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20991000000005

第5章 会说话才能办成事(4)

同样,如果在谈话时能够灵活机警,则会同样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传古时某布政使请按察使喝酒。席间,布政使因自己的儿子太多而表示忧虑。按察使只有一个儿子,又为儿子太少而发愁。一案吏在旁边说:“子好不需多。”布政使听了这话,于是说:“我的儿子多,又怎么办呢?”那位案吏回答说:“子好不愁多。”二人皆大欢喜,大加赞赏,一起举杯痛饮。

所以,一个心理成熟、懂得社交技巧的人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以怎样合适的方式说话。实话不一定要直说,而可以幽默地说、婉转地说或者延迟点说,私下交流而不是当众说,等等。同样是说实话,用不同的方式说,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10.滔滔不绝并非真正的口才

成功金言:

说话是一种交流和沟通,是人们相互交流、交往的需要,但要服从需要,针对实情,做到心理有谱,思考成熟,权衡利弊以后再说。

言辞有时是苍白无力的,它很少能说服他人改变立场,虽然上帝给了我们两只手一张嘴,但人们还是喜欢用嘴而不喜欢动手。逞口舌之利是毫无意义的,不但不能改变别人的立场,反而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高谈阔论的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多么的出众,如果能按他说的计划实行,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这些人滔滔不绝,在自己空想的领域里如痴如醉。然而,在旁人看来,那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

罗马执政官马西努斯围攻希腊城镇帕伽米斯的时候,由于城高墙厚,士兵死伤惨重却仍然未能攻占这座城镇。最后,马西努斯发现城门是最薄弱的环节,于是打算集中兵力猛攻城门,但要攻打城门就必须要用到撞墙槌,当时军中并没有这种器械。马西努斯想起几天前他曾在雅典船坞里看过两支沉甸甸的船桅,就马上下令把其中较长的一支立刻送来。

然而,传令兵去了多时,桅杆仍未送达。原来是军械师与传令兵发生了争执。军械师认为短的那根桅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但攻城效果比长的那根要好,而且运送起来也方便,他甚至花了不少时间画了一幅又一幅图来证明自己的专业,而传令兵则坚持执行命令,既然上司要长的桅杆,他的任务就是把长桅杆送到上司面前。

面对军械师喋喋不休的说辞,传令兵不得不警告他,他们的领袖是不容争辩的,他们了解领袖的脾气,军械师终于被说服了,他选择了服从命令。在士兵离开以后,军械师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觉得服从一道将导致失败的命令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竟然违抗命令送去了较短的船桅。他甚至幻想着这根短桅杆在战场上发挥功效,使领袖不得不赏赐他许多战利品以赞扬他的高明。

马西努斯见送来的是那根短的桅杆很生气,马上召来传令兵,要他对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传令兵忙向他汇报说,军械师如何费时费力地与他争辩,后来还承诺要送来较长的桅杆。马西努斯对这名军械师的自以为是深感震怒,于是,他下令,马上把这名军械师带到他面前来。又过了几天军械师才到达,他没有察觉到领袖的震怒,反而为能够亲自向领袖阐述自己的正确理论而扬扬得意。他仍然以专家自居,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专业术语,并表示在这些事务上专家的意见才是明智的。马西努斯见军械师仍不改其说大话的老毛病,十分生气,立刻叫人剥光他的衣服,用棍子活活地将他打死。

这名军械师可能死后也不会搞懂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他设计了一辈子的桅杆和柱子,还被推崇为这方面最好的技师,凭他的经验,他知道自己是对的,因为较短的撞墙槌速度快、力道强,更适合攻城。他可能永远也没办法想通,他费尽口舌向统帅解释了大半天,为什么统帅仍然坚持他的无知呢?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像军械师这样的好辩者。他们不了解言辞从来都不是中立的,或多或少总带点偏向性。有些人是天生的辩论狂,太过于争强好胜了,整天只知要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争辩,或总是找机会责难比自己有权有势的人的聪明才智,他似乎已经忘记面对的是什么人物。面对这些人物,逞口舌之利是毫无用处的,他只要说一个字就能封住你的嘴,因为权势掌握在他手里。

有人说话不管该不该说,也不考虑后果如何,只要想说就说。我们把这种人说成是“漏斗嘴”。

老李的儿子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40分的好成绩,报考了清华大学。老李十分高兴,就把这个喜讯在办公室里公布出来,没想到老张抢先接过话头说:“640分,也就一般吧。听说今年清华大学够高的,你们家闺女报清华可够呛!”老李听到老张的话,脸色一下子就由晴转阴了。正在这个十分尴尬的时候,办公室的小黄说:“今年能考640分,真了不起!我有个朋友,他孩子今年也高考,才560多分。您儿子真棒!等上了清华,我们都去您家贺喜!”紧接着,办公室的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了,老李被这种真诚的祝贺声包围着,沉浸在喜悦之中。

而老张则被众人冷落在一旁,插不上话。

滔滔不绝并非真正口才的表现,这样做往往会把事情做得更糟。在适当时候闭上嘴,或许效果会更好。

11.学会适当地拒绝别人

成功金言:

说话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而拒绝恰恰体现出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对人说“不”的时候,意思一定要明确,防止不必要的误解。

说“不”是每个人的权利,就像 我们要生存一样。当然,拒绝别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求人办事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求你办事,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也是叫人万分头痛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给别人带来不愉快,所以也就很难说出拒绝别人的话。”

学会拒绝是人生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唯有恰当地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去完成更为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想拒绝别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可是,嘴上却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有时还会习惯性地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因此,在很多时候,还没来得及听清别人的要求是什么,就心不在焉地答应了,常把自己推入两难的境地。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语言顺序,学会适当地拒绝别人。但是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很容易得罪人,不利于待人接物,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拒绝的技巧。

(1)时刻准备好说“不”。

那些在别人不论提出多不合理的要求时都很难说“不”的人,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对自己的判断力缺乏自信,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别人不该期望自己做的。其次渴望讨别人喜欢,担心拒绝别人的请求会让人把自己看扁了。最后是自卑作怪,因而把别人看成是能控制自己的“权威人士”。然而,不论出于何种理由,这些不敢说“不”的人通常承认自己受感情所支配。不管过去的经历如何,他们从未在别人提出要求时有一个准备好的答复。

(2)用沉默表示拒绝。

当别人问:“你喜欢某某吗?”你心里并不喜欢,这时,你可以不表态,或者一笑置之,别人即会明白。一位不大熟识的朋友邀请你参加晚会,送来请帖,你可以不予回复。它本身说明,你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

(3)用拖延表示你的拒绝。

一位女孩想和你约会。她在电话里问你:“今天晚上去看电影,好吗?”你可以回答:“明天再约吧,到时候我给你去电话。”

一位客人请求你替他换个房间,你可以说:“对不起,这得值班经理决定,他现在不在。”你和妻子一起上街,妻子看到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很想买。你可以拍拍衣袋:“糟糕,我忘了带钱包。”

有人想找你谈话,你看看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改天行吗?”

(4)用回避表示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