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德推功,实纯臣也
人生命运的不定,令李数易其主,但他确实是个有情有义,赤胆忠心的人。对主上的恩德,李尽忠竭智地报效;对朋友的困难,李义无反顾地去分担;对亲人的痛苦,李亦身体力行地去慰藉。观其一生,无论是对国尽忠还是为家尽孝,李都做到了,难怪高祖毫不犹豫地赞他“实纯臣也”。
在李密兵败降唐后,李仍据守黎阳等郡,未有归属。后来,在旧友魏征的劝说下,李决定归唐,同时,他还考虑到了李密。他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于是,李派人到长安,将所辖土地人口的表册呈送李密。使者初到京城,唐高祖听说没有表奏,唯有给李密的信函,深感奇怪。待听完使者的解释,高祖了解到李的心意,十分高兴,并称赞他“感德推功,实纯臣也”。
后来,李密叛唐被杀。李上表请准其收葬。高祖被他的忠心所打动,归还了李密的尸体。李以君臣之礼,“大具威仪,三军缟素”,将李密安葬于黎阳山。他的这种“事君以忠”的举动,博得了众人的赞许,“朝野义之”。
2.割肉示义,“无忘前誓”
李很重朋友义气。他在瓦岗时曾结拜单雄信,发誓同生共死,互不背弃。后来李密兵败入唐,单雄信则投靠了王世充,且对他十分忠心。单雄信作战勇猛,号称“飞将”。在唐军围攻洛阳时,他驰骋沙场,几次差点枪中秦王李世民。洛阳被攻克后,李世民欲斩杀敌将,单雄信亦在其中。李几次为他求情,甚至愿以自己的官爵换取单雄信之命,但因记恨旧事,李世民坚决不允。在大狱诀别时,单雄信埋怨他,“我固知汝不办事”。李流泪答友道:“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许国,义不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于是他用刀从腿上割下一块肉,请单雄信吃下,以“示无忘前誓。”
单雄信被杀后,李果然没有食言,他待其妻子儿女如同家人,一生不忘细心关照单家,此信义佳话,流传千古。
3.躬亲侍姐,焚须不顾
李为人很重感情,作为武将,他有着难得的细腻。李的姐姐身体不好,经常生病。那时李已官至仆射,仍然每天侍候着姐姐,甚至亲自为姐姐煮粥。古时候,煮粥十分不易,李就蹲在炉子前,细心地看着锅里的粥,并不时地向炉内填柴。一阵风吹来,炉火闪跳着,竟把李的胡须烧着了。姐姐看他如此辛苦,心中不忍,问他:“我们家里又不缺佣人,何劳你这般辛苦呢?”李答道:“我难道是因为没有人才自己做的吗?只是看到姐姐年纪大了,我也老了,我还能亲自为姐姐煮几次粥呢?”李在外做官,不能常常陪伴姐姐,而他非常珍惜姐弟之情,因此只要有机会,他必然会亲自照顾姐姐。李虽身居高位,仍然有这份细腻的感情,并小心地加以维护,实在令人感动。
政治智慧
1.位重能避,功成即退
可以说,李是一名勋将,更是一位能臣。他一生侍奉了大唐三代君主,建功无数且安逸终老,甚至在武则天大肆铲除老臣的时代都得以保全,不得不承认,李作为朝臣是很成功的。他的成功,除了得益于自身优秀的军事才能,更与其敏锐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头脑密不可分。
早在李治被册立为太子时,太宗便对李传达过托孤之意,似有意试探其忠诚。一次宴会上,太宗突然对李说:“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李连忙跪谢圣恩,一时感动得涕泪俱下,连手指都咬破了。只是以自己年老才尽,固辞不受。后来看到李喝醉了酒,太宗还将身穿的御服披在他的身上。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太宗在临终前,想到李身为功臣元老,担心太子李治继位后难以驾驭他,遂遗言高宗:“李才智有余,屡更大任,恐其不厌服于汝,故有此授。我死后,可亲任之。若迟疑顾望,便当杀之。”于是太宗下诏,将李贬为叠州都督。此时,李的悟性真是救了自己一命,若他这时候稍有迟疑,那后果可想而知。李仿佛能读懂圣上的心思般,在接到圣诏后,他直接就上任去了,连家都没有回,险逃一劫。
