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财商老师
20947100000001

第1章 没有人知道的秘密(1)

在实际生活中,天才的类型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文学天才、竞技天才、各种体育运动方面的天才、心算天才、游戏天才,他们表现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不同的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才也将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儿童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因为科学文化的进步,为我们认识天才,发掘天才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以及更公正更宽容的理解。以我们所说的残障儿童为例,虽然他们由于身心某个方面的缺陷或残疾妨碍了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但决不意味着他们不是天才。现代意义上的天才,不外是社会生活某一领域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非凡才能。所以,各种类型的残疾人、智障人中也会有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这些人也是天才,只不过是天才的另一类型,人们所熟知的海伦·凯勒,就是这种既有缺陷又有非凡才能,并取得显着成就的典型例子,而弱智儿周舟的表现,也足以证明他的天赋。我们最起码可以称他是低成就的弱智天才。

事实上,在过去取得成就的“另类天才”中,大多数都不是人们刻意培养的结果。没有人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起到了造就之功,更多的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或是一些偶然的因素促成了“另类天才”。实际表明,他们也有可供开发的潜能,并非每一项都不如别人。有的人甚至智商也很高。人们曾经对他们进行过测试。很多残障人的智商都在145左右,有的还超过了145,可称得上是聪明人,但可能由于个人的性格心理上的障碍,以及家庭诸方面的原因,未能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帮助,造成他们成年后成就平平。作为一个团体“另类天才”可能会由于受到同伴的拒绝、对抗和敌对而产生出压抑感;由于防御性,倾向于指责别人,而攻击性或退缩性行为确有一种劣等感等等。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形成了许多不利因素,于是严重地妨碍了他们成长。然而这无疑都与家庭有关,社会有关,与他们的父母有关。

如果我们能回顾一下女性的成功发展史就能明白,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她们的成就恐怕连残障儿童都不如,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她们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很多领域, 她们代表了真正的天才的成就,没有人会去怀疑她们的才能,在残障儿童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中,他们同样有越来越光明、越来越美好的前途,毫无疑问“另类天才”与正常儿童中的天才是有共同的特征,但“另类天才”儿童特征的表现形式受到了个人不同缺陷的限制,这就需要我们更认真更努力,尽量正确地施以鉴别。而且,这种鉴别工作做得越早越好,对“另类天才”儿童的教育,既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确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和期望,发展优势、补偿不足。家长对他们与常人的差异应当有极敏锐的觉察力,用富于特色和个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其发育、发展、成功。

一、财商型孩子与天才全扫瞄(培养财商型孩子与天才的意义)

我们相信每个父母都了解自己孩子的灵性与才智,尤其是那些偏执的父母,如果你认定自己的孩子具有某方面才能或具有某些优势,那一定如此。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人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而对培养孩子而言,特别是财商型孩子这种类型。事实上是,孩子有培养前途只有父母知道,若孩子没有培养前途其他人是难以知道的。因为知道孩子有培养前途的父母是了解他的。但他并不了解同为孩子父母的另一方,所以“有”是可以完全肯定的,“没有”是不能断定。

我们要说的另一点,是不为一般父母所了解,那就是:第一、每隔一代人,人的脑细胞就会增加15万至20万个。所以孩子肯定可以比父母更聪明。第二、人类的智力思维能力,包括智慧是“集体遗传”的,而不是直接遗传的,所以天才的民族中天才多。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能不能把孩子当成天才的孩子去培养。第三个需要说明的是,脑细胞的发展、联接形成智力型的网络,是大脑细胞裂变或者说是突变的结果,人们只了解相当的突变周期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但并不了解产生突变的原因,这仍然是人类大脑的一个谜。现在人们无论从哪个学科都不能给正常的儿童包括部分有缺陷的儿童作没有前程的推断。特别是下一代人,他们比上一代人多15万至20万个脑细胞。而人的大脑正是因为脑细胞的增加,脑细胞活动能力与突变突然增加了,因而人的潜能增加了无数倍,总是到达令人吃惊的地步。

