,光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他人的帮助。懂得借力使力,巧妙地运用这一点,你就会在别人的推波助澜之下逐渐向成功的彼岸靠近。
美国“旅店大王”康拉德?希尔顿,正在达拉斯建造一座耗资数百万元的新旅店,以实现自己的“以得克萨斯州为基地,每年增加一家旅店”的发展计划。但由于资金短缺,逼得他不得不中途下马。
希尔顿想了一个计策,毅然去找卖给他地皮的达拉斯大商人杜德,并直截了当地告诉杜德:“旅店工程因缺乏资金,已经被迫停工,无法继续了。”
杜德开始不以为然,认为希尔顿没钱盖旅店与自己毫无关系。但想不到希尔顿接着说:“杜德先生,我来找你是想告诉你,旅店停工对我的确不是什么好事,但你的损失会比我更大。”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杜德被希尔顿的话惊呆了,连忙追问道。
希尔顿向他解释其中的道理:“如果我向公众透露,旅店停工是因为我想换一个地方盖旅店,那么旅店周围的地价必然暴跌。这样的情况显然对你更加不利,你看是不是这样呢?”
杜德想了想,觉得事实确实如此。于是,共同的利益使杜德不得不同意希尔顿提出的要求:由杜德出钱将那家旅店盖好,然后交给希尔顿,待赚了钱后再分期偿还给杜德。
结果,由商人杜德出钱盖成的达拉斯希尔顿大旅店终于如期建成营业,使希尔顿的“旅店王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生意场上存在着大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生”、“双赢”关系,运用得好,就能用别人的力量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敢于高要求
当今这个高速度、快节奏、多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像李嘉诚一样,具有应付瞬息万变的能力!
李嘉诚是排名世界巨富前25位的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让世人羡慕不已。那么,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
临变善应方显示英雄本色。李嘉诚出色的应变力对于他的成功起了决定作用。反应敏锐,处事果断;能进则进,不进则退。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市场兴起了塑料花热,家家户户及办公大厦都以摆上几盆塑料制作的花朵、水果、草木为时髦。李嘉诚当机立断,将其他生意放到一边,全力以赴投资生产塑料花,他的“长江塑料厂”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生产厂家,他也被誉为“塑料花大王”。
20世纪60年代初期,塑料花生产仍被看好,但他预感到塑料花市场将由盛转衰,于是他审时度势,立即退出塑料花业,重操玩具业,使他避过了一场危机。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起飞,地价不断上扬,李嘉诚迅速投资购买了大量土地。
1977年5月,香港为兴建中区的地铁中环和金钏站地面建筑而举行了公开招标。各大财团为争夺这块黄金地段的兴建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李嘉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资怡和财团控制下的置地公司,因为它背靠港英府,而且有强大的财力做后盾,素有“地产皇帝”之称。最终的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战胜实力雄厚的“置地公司”,开了华资吞并英资的先河,被人们称之为“小蛇吞大象”。
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股市非常火爆,李嘉诚迅速投资人市炒作,毫不手软。他首先瞄准的目标是英资怡和集团的“九龙仓”,悄悄地买入,果断地抛出,净赚5900万港元。
1978年,李嘉诚又把目光对准了另外一家老牌英资公司“青州英妮”,很快在股市上收购了“青州英妮”25%的股票,并出任该公司的董事。紧接着李嘉诚集中火力,对英资和记黄埔穷追不舍,在股市上大量吸纳和记黄埔的股票。1980年11月,通过一年不间断的努力,李嘉诚的资产就像吹气泡一样迅速地膨胀起来。
进入21世纪,我们所处的时代呈现如下发展特点:一是高速度;二是快节奏;三是多变化。这些特点对每个人提出了高于以往任何时代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像李嘉诚一样,具有应付瞬息万变的能力!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是“不可能”完成时,结果往往就真的是“不可能”了,因为你从心理上已经“投降”,自然不会再用心地向“可能”发起“攻击”了。
许多人都这样想过:“要是我能像鸟儿,该有多妙呵!”虽然“阅历丰富的长者”一再指出这种想法的荒谬,但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在历史上不惜以身相试的也不乏其人。
大约在1020年,有个英国人叫奥利弗,双臂系上了“鸟翅”,扑腾了200多米,坠了下来,结果跌断了双臂和双腿。尽管他身负重伤,然而似乎并没有多沮丧,他说是他疏忽了,忘了安上个“鸟尾巴”!不过,康复之后,他就再也没飞过。
1507年,意大利人约翰?达米恩在苏格兰试飞。他披着用鸡毛制作的翅膀,从斯多林城堡的高墙上纵身一跳,宛如石头下落,断了一条腿。达米恩异常失望,他说:“我犯了个错误,我用的是鸡毛,而鸡是不会飞的。要是起先用鸟毛,我相信是会飞的。”不过,治好了腿之后,他也同奥利弗一样再也没尝试过。
一位名叫约翰?鲍勒里的意大利科学家对飞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来,他在1680年,写了一本书,列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人的臂膀装上翅膀是无法飞行的,他计算出人的双臂不够强壮,支持不了全身在空中飞翔。
然而,仍然有人无视鲍勒里的警告。1742年,一位法国人,尽管他年事已高,却也缚上双翼,企图飞越巴黎的塞纳河。他从河边一座高楼的阳台跳下去,掉进了停泊在岸边的一只船上。幸运的是他只断了一只腿。1811年,德国一位裁缝也决定一试。他在多瑙河畔造了一座木塔,从塔顶跳下去,“扑通”一声栽进河里。被救起时已是奄奄一息了。
后来怎么样了呢?没有人再尝试飞行了?当然不是!