李的良好表现算是让高宗放了心。高宗即位后,便召回李,不久,将他升任尚书左仆射。已位极人臣的李心知盈满则亏,遂于公元650年上书圣上,请求解职,但仍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知政事。他不仅不贪念高位,还不眷恋生命。李病重的时候,他拒绝请医生诊看,而且只肯吃皇上与太子御赐的药,理由是认为自己能活到如今的地位已经很知足了,死而无憾,不敢奢求长寿。对生死都看得如此之清,可见李内心的波澜不惊。
2.审时度势,支持立后
李安得善终,关键在于他懂得审时度势。这集中表现在他能合适地处理朝臣与皇室的关系问题。李为官,守臣之职是他的原则,他总能小心翼翼地避开皇帝的“家事问题”,从而保全自己。
当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时,曾想拉拢李靖与李,以期得到更多的支持。那时候,这“大唐二李”便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中立意见,坚决地回避“皇上的家事”。也正因此,李靖和李博得了太宗的欣赏,认为他俩是持重稳健之臣。
公元655年,高宗欲立昭仪武则天为皇后。此事遭到长孙无忌、见褚遂良等朝中元老的坚决反对。一次退朝后,高宗召长孙无忌、李等大臣入内殿,再次商议废立皇后之事。褚遂良等人仍誓死力谏,唯独李“称疾不入”,巧妙地回避了。几天后,高宗又私下问李的意见。李见终不能避开此事,便只说了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一言“家事”即表明了李的赞成态度,虽未明言,但他劝高宗把此事作家事处理,自然是暗表支持。听了他的话,“上意遂决”。
此年十一月初一,高宗册封武则天为皇后。后来的事实证明,立后一事果然影响到朝臣的命运。武氏登上皇后之位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曾经反对她的老臣,或遭贬谪,或被定罪而杀。李则受到圣上亲重,在高宗东封泰山时,他任封禅大使。武后还曾亲自去看望他寡居的姐姐,并赐给衣物,封她为东平郡君。
3.明哲保身,亦多无奈
李在立后问题上的保留态度,成为宋贤史家诟病的依据,他被指为明哲保身。指责他的人认为,是李的一句话让唐高宗下定了决心。天子以四海为家,家事即是天下事,这点道理李不会不明白,他的话明显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说的昧心之言。由此,他们判定李是个圆滑世故的“老油条”。
从李对此事的处理上去看,可以说是种明哲保身,的做法也完全能看出他在此事的应对上是耍了点心机的。但是因此就可以对李的为人定性吗?
在立后的问题上,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是,李的话是否能够左右高宗的决定?事实上,李只是当时在世的几位老功臣之一,而当朝元老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舅,李治得以登基也得自舅舅的认可。如此看来,长孙无忌的话,应该比李更有分量。在立后的问题上,长孙无忌一直都是反对的,最后高宗甚至被逼得打算强制立后,也没有听从舅舅的意见。其实,立后与否,李治已经作出了决定,征求朝臣意见不过是走个形式。既然“上意既决”,大臣真要敢表示反对立武氏为后,结果只能是被除掉。李很聪明,他早就看出武氏受册之势已成,知道自己再加多言,不过是枉送性命。于是高宗问他意见时,他只能顺着高宗的意思扶其一把,变相地为高宗出了一个主意,即“家事无须问别人”。
看来,李的做法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他心中还有太多的顾念,使他不得不暗留心机。李在临终前曾交代自己的弟弟,要对后代严加管教,希望自己的子孙不会重蹈房玄龄、杜如晦后代的覆辙,将祖业荡尽。从这里可以窥见李的内心,他慎重一生,正是为了保护家庭,福荫子孙。李的为官原则,基本上是在维护一种“平衡”的关系,君与臣,国与家,这又岂是易事?
即使是如此小心处事,李的子孙还是验证了他的担心。武则天称帝后,他的孙子徐敬业起兵反武,被镇压后遭抄家灭门,已逝的李不但官爵被追削,还被刨坟戮尸。可叹李一世谨慎周虑,终未逃出不得安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