事实上,人的大脑真正得到利用的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培养财商型孩子的目的正是开发 更多可利用的部分。如此一看,一个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是无法衡量的,这就是牧师威特怎样把痴呆儿塑造成神童的,这并不是今天的人能够做到的。伊萨克·牛顿是天才的物理学 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但他不是天生的天才,他是一个早产儿,身体瘦弱甚至被认为是低能人,但最终成为了一代巨人,像他这样的情况在真正的天才人群中非常普遍,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也是如此,幼年发育迟缓,四五岁时还不大会说话,心不灵手脚也笨,但这并不妨碍他最终成为“天才”。而培养孩子的意义就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关键是如何培养。

二十一世纪的天才(未来社会需要的精英)

对天才的理解与其说是天生的秉赋,不如说是社会的需要,现实的需要,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独特的天才。在古代斯巴达的战争社会,人们唯一的理想就是在最广泛地程度上,获得战争的胜利。因此,那些体魄威武,在格斗或战争领导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力量和才能的人就被称颂为天才,并以此受到尊重和拥戴。实际上,他们是斯巴达克斯型的英雄人物,而古希腊时候,人们崇尚写作、历史、数学、文化艺术。尤其是才华横溢、语言优美、能说会道的人,被赋予了特殊的荣誉,因此,那些能言善辩的雄辩家,就是名符其实的天才,当时的柏拉图对鉴别天才儿童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随着历史的演变,法学家、建筑工程师、作家、画家、雕刻家一一登上了天才的舞台。17世纪以后的音乐家、艺术家,自然科学家、思想家迎来了自己的繁荣时期,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天才时代。然而21世纪的天才将是另一番景象,他们既不是拿破仑,也不是丘吉尔、罗斯福, 更不是爱因斯坦、默尔海本,他们更象长特、布么、格林斯潘、卓别林、索罗斯。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人类社会中具有改变社会面貌、拯救国家以及民族命运的杰出人物。他们将是同样拥有非凡的创造才能,成为某一个行业宝贵的资源和社会精英。正是因为如此,传统的天才儿童的思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财商型孩子的培养,应继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来确定基本智商,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使每一个儿童获得各自的发展机遇,保证更多的少年儿童得以成才,把每一个儿童都当作“尖子”学生看待,培养天才的奇迹似乎总是为那些最富有父爱母爱的父母们所创造,而不是那些指望两年一次在世界天才儿童大会上念论文的专家教授,迄今为止,所有的对儿童智力的测试遗传的研究,天才发现、发展的报告追踪都不足以说明天才成长的规律。培养天才的实践并没有结束,只不过是刚刚开始。除了对天才的理解支持和基本的理论指导以外,可以说任何天才儿童的思想,对具体的儿童成长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对儿童特殊才能的培养,特别的学校特别的设施,一直都在迅猛的发展之中,天才的理解和意义最终不会是天才的理论,而是如何普及到更多的人。因此,我们提倡,一切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个孩子开始,开始一个全新的发现天才儿童之旅。就像李政道博士所说的那样“理科”人才,可以象文艺、体育那样从小培养,普及传统的特殊教育,因为,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精英,我们不仅需要智力超常的儿童,更需要才艺超常、综合能力超常的儿童。

二、你的孩子的特质(天才孩子的特质特征)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砂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一个孩子的培养都必须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质就是天才的显现,如何理解孩子的特质是关键。能否发现孩子的特质是我们的眼光,怎样去发现孩子的特质是我们的能力。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才能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智商、二是情商、三是财商,这三种形态好象是完全概括了人的各种才能,我们可以说这是绝对正确的认识,因为就今天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来看,确实是人的三种基本才能表现的结果。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五十年以后或者说是一百年以后这种认识或者说是这种简单的对人的才能的划分法是正确的。因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的发展以现实为基础,并形成新的现实,在那个新现实中,需要怎样的才能,或者说是怎样的才能充分发展“超前发展”的结果。我们不便断言,但可以肯定绝对不是三种才能均衡发展的结果,我们之所以最先认识到人的体力,之后认识到人的智力、智商、再到情商财商,就是在人类社会不同的阶段人的各种能力在不同的时期充分表现的原 因。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你的孩子的特质,即出类拔萃是特质,平平常常也是特质。传统的认识只是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表现的基本常识,并且可以说幼年和少年时期表现出类拔萃的孩子并不比表现平平常常的孩子有多大优势,因为,看似平常的孩子,他的潜在与生俱来的优势可能会在发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表现出来,出类拔萃仅仅是我们的“理想”,而并非他们的现实,在现实中我们没有能力主控整个社会形态让他们从一个“理想”(我们在他们身上实现的最初的理想)走向另一个“理想”(我们希望看到的最终结果)。我们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一个理想的现实,所以这些理想缺 乏实现的基础。而生活的魅力,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包藏着危机与恐慌的魅力。他们会比我们更早体会到这一点。诚如人们所关心的“早熟”,我们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对他们的未来现实而言,是多么不合时宜,多么可笑。

