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牌决定成败
2078700000015

第15章 包装个人品牌——把自己“卖”到天价(3)

(3)递交名片的仪态。对于递交名片这一过程,应当表现得郑重其事。要起身站立主动走向对方,面含微笑,身体前倾15度左右,以双手或右手持握名片,举至胸前,并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同时说声:“请多多指教”、“欢迎前来拜访”等礼节性用语。切勿以左手持提名片。递交名片的整个过程应当谦逊有礼,郑重大方。

7.接受名片。接受他人名片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接受名片的仪态。接受名片时要态度认真,让对方感到你很重视这一交往过程。不论你有多忙,都要暂停手中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迎合对方的示好行为。面含微笑,双手接过名片,至少也要用右手,而不得使用左手。

(2)接受名片后的反应。接过名片后,先向对方致谢,然后至少要用一分钟时间将名片内容默读一遍。若名片上的内容有所不明,可当场请教对方。

(3)精心存放。接到他人名片后,切勿将其随意乱丢乱故、乱揉乱折,而应将其谨慎地置于名片夹、公文包、办公桌或上衣口袋内,而且应与本人名片区别存放。

(4)礼尚往来。接受了他人的名片后,一般应当即刻回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如果你没有名片,名片用完了或者忘带了,都应向对方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致以歉意。

有魅力的声音:你的第二张“面孔”

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我们通过电台获得娱乐与信息:至今,我们无法忘记新闻播音员那厚沉、稳健的声音、单田芳生动的评书以及孙敬修富有感染力的童话故事:尽管没有画面,但是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却透过电波穿越时空。西方沟通学家把声音称为“沟通中最强有力的乐器”。

声音是一种能量,它能够作用于他人。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温婉的嗓音,总让人有信任感;甜美的声音,则让人乐于倾听;有些人因声音而赢得性感。声音能够表现人的个性,传递着人的性情,只有足够完美的声音才能够传达出动人的话语来。

声音是人的“第二外貌”。有人说,在决定第一印象的要素中,仪表与声音可以各占一半。因为只有开口说话,才能决定他人对你的真正印象。如果一个人的外表举止很美,说话的声音也很美,那就等于在交往上长了两只翅膀,会更加充满自信。

职场上,你必须建立起你的“顾客”喜欢的音质,最好就是易于分辨的独特音质。美国总统里根是演员出身,他得天独厚地拥有一副磁性的、音域宽广的好嗓音,加上富有感召力的表演技能,因而他轻松地挫败了在音质和形象上都不如自己的对手——民主党领袖杜卡斯。克林顿总统的声音独特、沙哑、浑厚,他知道如何运用这种略带嘶哑的声音去深入民心。大选前,他铿锵有力、朝气蓬勃,听起来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可靠的、能带来朝气的、能够实现人民愿望的总统。但是,在解释丑闻中时他强化了沙哑的声音,用疲惫的语调恳求民众:“请让你们的总统工作。”听起来就让人们不得不原谅和同情他。以至于一个女观众在被采访时,几乎哭着呼吁媒体和美国人民:“请不要这样对待我们的总统。”

詹姆士·厄尔·钟斯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台之声”的代言人,他的嗓音极具“刚性”、权威,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台(CNN)认为是可以表达想表达的东西。

声音常常影响人的判断力。当听见有吸引力的声音时,我们断定此人比声音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可爱、更胜任某项工作,也更具有领导才干。声音还可以反映出人的心态,细小、单调、乏味的声音,能够轻而易举地催人入眠,它表现了说话者可能缺乏自信。软绵绵的声音能够“催人心肠”,它的主人更适合在花前月下倾诉衷肠,而不是在众人仰望的领导位置上。音质宽厚、语调抑扬顿挫的声音,可以放射出独特的性格魅力,并且提高交流的效果。BBC电视在一个节目中,播放了几位世界级领袖人物的演讲片段,包括肯尼迪、丘吉尔、撒切尔、伊丽莎白女王、马丁·路德等。要求听众辨别他们的声音,被测的人都能够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因为这些有巨大威望的领袖们的声音都音质独特、有权威感,他们的声音也是吸引追随者的魅力之一。

同样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其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说话与发声是门艺术,除讲究抑、扬、顿、挫之外,还要求速度适中、强弱得当、高低和谐、感情丰富、转折自然等。

