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顶层设计:决胜未来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再造之路
20919600000009

第9章 起点:企业转型从企业家转型入手(2)

第三个方面,环保及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我们不可能继续靠污染生态环境,污染我们的江河土地为代价来寻求高速发展,因为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我坚信环保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因为这样做对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环境破坏了,生存环境恶化了,就算收入上去了又有什么意义?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收入方面,更重要的是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所以环保、健康和安全(EHS)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节能减排必定是未来几十年的主流,而且是不可能逆转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竞争的加剧。现在各行业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如果企业还在低成本上做文章,同质化的产品就会越来越多,假冒伪劣产品也难以杜绝。对于同质化的低档产品来说,参与竞争的两个要素就是价格战和广告战,这两招都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所以,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逐步放弃低成本战略,走差异化的价值驱动道路,尤其是中小企业,更没有资格参与低成本战略这个游戏。

哪些企业漠视上述四个变化,或者没有预感到变化,将来唯一的结局就是被淘汰。当然这些趋势不仅我们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要明白,政府官员更需要明白,如果官员们不懂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而他们手上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就会瞎指挥,甚至把很多企业带进死胡同。

企业员工将以“80后”“90后”为主体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也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的员工变了,过去的主体是“60后”和“70后”的员工,现在开始转变为“80后”和“90后”员工。

首先,现在的企业员工更加讲究生活品质。他们在乎休闲娱乐,他们不愿意加班加点,希望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如果让他们千篇一律地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像机器人一样重复地劳动,那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其实这种情况并非中国所独有,同样的事情早在30年前在美国也曾经发生过,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必然结果。完全重复性的工作逐渐被机器人所替代,而人们从事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重复。

其次,现在的企业员工精神需求更高。他们需要活得有尊严,需要被平等地对待,需要被关怀,需要有发言的机会,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军事化管理已经不适合他们了。他们喜欢的是人性化管理,是动力式管理,而不是压力式管理。

最后,企业的管理氛围改变了。现在的企业员工开始觉醒,他们不再埋头苦干,而是学会了质疑,不管是哪个层次的领导都必须讲道理,你能说服他们,他们就跟随你干,说服不了他们,就会被他们看不起,甚至被员工炒鱿鱼。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为什么”“凭什么”。老板们不能再指望员工为企业无私奉献,以为企业提供了工作的机会,员工就应当感恩戴德。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任劳任怨,而是讲究利益的平等交换。他们喜欢“幸福企业,快乐工作”“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他们向往的是优秀雇主,即那些把员工当做家人对待的好雇主,那些把员工培养成才的好雇主,那些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智慧型企业。

企业家转型的10个方面

关于转型问题,企业家或高层经理人如何才能彻底想清楚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出去,请进来”,与各个领域的高手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千万不要关起门来思考。有人说,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与谁同行,我赞同这句话。只要找对人,问对话,做对事,就可以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企业家转型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从全方位进行综合转型,这些要素之间既是独立的也是相关的。这里列举出10个最主要的方面,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指导思想: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在过去这30年里,由于中国企业始终处于追赶阶段,因此跟随、抄袭、模仿,甚至山寨化成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只要能做出类似的产品,价格比竞争对手低很多,就能赢得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温饱型消费者。但这种“后知后觉”的思路等于把话语权和主动权拱手让给别人,自己对市场没有任何控制力。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预见未来的趋势,无法及早动手去准备,就只能满足今天的显性需求,而无法满足明天的隐形需求。等到明天的隐形需求变成显性需求的时候,再开始去跟风,就会慢半拍,结果必然是“别人吃肉,自己喝汤”,始终处于不利的位置。

那么中国的企业家能否借鉴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时发现潜在的机会、潜在的问题,并用系统思考的方式及早做出准备和调整呢?我想只要思维方式转变了,先知先觉就会成为可能。比方说,今天企业家所能看到的各种报表和数据都是“后置指标”,即在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结束之后回头看过去一段时间的结果,当发现结果不好时往往就已经晚了,就如同西医的化验结果,一旦发现问题,有时候就来不及了。那么企业家能否看到“前置指标”呢?这是当今世界并未解决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管理难题。

