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一个穷汉去拜访亲戚,受到热情的款待,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在座位上酣酣睡去。亲戚十分同情他,觉得要帮助他一下。刚巧,那位亲戚因为公事,必须立即外出,眼看着那个穷亲戚醉得人事不省,就把价值非常昂贵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匆匆离去。
这个穷汉已经烂醉如泥,哪里知道这件事情。醉醒之后,他也起身回去了。他仍然一贫如洗,生活潦倒。
这时他仍然不知道自己衣服里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珠。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又碰见那位亲戚。对方目睹他衣衫褴褛的样子,不禁叹息道:
“你真是个傻瓜,为了衣食费尽心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昵?以前,我还以为你生活得很舒适,因为那年你来我家里时,我曾把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珠缝在你的衣服里。本想着你会从此富有起来,可是你却毫不知情,一直为衣食奔波劳碌!”
◎不同境界才能发现不同的价值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徒弟回去后说:“它最多只能卖到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一千块钱。”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但不要卖掉它。”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五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十万。但是徒弟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二十万、三十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徒弟说:“我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不能相信:“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
他回去,师父拿回石头说:“我们不打算卖了它,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有那个市场的理解力,你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境界不到,自然也理解不到
从前,有一位小尼姑去见师父,她对师父说:“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吃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杂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
师父说:“点一盏灯,使它不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数十年过去了……
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住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她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就在死前她终于通悟——点一盏心灯。
◎俗人只看得见外表,高人却看得见本质
一休禅师以机智聪慧而著称。在别人犯错时,他从不直言相劝,而是任由其错下去,然后找到一个机会,以机智幽默的方式将对方的错误巧妙地表达出来,让人在轻松幽默中接受教育,并深刻反省。
一休禅师的门下,有位做将军的弟子。这天,这位弟子请他吃斋饭,一休非常高兴。他给弟子们讲完经法,就如约来到将军府。因为来时匆忙,没有来得及换衣服,而守门的警卫看他穿得破破烂烂的,以为是哪里来的臭和尚,无论如何不准他进去。一休禅师无奈,只好回去换了一件崭新的袈裟,门卫这才放他进去。
将军左等右等,可就是不见一休禅师来,心里不禁有些着急。他刚想出门去看一看,却与迎面而来的一休禅师撞了个满怀。见到禅师穿了一件崭新的袈裟,将军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只是把禅师迎到客厅。
开始用餐时,一休禅师自己不吃,只是把饭菜往衣袖里装。将军见了,更加纳闷了,忍不住问道:“师傅,您是不是想为家中老母或者寺里的僧众带些饭菜呀?如果是这样,那就请您先用吧,过一会儿我叫人给他们送去就是了。”
一休禅师说道:“你今天是请我的袈裟吃饭的,不是请我吃饭的,所以我就不吃,只给袈裟吃。”将军听了,更是迷惑不解。
一休禅师说:“我第一次来时穿了一件旧衣服,你的门卫把我挡在了外边。我只好回去换了一件袈裟,他才放我进来。既然你们以衣服的新旧作为邀请客人的标准,所以我就想,你们可能只是邀请衣服吃饭的,我就只好把饭菜给衣服吃了。”
将军听完,立即顿悟。
◎高境界的人修炼才会无处不在
北宋年间,苏东坡有一次去拜访济南监镇宋保国。宋保国将王安石写的《华严经注解》拿出来展示。苏东坡说:“《华严经》本来有八十一卷,现在却只有一卷,这是怎么回事呀?”宋保国说:“荆公(指王安石)注解的这一卷才是佛语,非常精妙,其他卷都是菩萨语!”
东坡见他这么崇拜王安石,就说:“我从经书中,取出几句佛语,夹杂在菩萨语中,再找出几句菩萨语,夹杂到佛语中,你能分辨清楚吗?”宋保国说:“不能。”
东坡又说:“我以前曾住在岐下那个地方,听说附近河阳县的猪肉味道很好,就叫人去买。这人回来的路上喝醉了酒,猪夜间逃走了,于是他就另买了一头普通的猪来顶替。客人们尝了这猪肉后,都赞不绝口,连说好吃,认为非一般的猪肉可比。后来,这件用假猪顶替的事情败露了,客人们知道后,都为自己当初的表态感到惭愧。今天荆公写的假话就如同那头假猪一样,只是没有败露罢了。如果你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墙壁瓦砾都昭示着很精妙的佛法。至于说什么佛语很精妙,不是菩萨语能比得上的,这难道不是梦话吗?”宋保国惭愧地说:“您说得十分有道理。”
◎在金钱面前最能看出人的境界高低
从前有一个名字叫一禅的人。他的家庭历代都是富翁,但到了他这代家道败落,最后终于一贫如洗。所有的亲朋好友全都冷落他,都以轻蔑的眼光看他。于是他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到异国他乡去开始新生活。很多年后,他赚了非常多的钱,踏上了归途。亲友们听到他回国的消息,态度全都有所改变,纷纷拿着食物、香花,准备各项娱乐,在半路上迎接他。他得知后,故意穿着破旧的衣服,混杂在前头仆人的队伍里行走。他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是青年,如今成了富翁却已是老人了,当然谁也记不清他的面孔。
“请问哪一位是衣锦还乡的一禅先生?”
亲友们向行进的队打听。他摆出一副陌生的脸孔回答道:“在后面!”
于是,众人都向后面去打听。
“哪一位是一禅先生?”
“最前面的那位就是他。”
亲友们听了,回头找到他,责问道:“我们特地来迎接你,你说在后面,原来是欺骗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不料,他却冷冷地回答道:“你们想看的一禅,坐在后面的骆驼上的钱袋里。我可不是你们说的那个一禅呀!当年,我穷途没落时,诸位理都不理我,而现在却忙着来迎接。事实上,你们不是要迎接我,只不过是惦记着我的财产——后面骆驼背上就放着那些财产!”