健康的孩子都是“早熟”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以现代的头脑去理解他们的“毛病”、“偏差”。最保守的作法,我们也可以将他们分为:才智优先型、才情优先型、才能优先型。这三种能力与我们现在认识到的智商、情商、财商相吻合。这里讲的少年儿童的“才能”,是他们最早表现出的动手、动脑、应对恐惧、独立行事的综合能力。由于他们这时的脑力处于“散发”即观察理解阶段,所以还不表现为直接的智力。中国人认为小孩是“三岁看到老”,就是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这三种以优先带动整体的才能的发展趋势通常不为改变,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变,不变是有原因的,变也是有原因的,中国人的这种传统的看法因为是以孩子将会能否吃苦耐劳、身体是否健康,是否会孝敬长辈为出发点,所以对大多数孩子的成长是有害。因为这个观点只对财商型孩子最有利,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大器晚成的有力注脚,智商型的孩子的优势被忽略,对情商型的更是一种打击。须知,不同类型、不同特质的孩子,各有各的优势,被忽略,受打击是对多数宝贝成为天才最大的“杀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略一个孩子,更不能“打击”孩子。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真正地爱护他们,才能发现他们的特质。事实上智力优先发展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处于明显的优势,而才情优先发展型的孩子在“三类天才”的全程快车中,最早的搭上天才快车的早班车的孩子,他们有可能在14岁就成才一直到28岁这个年龄段机会都属于他们,他们可能在艺术或准艺术领域脱颖而出,并大显身手。而智力优先发展型是在24岁开始搭上天才快车的,所以我们称其为中班车,在之后的14岁即到38岁,是他们的完全成长期,成为 各个领域的专业天才。

需要说明的是,才情优先型与才智优先型、才能优先型是可以互相转变的,早先才能优先发展的后来可能智商领先,也可能情商得到充分发展,随着机遇,进入艺术领域或进入专 业领域,才情优先型与才智优先型也会因为“一优而全优”变成全面发展或具有了其他才能而发生转变,改乘“中班”或“晚班”快车。由此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许许多多的机会成才,关键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关心、保护,最终促其成功。

普遍化的特殊才能(特殊天才的“普及版”划分)

如果我们引用过去的天才儿童及传统的神童的思想,它的害处将大大超过其益处,即使我们用当代的“超常儿童”的概念去理解,对你的孩子那也是非常有害的。 因为,“神童”大概是百万个儿童里面才能有一个,但是我们若以20世纪初,特曼的“才智”和“天才”的140分和170分的智商值去理解,这个比例将成几十倍几百倍的提高,如果再以美国现代教育专家西德尼·马兰提出的由专业资格人士所确认的才智与高天资的定义,即把儿童的杰出能力理解为①一般性的智慧能力(高智力),②特殊的学术才能(在一个甘愿做出努力的领域,所表现出的非凡才能),③创造性的或富有成效的思维(创造新颖、复杂、丰富思想和非凡才能),④领导能力(鼓励他人达 到共同目的的非凡才能),⑤视觉和表演艺术(绘画、雕塑、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追求 中的非凡天资),⑥掌握巨细运动能力(如竞技、技巧等非凡的才能)。那么,天才的比例就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了,依据1983年,美国28个州,运用马兰的上述定义鉴别天才儿童,大概占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