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从《黄帝内经》中来
20949800000008

第8章 饮食养生——不必求参汤,食物是仙方(1)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

【译文】:五谷是用来营养身体的,五果是用来作为辅助营养品的,五畜之肉是用来补益身体的,五菜是用来补充食物营养不足的。

【解析】:

所谓的“五谷”就是我们吃的稻米、小麦、玉米、小米和黄米等五谷杂粮;“五果”就包括人们吃的桃子、李子、栗子、大枣、杏等一些水果;“五畜”就是人们吃的猪肉、羊肉、狗肉、鸡肉等肉类;“五菜”就是人们吃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它们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可以说,五谷是养命的;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可以帮助消化;五畜是起到补益作用的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五菜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

【养生智慧】: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长命百岁的重要保证

现代人习惯大鱼大肉,却忽略了各种蔬菜和水果,结果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如何避免危害的发生呢?这就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只有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把各类食品合理搭配,才能满足人的生育、生长、发育和生活劳动的需要。

1.主副要平衡。如今人们餐桌上副食的比例大大增加,人们的饭量却越来越少,主食不主,会引起能量代谢失衡。如果主食摄入太少,就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而副食太少则会造成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因此,主食和副食比例适当才是平衡营养的重要前提。

2.荤素要平衡。科学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以素食为主的混合组合,完全素食很难满足人体对营养的全面需要,但过多食用动物性食物则是引发文明病的主因。一天的膳食中,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植物中的纤维素可降低消化系统的患病率,这种荤少素多的食品结构能够平衡人体营养。

3.多吃膳食纤维食物。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包括通便、降血脂和降血糖等。膳食纤维不足可导致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便秘等。富有膳食纤维食物主要为植物性食品,如谷类食物中像麦麸、米糠、玉米、红薯等,蔬菜食物像芹菜、青菜、荠菜、菠菜等。

4.注意饮用足量的水。水占人体的比重最大,人体对水的需求甚于食物。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天至少喝8大杯水,帮助排除体内毒素。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5.三餐安排要合理,进餐要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安排在11:30~13:30,晚餐安排在l8:00~20:00进行为宜。早餐要吃好,营养要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少。

【温馨提示】:

无论是五谷、五果,还是五畜、五菜,这些食物放置的时间都不宜过长。因为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种有害的病菌,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以及有毒化学物质等。只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才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

【译文】: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但是,贮藏阴精的五脏也可以因为五味太过而受到伤害。

【解析】: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饮食五味是人体五脏精血津液的主要来源。饮食五味调和,则营养来源充足,五脏精气盈满,从而功能活动正常;相反,如果饮食五味失调,如摄入不足或偏嗜五味,就会导致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精气不足或脏气偏盛偏衰,从而导致相应的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饮食中一定要注意调和五味,补益精气;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偏嗜太过,避免被五味不当所伤。

【养生智慧】:

饮食五味,功用不同

食物的五种味道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它们在人类繁衍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独特的重要角色。因此,正确认识饮食五味的特性对养生保健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1.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

平时吃点酸,我们会发觉有点呆滞的味觉、味蕾、胃都活泼起来;有时我们运动过后会觉得腰酸背痛,那是因为乳酸残留太多的缘故,此时吃点酸可以很快将乳酸代谢中和掉;洗澡水中加点醋也可以缓解筋骨轻微酸痛。

酸能收敛,好比说男人前列腺肥大、尿失禁,女人产后尿失禁、白带太多,或拉肚子,通常都用酸来收敛。中医学讲到酸都会连带提到涩,酸涩两个合在一起,涩就是收敛的意思。收敛包括伤口的收口愈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样,其他中药还有五味子、五倍子。

2.辣味有解痉、发散、促进循环的功效。

辛的最大功能在解痉,意思是说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者心脏血管收缩痛,这时候给予一点辛,往往可以起到收敛的功效。

辣味的食物有发散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一般表证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证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姜是最具代表性的辣味食物。

辛味食物还可辛凉解表,辛温散热,可让血脉通行。

辛味食物不仅指辣椒,还包括辛凉的薄荷、紫苏、香菜;辛温的姜、胡椒。

3.甜味有补养、弛缓、中和的功效。

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养气血的功能,所以疲倦时人们都比较喜欢甜食。疼痛是由肌肉紧张而引起,甜食能解除肌肉紧张,使身体柔软,这叫做弛缓的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和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饼干、点心,很多含淀粉、果糖的食物也属于甜食。米饭、面食、红枣、黑枣、龙眼、枸杞这种甜都属于长效甜或配醣体的甜,可适当长期食用。