包装声音有三个要素,即节奏感、音量、说话的速度。所谓节奏,就是在说话时由于不断发音与停顿而形成的强弱有序和周期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根本不考虑说话的节奏,不知道说话时不断改变节奏以避免单调乏味是相当重要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重音和语速。法语不同于德语,英语不同于西班牙语,汉语又不同于英语。人们容易认为,诗歌与散文的节奏有很大差别,其实两者的相对区别则在于一种规则与不规则的重读上。诗歌具有规则的可把握的重音。散文的形式则是不规则的。人们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使用一种比散文更自由的节奏讲话。

说话时,太大的声音会让人反感,以为你在那里装腔作势;音量太小会使人听不清楚,让人误以为怯懦。一般来讲,要根据听者的远近,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最好控制在对方听得见的限度内。

说话的时候,语速不要太快或太慢,应该追求一种有快有慢的音乐感。在主要的诗句上放慢速度作强调,在一般的内容上稍提语速。无变化的声音是单调的,如同催眠曲,令人进入精神抑制状态。说话的音量和音调也应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变换而变换,时而侃侃而谈,如淙淙流水;时而慷慨激昂,似奔泻的瀑布。在不同声音段里,要有高潮、有舒缓、有喜忧,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巧妙地利用嗓音来加强语言效果,这是演说家的秘诀。优美的嗓音富有磁性,具有声乐感,能使人一开口就吸引住对方。

至于声音,除了技术性的修饰之外,重要的在于内在感情、个性色彩。现代人讲究男女平等,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式交流。有的认为淑女应该轻启樱唇,说话轻声细语,忌张大嘴巴。有人遮着嘴巴说话,故作矜持,都是不可取的。某些不符合现代观念的古老礼仪应当摒弃。人的声音虽说是先天的,但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与修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职场中过于女性化的声音被认为缺少吸引力。人们会对用这种声音讲话的女人是否能胜任工作而产生怀疑。于是,常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女人们压低了说话声音。最初,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声音听起来又尖又细。后来,她学习了声乐课努力降低她的音调。辛迪·克劳醒、琳达·伊万杰妮斯塔和波莉娜·波瑞兹科娃都学习过专门教授如何降低声音、使声音听起来不女孩气的课程。超级模特虽然在容貌上尽力模仿青春女孩的娇美,但是却会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具权威性、更成熟。

为了保持你声音的魅力,你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声音带给别人的初次感受怎样,是否与你的品牌形象相一致,否则,请学习调整,使其更适合于“你”。

做自己的品牌设计师

现如今,默默奉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观念已经很难建立起强大的个人品牌,因为现在的工作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默默工作的人,有机会被提拔,现在不会表达,很可能就会被淹没。

实际工作中,也有这样一些人,认为自己做了好事别人自然会知道,没有必要去宣扬,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试想,你是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通过宣扬会影响或带动更多人,这有什么不好?工作中要做好事,但也要去说你在做好事。要懂得包装自己,展现自我品牌的个性。什么是成功的包装?就像商品的包装一样,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生命力、信任、耀眼、平易近人。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包装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包装。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一点,就是要确保你掌握自己的包装和这种包装的内涵。

面试和考核时,考官们常常被告诫要避免“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这就足以证明包装自己的“意义”了。独特的包装可以使你的个人品牌在人群中独树一帜,个性也让人一目了然。当然,你的活力、耀眼和独特都会有助于提高你的受注目率。

个人品牌的包装更多的趋向于能够体现自己活力、沟通能力以及亲和力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现。实践证明越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越平易近人的领导,越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赏识和爱戴,越能成为公众中的核心人物,也越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果你想树立个人品牌,要想在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你就越应该包装自己,从外到内表现出既独特而又极具亲和力的自己。

在很多人眼里,陈安之是成功学和激励大师的代名词。这与他对自己的“包装”密不可分。包装是营销中重要的一环,他正是用这种方式成功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他有一本书叫做《卖产品不如卖自己》。他是如何“卖自己”的呢?陈安之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就强调自己是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弟子。这让人们认为,他所传递的是“正统”的成功学理论。当然,他在美国和台湾的经历也是吸引眼球的“光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