几年前,我曾经与彼得·圣吉,还有一位中医大师一起作为某管理节目的对话嘉宾。那次是把完全不相关的三个人整合在一起进行对话和碰撞,一个是研究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一个是研究中医理论和保健养生的,一个是研究企业战略与系统化管理的。虽然大家的侧重点不同,却碰撞出了火花。当我提出“前置指标”这个概念的时候,彼得·圣吉听了频频点头,因为谁能破解企业管理的前置指标问题,谁就能成为企业的保健医生,在问题出现之前把问题化解掉。

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业已存在的前置指标。很多事情都是渐变的,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比如安全事故频发,客户投诉上升,优秀员工离职,扯皮推诿加剧,库存持续上升,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下降,产品上市延迟,现金流持续紧张,等等。这些问题在恶化到不可救药之前,其实是有征兆的,关键是大家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和重视,是否知道导致这些小问题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根源又在哪里?

企业家有了“前置指标”这个意识,就能够对各种潜在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就可以建立一整套收集、分析“前置指标”的体系和制度,从而达到“先知先觉”的境界。一旦企业建立起了“前置指标”收集分析系统,就等于拥有了一套科学的远程预警系统,可以在危机到来之前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0多年前我在中国惠普公司担任首席知识官(CKO)时关注过一个话题,那就是“知识管理”。虽然直到今天谈论这个话题仍显得有点早,但这是中国的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绕不过去的话题,上面我们谈论的前置指标和预警系统都与知识管理有关。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所需的信息就成了抢占先机的关键。现在我们面对着海量的信息,靠的是“关键词搜索”--必须先清楚地知道想找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才能键入关键词,有时候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而未来的搜索模式必将走向“语义搜索”,即根据人的思维模式逐次逼近,通过互动的方式迅速找到信息。

比如你键入“高建华”,电脑会问你:找高建华做什么?可能会出现很多个选项,很多三维图标,非常好看也很好玩。比如我想找他的书,我想请他去讲课,或者我想找他做咨询。当你选择了其中某一项,电脑会继续引导你去寻找答案,比如书有哪些本(可以出现封面图案),课有哪些种(可以出现链接的视频),咨询有哪几类(可以出现项目简介),等等。

我坚信一旦企业家认识到先知先觉的价值,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我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奋斗,更相信中国企业家的执着精神和执行力,关键是如何打开那扇门,从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营理念: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

很多人说,中国有很多成功的商人,却没有多少成功的企业家。这句话表面上看有点偏激,但是仔细想一下的确有一定道理。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商人和企业家的定义。

商人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他的经营宗旨和目标就是赚钱,用什么方法赚钱不重要,只要能赚到钱就行,这就是典型意义上的商人,结果才有了那句话“无商不奸”。为了赚钱,很多商人不择手段,哪怕侵害客户的利益,伤害社会的利益也不在乎,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比如忽悠炒作,偷工减料,剥削员工,污染环境,等等。

那么企业家的定义又是什么?首先是有理想有追求,想做点事情体现自己的价值,成为受社会尊敬的人;其次是基于“利他”的理念来经营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地问自己,我的存在给客户带来了什么;再次是有社会责任感,愿意打造一个平台,帮助员工成才,并给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给客户带来有独到价值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给股东们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回报,给上游供应商带来双赢的成长,给社会带来就业机会和税收。总之,企业家如同一个十项全能的运动员,而不是一个单项冠军,他的思考是系统性的,而不是仅仅追求一个局部的突破。