◎境界越高的人越活在现实之中
从前,圆音寺的横梁上有个蜘蛛有了佛性。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对蜘蛛说:“我来问你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想了想,回答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点头离开了。
过了1000年,佛祖又来了,对蜘蛛说:“那个问题你有更深的认识吗?”
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又过了1000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晶莹透亮的甘露,顿生喜爱之情。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伤心。
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好,那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名叫蛛儿,一晃长到16岁,成了婀娜多姿的少女。一天,皇帝在后花园为新科状元郎甘鹿举行宴席。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和长风公主。蛛儿觉得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但是,几天后,皇帝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蛛儿深受打击,灵魂就要出壳。太子芝草赶来,对蛛儿说:“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如果你死了,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要自刎。
这时,佛祖来了,他对蛛儿说:“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不过是你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仰慕你3000年,你却从未低头看过它。我再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蛛儿终于大彻大悟。
◎境界高的人才能看清天地运动的本质
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阳光格外强烈。中午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侍者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数条小河吗?你去弄些水回来。”
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不很远,他很快就找到了。但是他刚到那里,就有一对商人骑着马从那条小溪经过,溪水被他们弄得浑浊不堪,哪里还能喝!于是他就转身回去了,告诉佛陀说:“溪水被商人弄脏了,不能喝了,还是另找条小溪吧!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条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离这里也不远,大概就两个时辰的路程。”
佛陀说:“我们离这条小溪近,而且我现在口渴难耐,为什么还要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个小溪呢?你还是再去一趟刚才的那个小溪看看吧。”
侍者满脸不悦地拿着容器又去了,心里想:“刚才不是看了嘛!水那么脏,怎么能喝呢?现在又让我去,不是浪费时间白跑一趟吗?”
他中途决定不去了,于是就转身走回来对佛陀说:“我都告诉你了,溪水已经被弄脏了,你为什么还是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么也没有向他解释,说道:“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现在要做的只是顺从,你肯定会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当他再次来到那条小溪旁的时候,看到溪水是那么地清澈、纯净,泥沙早已不见了。
◎修炼随时随地可以发生
一位禅师正在打坐,这时来了一个人。他猛地推开门,又砰的关上门,又踢掉鞋子走了进来。禅师说:“等一下,不要进来。先去请求门和鞋子的宽恕。”
那人说:“这是胡言乱语,我听说禅宗的人都是疯子,看来果真如此,我干吗要请求门和鞋子的宽恕?那双鞋子是我的!”
禅师又说:“你出去!永远不要回来,你既然能对鞋子发火,为什么不能请它们宽恕你呢?你发火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想到对鞋子发火是多么的愚蠢。如果你能同愤怒相联系,为什么不能同爱相联系?关系就是关系,愤怒是一种关系。当你满怀怒火地关上门时,你便与门发生了关系,你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那扇门并没有对你干什么事。你先出去,否则就不要进来。”
听到禅师的说教,那人开悟了,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既然你能够发火,那么为什么不能去爱呢?”
于是那人去爱了。也许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他抚摸着那扇门,泪水夺眶而出,他抑制不住涌出的眼泪。当他向自己的鞋子鞠躬时,他的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转身走到禅师的面前。禅师立刻伸开双臂拥抱了他。
◎看得开就是把想不通的事想通
有一个高僧,他是位著名的收藏家。
他酷爱陶壶,收集了无数个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一定亲自前往鉴赏,如果看中意了,而对方愿意割爱,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他最中意的是一只龙头壶。
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于是他拿出这只茶壶泡茶招待这位朋友。二人开心地畅谈着,朋友对这只茶壶所泡出的茶赞不绝口,因此好奇地将它拿起来把玩,结果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破裂,全场陷入一片寂静,每个人都为这巧夺天工的茶壶惋惜不已。
这时这位收藏家站了起来,默默收拾这些碎片,将他交给一旁的下人,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事后,有人就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一只壶,被打破了,难道你不难过,不觉得惋惜吗?”
收藏家说:“事实已经造成,摔碎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虔诚的心是入境的第一条件
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故特别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
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因为时近黄昏,其他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要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三更半夜,他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天傍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与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此训示,颇为感动而钦敬不已,并且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为弟子,对佛像的雕刻,其技艺也独树一帜!
◎人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良宽禅师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中,生活十分清贫。一日夜晚讲经回来,正遇一个在茅屋行窃的盗贼。盗贼见禅师,慌张不堪,无以躲避。
良宽禅师却慈睦地说:“这里怕是难有可盗之物,唯有老衲身上的这件袈裟可赠予你。”
盗贼抓起袈裟便飞奔而去。良宽禅师赤裸着身体叹道:“只怪我不可将皎洁的明月送于你啊!自性本如明月般清亮,有着无限的宝藏,若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
◎在相同的地方读出不同那才叫境界
佛祖释迦牟尼有个弟子叫般特,他生性迟钝,佛祖让五百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学问,可是他仍然一点也不开窍。佛祖于是把他叫到面前。一字一句地教他一首诗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你不要以为这首偈语很平常,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学会这首偈语,就相当不容易了!”
禅,本身不立文字,全靠心领意会。参禅无可取巧,只要下工夫慢慢来,在身心磨炼之下,精神自然升华,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明心见性。而禅家为学,不苛求于如何地博而广,所谓万法皆一,精悟一处,便得万法,同样空心见性。
于是,般特翻来覆去地就学这首偈语,有一天终于体悟出了其中的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