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牌决定成败
2078700000017

第17章 管理个人品牌——做职场中的“不倒翁”(1)

初来乍到,好汉要吃眼前亏

虽有“好汉不吃眼前亏”之说,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不妨将这句话改为“好汉要吃眼前亏”。“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值得我们用心体会。

初入职场的人更应如此。因为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我们需要面对太多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很快地融入职场,成为公司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这需要我们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今,人们往往将初涉职场的人称之为“职场新生代”。这就说,初入职场的人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离不开外界力量的帮助,否则,很难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毕竟外界的压力很大,对这些新人来说,他们面对的压力要比老职场人大得多,也残酷得多。

有时候,初到一个公司,我们会碰到一些欺生的现象,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都让你做,比如:你也许是大学毕业生,可刚到公司,你的上司却只是让你查资料、整理数据,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工资也没有别人挣得多。老同事也可能把一些大家都不愿干的工作推给你做,这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公司的情况,这样做可能是为了让你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也许这时你可能感到万分委屈,但如果你不加以忍耐,跟同事闹,跟上司也闹,那么你想想你还能在这个公司干多久?所以,应保持低调,适者生存,没有什么理可说,眼前亏不吃,换来的只能是你的工作不保,或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

由此可见“好汉要吃眼前亏”,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把工作都丢了,哪还谈得上未来和理想?

何彬彬在大学毕业之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工作,他自己很明白,自己将要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只有尽快适应企业,体现出自己的能力,才能增强生存下去的砝码。可是,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总是感觉没有办法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公司里的员工似乎总与他作对,包括老板、人力资源经理、主管,甚至还有前台小姐和公司司机,他们的态度都不是很友善。于是,何彬彬迷糊了:到底是我没有能力,还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我的能力呢?

其实,不是何彬彬没有水平和能力,而是他在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所抱的目的和想法都太高,太不现实了,也正是因为对困难的认识不足,才会导致如此大的落差。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很好地调整自己。例如,我们对人要谦和、更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对待工作时要多动脑筋、多点人情世故、把加班当作是一种福,等等。

如果你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认为前台小姐没有用“您好”接待你,同事没有高看一眼,是对你的不礼貌,以至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你也不用“谢谢”来表示别人对你的帮助。那你就错了,事实上,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别人多表达自己的敬意,并经常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对你的成功很有好处,甚至可以称之为帮助你成功的法宝,因为你这样做既能提高你的个人修养,又能非常顺利地加入工作团队。因此说,同事没有礼貌待你并非是“亏”,而是“福”,因为这能更好地考验你。

工作中,同事们都会比较忙,如果因此你觉得很难与他们沟通,那就错了,因为老板聘请他们,就是让他们工作,而不是与你沟通的。如果你因为自己对工作不熟悉而希望同事能够帮助你,那同样是错的,因为老板聘用你是希望你能为公司出力,而不是让已有的员工帮助解决问题。所以,你需要尽快适应工作,其中也包括尽快适应你的工作伙伴。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老同事都不会等着你来适应,所以,你应该学会主动适应,为了熟悉工作流程,你可以主动帮助别人完成他们的分内工作。让他们能有时间和你交流,教你如何工作。这样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帮他们送文件,做剪报,发传真,等等。当然了,你做这些事情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影响对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不顾心的时候,当你的同事心情不好时,为了避免尴尬,你应当尽量不要招惹事端。即便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该尽量遮掩自己的锋芒,多考虑其他同事的感受,多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如果领导在表扬你的同时批评了他,此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掩饰好自己的情感,正常工作,下班后带着兴奋回家,将你的快乐带给家人,而不是在同事们面前眉飞色舞……

加班在职场中是很平常的事情,“职场新生代”也随时面临着加班的可能,所以,学会合理加班将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加班可以为你赢得老板更多的信赖,让老板感到你是全心全意工作的。而且在加班的时候,你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工作也会更加顺利。认真想一想,在办公室的氛围中努力工作,远比咖啡桌前的空想要现实。

其实有不少人,当他碰到眼前亏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博弈,有些人因此会一败涂地,有些人虽然获得“惨胜”,却元气大伤!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能会博得人们对你一时的赞誉。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做是无谓的牺牲。这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面对生活。

不妨拿出一块心地,容纳不平之事,闭起双眼,权当不觉。

还是那句话:忍!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人在屋檐下,凡事以低调处理是最安全的。能做到这一点,心胸一定要宽阔。你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徐海大学刚毕业就进入一家大企业做起了销售员,虽然他没有多少经验。但是却特别能吃苦。

那时公司正引进了一批新产品,从经理层到销售部门。每个人都很忙,但老板并没有考虑增加新的员工。很多时候,各个部门间的人员都是相互调配的。可是有谁愿意拿和以前一样的工资去干分外的工作呢?整个企业的人只有这个年轻人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他总是微笑着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事实上,他也没有占什么便宜,因为他忙得像个苦力工一样!他之所以这样说,也反映了他辩证的观点和良好的心态。就在他所谓在吃亏的时候,把整个企业运作的流程都摸熟了,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工作态度,很多客户都乐于和他来往,两年中,他的业绩一直是公司最好的,两年后,他自己开始独立门户,而且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下他真的占到了便宜!天底下绝对没有一辈子不吃亏的人,吃点亏又何妨呢?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吃过亏的。