我们说,企业存在的根本价值就是帮助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体解决问题,即要么提高客户的幸福指数,给客户带来愉悦的体验,要么降低客户的痛苦指数,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是一种基于“利他”的理念而存在的逻辑。没有这样的理念企业的地基就不牢,不管规模做到多大都不会走太远,就像沙滩上盖楼,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遗憾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过分关注经济指标,过度关注经营业绩,而忽视了很多本质的追求、核心的价值和人文的关怀。到头来,企业想的不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是整天想着自己怎么去快速赚钱、快速致富。做企业必须赚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赚钱的企业对社会是负担。但是赚钱和帮助客户之间是不矛盾的,这两点是有先后顺序的,千万不能搞反了,为客户着想,替客户分忧必然换来客户的满意,赢得客户的尊重,赚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中国绝大多数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在起步的时候,一般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走,采取低成本战略,通过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同质化产品,靠价格上有优势去竞争,靠亲朋好友的关系来打开市场。这种经营理念表面上看无可厚非,好像是对的,但是却经不起推敲,因为存在逻辑错误。要知道中小企业没有规模经济效益,单位成本肯定高于大企业,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加工成本,无论是人力资源成本还是品牌宣传成本都会比大企业高,不可能有价格优势。

所以中小企业在进入一个新市场的时候,必须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我能给客户带来什么独到的价值?我能解决什么尚未解决的问题?我能在市场上生存的理由是什么?不要以为这非常困难,只要思想观念转变了,这样做是非常容易的。看看互联网领域的明星企业都是怎么起步的,看看电商们是怎么成功的,可以说,无一例外都是找到了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在一个小小的方面做出改进甚至突破,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同。毕竟互联网领域(更广义地说是IT领域)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是没有政策保护的,也没有垄断型企业称霸市场。

基于“利他”的理念去思考问题,企业家很容易就会发现“蓝海”在哪里,因为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果就会不一样,只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就行了。可以说“利他”的起点,是产品创新,而创新的目的,是给客户带来独到的价值,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来进行,必须让客户觉得有意义才行。

很多人会说我们都知道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不用你多说,关键是如何才能去创新?有没有方法论?答案很简单:有!创新的起点就是去寻找“产品创新的源泉”,理解了这样一套思维逻辑,掌握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论,就不难发现“蓝海”市场。

当然,创新绝对不是一帮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的伟大事业,必须与产品市场人员一道走出门去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发现未被满足的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就要定期走访三类人,分别是消费了不满意的客户、有需求没有消费的意向客户、自认为自己没有需求的潜在客户(如图3-3):

消费及潜在消费人群分析图

那么走访多少人最合适?走访多少人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呢?按照跨国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对于上述三个群体来说,每一个群体走访12~ 20个人就基本够了。这时候信息的准确度在70%~90%之间,如果增大取样量,很多信息都是重复的,尽管信息的准确度会略有提高,但是边际效应会明显下降,付出的成本太高。我们作为企业家和经理人,不可能像学者那样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必须兼顾时间、成本和效果,用最省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况且市场本身存在不确定性,能有80%的把握去做决策已经非常不错了,比起那些“拍脑袋”做决策的人来说,已经是天壤之别。

走访市场,了解目标客户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说出来的需求和没有说出来的需求,自己感觉到的需求和被启发出来的需求,是产品市场人员和研发规划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只要这两种人认同“利他”的理念,就能找到客户需求与企业实力的平衡点,在用创新的方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我坚信,只要把解决客户问题放在第一位,就不会跑偏,创新就会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出来的产品必定会令客户满意甚至超出预期,这就是“利他主义”的具体体现。

经营模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借力腾飞”

进入深水区后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

前面我提到过,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摸着石头过河”,好像中国企业的成长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只能自己去探索,结果是很多企业一次次地重复其他企业已经犯过的错误。其实,在浅水区摸着石头过河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大家很容易看到水下的情况,可是一旦进入深水区,再摸着石头过河就麻烦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普遍处于浅水区,大家通过粗放式的模式快速发展,迅速长大,时至今日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再摸着石头过河必然会凶多吉少。

为什么直到今天很多企业家和经理人依然热衷于摸着石头过河呢?主要原因是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的误区。很多人都以为本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某个企业所特有的,别人理解不了,也解决不了,动不动就拿中国特色说事,以为这些问题只有中国企业才有。其实不然!中国企业今天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在发达国家的企业成长过程中早就遇到过,而且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