4.苦味有泄下、燥湿、坚阴的功效。

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有泄下、燥湿、坚阴的作用。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以排出体内的滞水。苦味本身还有促进伤口愈合与肉芽细胞生长,也可以消炎退热,活化免疫细胞。

中医认为,什么情况之下该用什么味都是固定的,如苦味入心经、心包络经和小肠经,所以心火旺或小肠经旺时,都应用苦味来调理。“小肠经旺”指的是小肠、十二指肠感染、发炎引起的拉肚子、溃疡、糜烂,或熬夜以后舌头肿胀刺痛,好像被烫到一样;心火旺则包括刺到、打针的过敏反应,红肿热痛等,都宜吃苦味食物来缓解。

在众多苦味食物中,以苦瓜最佳。此外,莴笋、生菜、芹菜、茴香等也是很好的苦味食物。

5.咸味有软化硬物、促使下痢的功效。

中医讲的咸不专指食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比如甲状腺肿大的肿胀,就是用咸的海带或海藻来治疗。还有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温馨提示】:

五味有机调和,可以达到饮食之美的最高境界—和合之美。这种美既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又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五味如何调和才好呢?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酸、苦、甘、辛、咸的辅佐,配伍相宜,则饮食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三是在进食时,要做到味不可偏亢,偏亢太过,容易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

火生苦,苦生心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滋长心气。

【解析】:

火生苦,那苦味是怎么产生的呢?没有苦味的东西烧焦后通常会带有苦味,人在发烧干渴的情况下口中也会变苦,这说明“火生苦”。苦为什么生心呢?心的产生可认为是南方热的需要,苦味的刺激也许是促进心脏活动的原动力。

【养生智慧】:

适当吃苦能养心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泻火的功能。心为“火脏”,火多了将变成炎症(“炎”是由两个火组成的,意思是火多了就会变成炎)。如果心火上炎到头面,会出现面红、口舌生疮甚至赤烂疼痛等症状;如果心火炽盛则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口渴、便秘、尿黄等。如果出现上述心火过盛的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这类食物包括莴苣、芹菜、生菜、苦瓜、苜蓿、萝卜叶、大头菜、百合、白果等。

当然,苦味食物的好处还有很多,我们挑一些主要的来与大家分享:

1.苦瓜:苦瓜具有清热解毒、清心明目、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功能,适用于中暑发热、目赤流泪、尿黄、肠炎痢疾等症。将200克苦瓜与50克粳米煮粥食用,可起到清热解毒、健脾消食的作用;将苦瓜250克切丝,用猪油爆炒后加适量姜、葱、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有养肝明目、润脾补肾作用,可治疗体虚有热之目疾及脾虚体弱症。

2.苦丁茶:苦丁茶味苦,棕色,清香,具有能清热除烦、养阴生津等作用。将适量苦丁茶叶、杜仲与绿茶混合搅拌,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可起到防癌抗癌,降压减肥的功效;将苦丁茶3克,决明于6克,泡茶饮用,适用于高脂血症。

3.苦参: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我们可取10克龙胆草、60克苦参煎取浓汁,之后放入2个打散的鸡蛋和少量的红糖,煮熟食用即可。此汤利湿、清热解毒的作用,适于阴囊湿疹患者食用。

4.荷叶:荷叶味苦、性凉,有消暑利湿、散淤止血的功效。取30克绿豆,100克粳米及适量的鲜荷叶煮成稀粥,两者搭配食用可消暑利湿。

5.苦菊:苦菊味略苦,颜色碧绿,可炒食或凉拌,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

6.芦笋:芦笋味甘、性寒,具有养心安神,降压除烦的功效。芦笋略有苦味,我们在烹调前可先将芦笋切成段,用水浸20~30分钟,浸出苦味,然后炒、煮、炖、蒸、凉拌、酱渍均可。如西餐中有芦笋炒鸡肝、黄油芦笋、芦笋色拉、德式干酪芦笋等。

7.百合: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之效,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病症。我们可取100克鲜百合剥好洗净,与150克粳米一同煮粥。此粥有清热、润肺、宁心安神的功效,对更年期妇女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神经衰弱的患者特别适宜;也可取适量的鲜百合,绿豆同煮,等到绿豆开花、百合破烂后再加入少许冰糖搅匀即可,此汤有清热、养心、安神的功效。

【温馨提示】:

苦味食物容易损伤人体的阴液,因此这里尤其要提醒老年朋友,如果平素形体消瘦,有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阴虚体质的表现,在选用清苦降火的茶叶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

木生酸,酸生肝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

【解析】:

春天与东方相通应,阳升而日暖风和,草木生发;木气能生酸味,酸味入肝,能滋养肝脏。

【养生智慧】:

适当吃酸能养肝

“酸生肝”,我们平时吃点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养肝。肝阴、肝血得到营养充足了,肝脏的各项生理功能就能发挥正常了。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酸苹果、葡萄、酸奶等。在进餐或做某些菜肴时,依需要和习惯适当加点醋也可以起到适当作用。

酸味食物很多酸味除了能养肝外,还有以下多种作用:

1.山楂:山楂有开胃消食、化淤除积、活血止痛等作用,特别是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将50克山楂,100克粳米煮粥后放入少量的白糖食用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取30克山楂加清水煮沸,20分钟后去山楂,加少许白糖调成糖茶饮用,可起到活血散淤、消积止痛的作用。

2.橘子:橘子味甘酸,性凉,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的功效。把清洗干净的橘子皮切成丝,用开水冲泡,或是与茶叶一起饮,不仅味道清香,而且有开胃、通气、提神的功效;取橘子捣汁服用,可治疗肺胃有热,烦渴不止等症。

3.苹果:苹果味甘、微酸,性凉,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助消化、益脾止泻。热病心烦及夏季暑湿外感发热者可取适量苹果捣汁服用。

4.酸奶:酸奶性平,味酸,有生津止渴、补虚开胃、润肠通便、降血脂、防癌抗癌的作用。将200毫升酸奶及少许白糖放入500克的面粉中,搅拌成面浆后摊成薄饼后食用,有益气润燥、生津开胃的作用;也可取200毫升酸牛奶,加入50毫升的苹果汁和橘汁,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后饮用,有补钙降压,活血降脂的功用。

5.食醋:食醋味酸甘,性平,能消食开胃、止血解毒。我们在吃凉拌菜时,适当加入一些食醋能起到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在500毫升食醋中,浸入大蒜数个,适量白糖,一周后食大蒜数瓣,可杀菌解毒,适用于肠炎腹泻等疾病的预防。

6.乌梅:乌梅味酸涩,性平,具有健脾和胃、补养肝肾之功效。将乌梅15克用温开水泡1日,连汤放入锅内,加洗净的芝麻120克及适量冰糖,烧开,改用微火煮20分钟,取汁。诸味合用,有补养肝肾、敛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久咳不止,干咳或痰液稀少等症。

7.酸枣:酸枣性平,味甘酸,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等功效。酸枣仁15克,普耳茶2克,加水2000毫升,酸枣仁煎液1600毫升,冲泡花茶饮用。常饮此茶可宁心安神,养肝催眠。

8.草莓:草莓性凉,味酸甘,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除了鲜食之外,还可捣烂后分别加冰糖、红糖、或蜂蜜食用,能润肺止咳、润肺利肠。

9.葡萄:葡萄性平、味甘酸。葡萄中所含的果酸还能帮助消化、增加食欲,防止肝炎后脂肪肝的发生;葡萄枝是肝炎患者补充铁的重要来源。用葡萄根100~150克煎水服下,对黄疸型肝炎也有一定疗效。

10.荔枝:荔枝味甘酸,性温,有补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泻等功效。将荔枝肉100克,菱角肉250克,冰糖30克,共煎煮成汤饮用。此养肝汤是保护肝细胞的佳品。

【温馨提示】:

醋宜常食,但一次不宜多吃。科学家的说法是,当大量的醋进入人体后,会改变胃液的pH值使胃环境中酸性加强,对胃黏膜可能会造成损伤,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因此,食醋要适量。

土生甘,甘生脾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脏。

【解析】:

甘者,甘肥,甘肥的食物主要源于土地生长的庄稼。《尚书》中说:“土爰稼穑”。故土能生甘。甘生脾,脾的作用正是消化甘味的食物。因此,生命体要利用甘味食物,脾这样的器官是必需的;反之,甘味食物促进了脾的生成。

【养生智慧】:

适当吃甜能健脾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甘生脾,甘味食物可以健脾益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就充足,而吃甘味食物,能补气养血、补充热量。

除上述外,甘味食物还有和中、缓急的作用。多以此滋补强身,治疗人身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的虚症,同时也可用来缓和急剧疼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