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身教练
20757900000008

第8章 健身须知

1.健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初次参加健身的人都会感到兴奋,特别是当锻炼开始出效果的时候。这极大地激励着健身者的训练热情和行动。但是,有一些人一进健身房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强度的训练,忽视了运动前的热身;甚至经常过度训练,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健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想达到健身的目的,就必须坚持下去。

2.训练前后,两次用餐必不可少。早晨醒来和训练之后,是进餐的两个重要时段。在刻苦训练的同时,你需要增加营养,如果早餐没有吃饱的话,在稍后的训练中就会感到饥饿。早餐应该包含较多的糖类和一些蛋白质。此外,低脂酸奶、牛奶和谷类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训练之后,应该立即进食,因为健身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你的身体运动后应该补充所消耗的能量。进食同样应包含糖类、蛋白质、水等。

3.训练要多样化健身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健身运动能使你的身体机能得到均衡的发展。有氧运动对增强耐力和心血管系统有好处,但对增长力量、强壮身体作用较小。

柔韧性训练也不只属于女性,男性同样也需要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只有将各种训练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提高身体的素质。

4.热身、伸展运动是前提。训练之前要做伸展运动,伸展之前要热身。运动前先做10分钟左右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选择快步走、蹬车等形式。这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温度做好运动准备,而且还能减少在大强度运动中受伤的机会。身体组织变暖以后,可以再做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尤其是要伸展那些将要用到的目标肌肉群和身体部位。

5.恢复(休息)同样重要。在运动期间,必要的恢复时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身体需要充分的休息以恢复状态。

作为一个初练者,不要在一周内进行多于4次的大强度运动。在同一个运动日,不要多次剧烈地锻炼相同的肌肉组织。若在之前的运动中出现疼痛,在后面的运动中就要注意休息,不要勉强运动。每天至少保持8个小时的睡眠,因为足够的睡眠能够让你的精力和身体尽快得到恢复。

6.不要反复做相同的动作。身体与运动的关系是刺激、调整、适应。若长期做相同的动作,身体会逐渐产生适应性,从而使运动出现停滞期。健身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变换动作或形式,以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锻炼误区

运动前的4个错误观念

1.什么运动也不会 很多人有运动锻炼的愿望,可总是因自己消极或片面的观念而始终没有付之行动。其实,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即便对“什么也不会”的人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从健身走、慢跑、走跑交替,到放风筝、扭秧歌,再到骑自行车、爬楼梯、跳绳或登山,只要坚持不懈地锻炼,你都将会从中受益。

2.体形不好,运动的样子也难看 体育运动和比赛的观赏性来源于运动人体的形态之美,但体育运动更具感染力的地方在于运动者身上体现的精神之美。对于大众健身来说,运动的主旨在于促进发育、增进健康、康复疾病和延年益寿,运动者应在运动的过程中,用心体验身心的改善。事实上,当你克服运动中的困难,勇于向自身挑战时,你不仅不会“丢面子”,相反,人们还会为你顽强向上的精神喝彩!

3.体质弱,不能参加体育运动 除了具有运动禁忌症的人以外,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都可以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这些禁忌症是:疾病的急性期,如急性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重要脏器的急性病症、创伤未愈、严重贫血、出血倾向、月经过多、严重痛经等。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中老年朋友或体质较弱的人,开始运动前,最好咨询一下医生或专业人员,为自己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科学地选择运动内容和运动量。

4.锻炼身体,不需要医生指导 不可否认,很多人自发地锻炼身体,也已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但对于那些慢性疾病患者以及老年朋友和有特殊健身需求的朋友,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运动性疾病和损伤,保证运动安全、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可以使运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运动处方制订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和运动能力的改变,适时进行调整。

健身运动不可不知的9大误区

误区1: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没有哪一种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对青少年来说,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种误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时间和耐心。

误区2: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时、每周5天锻炼,做什么都白做

不要相信这种偏激的理论。事实是,即每天坚持锻炼一点点时间也会有很多益处。研究表明,每周两三次半小时的行走就能明显减低心脏病发病率、降低血压、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精力和免疫力。

误区3:只要你小心注意,锻炼前不做热身运动也可以

大错特错!训练前、后轻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防止多种严重运动损伤的发生。

误区4:节食就能减肥

并非如此。超过90%的靠节食减轻体重的人会反弹。

节食只是暂时少吃,并未改变你的饮食习惯。应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并要记住真正能减轻体重的是长期的体育锻炼。

误区5:没有“疼痛”就没有收获

疼痛是身体发出问题的信号。锻炼过程中感到疼痛应减低、减慢运动,直到停止锻炼。要发达肌肉、增强耐力,多少应该经受些不适,但那绝不应是疼痛。

误区6:热敷可使损伤处痊愈快些

运动损伤(如脚踝扭伤)之所以疼痛,是因为伤处内出血及肿胀,热敷加速血液循环,只会加重出血及肿胀。

正确的处理是损伤24小时之内冷敷(如冰块),24小时后用热疗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误区7:猪(牛)肉是很好的赛前饮食,因为肉类有利于肌肉生长

肉类含有大量蛋白质,但在加速提供能量方面效果却很差。理想的赛前饮食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如面食、土豆、面包等)。糖分是最好、最容易利用的能量,因为你今天运动需要的能量是以你昨天的饮食为基础的。

误区8:最好的锻炼时间是清晨

最好的锻炼时间并非只有一个。最好的锻炼时间是你有锻炼欲望并符合你的时间安排时。有些人喜欢以晨练开始一天,而有些人认为一天工作结束后锻炼是重新获得能量和放松的好办法。

误区9:每天锻炼身体的同一个部位能最快增强力量

每天锻炼身体的同一个部位能最快造成损伤。要增强力量,应该让肌肉负重训练至疲劳点,接下来给这些肌肉一天的时间去休息、恢复。过度锻炼会引起肌肉拉伤及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