正是由于有些人对种种“不可能”的不以为然,于是飞机发明了,降落伞发明了……
今天,人类的飞行史发生了伟大的革命。我们能飞上云天,飞上月球,飞上火星,在宇宙中自由地飞翔。
如果在尝试一两次失败就轻易得出“不可能”的结论,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的高度文明了。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
很多人都能够重视创新的速度,因为速度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创新更应该适度——在合适的时期,在最能让人接受的地方做足文章。这样,才会使你的创新获得更理想的效益。
我们知道创新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拥有跳跃式的发展,以使先进的组织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落后的组织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奋起后发之势,超越先进组织。
因此,一些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会不断地强调创新的速度,而这样他们往往会忽略创新的效益。在这种创新热情之下,往往会有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创新被制造出来,如此一来既没有获得创新的效益,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因此,创新型员工的一流理念应该是:
在创新中,快不一定好,合适才好。
速度不一定好,适度才好。
员工应该把创新的质量和速度协调并重,避免创新有花无果或是欲速则不达。
1938年,雀巢公司用自己的创新产品为咖啡来了一场历史性的革命。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速溶咖啡,这种咖啡混合粉末只需要用水冲调就可以获得保持原汁原味的咖啡。
雀巢公司认为这种咖啡一定非常受消费者的喜欢。因为传统的煮咖啡程序烦琐,而咖啡馆价格过高又不是一般百姓承受得起的。而价廉味正的速溶咖啡一推出,就为人们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费用。
但是出乎雀巢公司的意料,雀巢咖啡在市场上大力推出5年之久。仍然很少有人愿意去购买。雀巢公司不得不组织市场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那些主妇有着一致地回答:
“噢,上帝,如果我连咖啡都不会煮,那我的丈夫还娶我干什么?”
因为在当时大多数女人都是专职主妇,煮咖啡是她们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如果用速溶咖啡代替传统咖啡,她们将会被丈夫和客人看成懒婆娘。而且,当时的人们是比较崇尚传统的咖啡的。
生活习惯和文化上的限制,使得雀巢公司的速溶咖啡成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创新,在那个时代将无法打开市场。
雀巢公司开始改变他们的营销策略。在销售中他们让营销员弱化雀巢速溶咖啡快速的特点,不断地强调雀巢速溶咖啡具有100%的原汁原味,香浓可口。
然而,正在这种营销手法初见成效的时候,雀巢公司又遭遇了一次更为严重的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雀巢公司当时的主要生产基地——欧洲生产基地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1939年雀巢公司的利润从1938年的2000万美元猛跌至600万美元。
但雀巢公司必须生存下去,因此雀巢公司不得不迎难而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决定作出一个重大转变:既然产品超越不了时代,那什么才能超越时代?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深入地研究以后,他们发现只有文化才有可能超越时代,要让雀巢速溶咖啡超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把它做成一种很厉害的文化。那么,该怎样做出比较厉害的文化呢?雀巢公司逐渐把眼光盯到对世界文化潮流影响越来越大的美国人身上。
雀巢公司经过几轮谈判后,终于说服了加入战争的美国政府,同意将雀巢公司作为美军的配给物资供货商。于是,作为食品供应的一部分,雀巢速溶咖啡迅速出现在了每个美国大兵的餐桌上。
战争的破坏性不言而喻,它可以破坏一切,当然也可以割断传统咖啡文化与美国大兵之间的纽带。战场上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绝对不是可以为士兵们磨咖啡、煮咖啡的好地方。因此,美国大兵不得不端起桌上的雀巢咖啡。
如此,雀巢咖啡饮用简便且保留原汁原味的优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时隔不久,雀巢咖啡不但获得了美国大兵们的认同,而且很快成为他们的至爱。二战后期,随着美军的节节胜利和南北转战,雀巢速溶咖啡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饮品。甚至,雀巢速溶咖啡成了盟军的心理战武器。英国空军常常在德军占领区投下一包包速溶咖啡“炸弹”,以此来加深连咖啡也喝不到的占领区百姓对纳粹的怨恨。
战后,已经被改变了咖啡饮用习惯与口味的大量美国退伍军人,把对雀巢咖啡的偏爱带回了国内,雀巢速溶咖啡迅速成为美国人的大众饮料。而且在战后,女权主义的兴起让更多的美国女性获得了工作机会,她们有了自己的工作,没有了煮咖啡的时间,速溶咖啡很快成为了她们和她们家人的首选。
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用主义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饮用简便的雀巢速溶咖啡终于成为一种世界流行时尚,以至于在很多地方雀巢都成为咖啡的代名词。
雀巢公司终于把生意做成了文化,结果自然是大获其利。如今,雀巢速溶咖啡已行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全世界每天要喝掉3亿多杯雀巢咖啡。
真的是雀巢速溶咖啡使时代文化发生了改变吗?其实并不是。只是时代改变了,让很多原有的习惯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人们就会随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雀巢速溶咖啡就变得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那雀巢公司创新了什么?他们真正创新的是改变了自己的营销模式,重新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让超前创新的速溶咖啡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由此使雀巢公司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雀巢公司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快是应该的,但是快必须与整个消费市场或社会文化的环境相结合,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益。
只是有快,人们就会觉得不太适应,就会产生排斥心理。
在快的基础上,找到与所影响对象的结合点,就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很多人都能够重视创新的速度,因为速度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创新更应该适度——在合适的时期,在最能让人接受的地方做足文章。这样,才会使你的创新获得更理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