为了良知、责任、义务和热忱等东西,人有时甘愿自己没“亏”主动找“亏”吃。很多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做的、困难的、报酬少的,付出要远远大于回报,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便宜可占,当大部分人拒绝或者不情愿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却主动争着去做。在公司,老板自然对这种“傻子”心存感激,并记在心上,只要以后有机会老板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即使这些“傻子”一时之间贪不到什么“便宜”,至少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好处。此外,这些“傻子”什么事都肯做,还能磨炼他们做事的能力和耐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行情,进步得自然也比别人快。虽然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利益,但是在“吃亏”的过程中却累积了许多无形的资产。

社会并不都是公平的,现实并不都是美好的,有些时候,人不得不吃亏。很多时候,你有拒绝的权利和自由,却发现没有抗拒的余地和勇气。这个时候,也许暂时你什么都得不到,但最后你将发现自己至少比别人多了一点阅历,你还是有所得。

如果能够以“吃点亏又何妨”、“吃一堑,长一智”和“吃亏就是占便宜”来安慰自己。长此以往,你的心胸将更加宽广,你的人格将更加高尚,你也将越来越受人欢迎。那些“聪明”的人从不肯吃一丁点儿亏,他们往往斤斤计较,勾心斗角,自私狭隘。哪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懂得如何算计,但是过了头就成了自私和愚蠢,最后必然“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活就是要让某些人吃亏,让其增长经验和智慧,然后降大任于这个人。从这一意义上理解,不就是“吃亏就是福”吗?如果我们都能以这种心态来管理自己的个人品牌,一定能够在职场闯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来。

成为理想的雇员和下属

完成工作是企业员工的责任、天职和根本任务。然而,在职场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员工,他们总以打工者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他们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老板做事,工作得再好,为公司赚再多的钱,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

你如果以这种心态对待公司,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你就不会全力以赴去做该做的事,也不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更不会像老板一样去行动,当然也就不会像老板一样处处为公司着想。那么,就千万别指望老板重用你、提升你,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身份。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公司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用心去做,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公司,把所做的事都当做自己的事去做,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有价值的职场个人品牌,才能成为理想的雇员和好的下属。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提出这样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自己开的一样。”

小郑高中毕业后随哥哥到海南打工。他们在一个码头的仓库里给人家缝补篷布。小郑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当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小郑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哥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在露天仓库里,小郑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了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了,只见小郑已成了一个水人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要给小郑加薪。小郑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再说,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了经理。

小郑负责的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小郑的哥哥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事干干。”

小郑深知他哥哥的个性,就说:“你不行。”

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

小郑说:“不行,因为你不会把活当成自己家的事干。”

哥哥说他:“你真憨,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还骂他没良心,不料小郑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小郑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他哥哥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

一个员工,要有一种视自己为公司老板的心态,你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为你自己去工作。只有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好好做时,才能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成为老板所倚重的员工。处处为公司着想,在这个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必须从一个员工做起,在某个公司中奠定自己职业生涯的基础。只要你是公司里的一员,你就应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感,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倘若如此,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公司的支柱。

那么,我们要做一个理想的雇员和好的下属,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同雇主的文化。

现代企业员工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适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看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所以对于人才的聘用问题,应聘者是否认同企业的文化是最基本要求。

国内著名的制造企业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曾经说:“在技能和文化的认同中,三一更看重的是对文化的认同。认同三一文化,有高超的技能,这样的员工,三一给予他的是鲜花和荣誉,还有优厚的薪酬;认同三一文化,技能稍逊,三一将着力培养他;技能高超,但是不认同三一文化,三一尽量邀请他做顾问;如果两方面都和三一的要求有差距,了一会建议他尽量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

但是,大道无形,企业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去认同企业的文化呢?

(1)你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思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思科总部的员工看到他们的总裁钱珀思先生,大老远地从街对面小跑着过来,这位员工后来才知道,原来钱珀斯先生看到公司门口的停车位已满,就把车停到街对面,但又有几位重要的客人在等着他,所以他只好几乎是小跑着回公司了;因为在思科,最好的停车位是留给员工的,管理人员哪怕是全球总裁也不享有特权。

(2)你应该让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企业的价值追求合拍,站在雇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的企业。同时,始终表现你对公司及产品的兴趣和热爱,实际是对企业文化的最大认同。你应该利用任何一次机会,表现你对公司及其产品的兴趣和热爱,不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下班后;不论是对公司同事,还是对客户及朋友。当你向别人传播你对公司的兴趣和热爱时,别人也会从你身上体会到你的自信及对公司的信心。没有人喜欢与悲观厌世的人打交道,同样,公司也不愿让对公司的发展悲观失望或无动于衷的人担任重要工作。

(3)尊重雇主的纪律也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

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企业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纪律。如果不尊重纪律,那就是对雇主文化的挑战。

如果员工不能认同公司的文化,企业就会形成内耗,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力量,但由于方向不一致,所以导致企业的合力很小,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很脆弱。所以你要想在一个企业长久的待下去,认同这个企业的文化是基础。

其次,我们还应该懂得雇主的利益高于一切。

1.欣赏和赞美自己的雇主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雇主,一定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许多你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