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身教练
20757900000065

第65章 日常脊椎保健操

1. 侧卧转体

侧卧在床上,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弯曲,上方手叉腰。

上身做前后转体运动,幅度可适当加大,使腰部能够充分旋转,左右各7~8次。

2.仰卧推肩

仰卧在床上,双臂平放在身体两侧,屈肘,双手放于胸前。头向右转时,右肩用力向前推动,注意右肘不离床。

回原位。换一个方向做。左右各3~6下。双手有晨僵或手有麻木感者可以适当多做一些。肩周炎患者可增加一些耸肩、摇肩的动作,并在锁骨上窝做痛点按压。

3.拿捏后颈

仰卧在床上,一只手托在头后,另一只手掌放在颈后部,用2、3、4指与掌部用力捏拿后颈。手指触及肿痛或隆突的椎关节时,可多拿捏几次。左右两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复2~3遍,直到左右转颈有舒适感为止。

4.仰头摇正

仰卧在床上,右侧,左手托头后部,头向右转30度,右手掌托下颌部,右手各指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推下颌部,使头转向左上方复正,每次2~3下。双手换位,做左侧运动。如有头颈单侧麻痛的,应先做健侧,后做患侧。

5.引身舒脊

仰卧在床上,双手重叠托住后颈枕部,双腿弯曲,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臀部离床轻微抬起,双腿同时用力双膝向下按压,足部向上蹬,使身体受牵引力而下移。由于双手将头颈部稳住,因此可使颈、胸、腰椎的椎间受到牵引,使各椎间距增宽,对位良好。此动作可有效抗衰老和治疗脊椎病。如病痛较重,可先做单腿牵引法,左右侧各牵拉2~3次后,再行双下肢牵引法,2~3次结束。

6.仰卧挺胸

仰卧在床上,双手重叠托后颈部,双腿自然伸直,以头、臀部做支点将背部抬起离床,同时吸气,用力将背放回床上,同时呼气。动作要自然,做10~100下。初练者每做10下停一次,呼吸顺畅后继续练习。此动作能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此操可于每天早晨练习一次,练熟以后每次在8~10分钟内完成。练习初期每天一次,一段时间以后可改为每周2~3次。每天坚持。

老年人健身10操

一、叩齿、咽津法

1.叩齿:每天清晨,心静神定,口轻闭,先叩臼齿36下,次叩门齿36下,再叩犬齿各36下,然后用舌舔牙周3~5圈。

2.咽津:即咽下唾液。先用舌舔上腭或牙齿周围及唇内,同时两腮作漱口状,待唾液满口时再咽下,并以意念送入丹田,即想象咽下的唾液直进入了小腹的丹田之中。

注意:叩齿、咽津常配合进行练习,但也可单独进行。

患口腔糜烂、牙龈脓肿时,停止练习,康复后再继续练习。

作用:叩齿可坚固牙齿,咽津能促进唾液分泌,所以叩齿咽津可有效预防牙病,有助于消化,对牙龈炎、龋齿、消化不良等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织布法

动作:坐在床上,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上,双手掌心朝脚尖方向,双臂伸直,向脚部作推的动作。在推的同时,上身前俯,向外呼气,推尽手掌后稍停,手掌返回时吸气,重复36次,每天做2次。

注意:练习的时候,要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意识力集中在掌心。织布动作必须连续36次,如果少于36数则效果不明显。

作用:按摩内脏,调理胃肠功能,可预防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都可练习此操。

三、爬行法

动作:四肢着地,模仿动物爬行的姿式,在草地上、地板上爬行,可以直线向前爬,也可以后退爬,或者转圈爬行。速度先慢后快,爬行时间也慢慢加长。但速度和时间也要因人而异,一般每天练习1次,早晚均可,每次10~15分钟。

注意:练习的场地应保持干净,地面平坦。此运动不适合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动脉硬化患者。

作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器官功能,纠正脊柱歪斜,增强肢体耐受能力等。可有效治疗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等病症。此外,对上臂肌肉萎缩、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疗效。

四、晃海法

动作:双腿盘坐在床上,单腿盘或双腿盘均可,也可以端坐于椅子上,臀部只坐三分之一。双手掌分别放在膝盖上,双目微闭,舌抵上腭。以腰部为轴,先从右到左慢慢旋转,旋转时腰部尽量弯曲,上身前俯,做36次;然后换方向,从左到右旋转36次,每旋转一次约20秒左右,全部动作大约半个小时。

注意:可在每天睡前进行练习,运动时意念只默记旋转的次数。动作过程中全身要放松,呈自然状态,不要紧张。

作用:能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和胃肠功能,尤其对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胃肠炎、便秘及慢性肝炎等病效果最好。

五、撮提谷道法

动作:吸气时,意念集中在会阴部,肛门用力上提,连同会阴一起上升。紧缩肛门,持续数秒,然后呼气放松肛门。重复36次,每天练习2次。

注意:做此操的时间不限,形式也不限,坐、卧、行中均可进行。运动时必须集中精力,一旦分散精力,就得从头做起。

作用:可以升提阳气,促进肛周血液回流,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脱肛、痔疮、肛裂等疾病。

六、呼吸操

动作:

1.翻掌提足:两腿站立,与肩同宽,两只手掌从腿根部向上托,同时脚跟提起,两只手掌托到下颌,顿时翻掌下压至腿根部,脚跟轻轻落地。

2.升降膈肌:两腿站立,与肩同宽,双手放在下颌处,脚跟提起,吸气时提升膈肌,呼气时膈肌下降。

3.开阔心胸:身体自然站立,先将左腿迈出,呈弓步,左腿后蹬,两臂分开,前后弹展两下,再将左腿收回,左右腿轮重复进行。

4.伸手勾肩:双腿站立,与肩同宽,双臂向外,手掌平伸,然后两小臂尽量弯曲,手尖勾到颈根。

5.弓步推手:身体自然站立,迈出左腿,呈弓步,双手从腿根部推送出,然后双手呈虚拳回收,反复进行。

6.扶腰上望:双腿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扶腰,挺胸向上望,然后再扭头往左右看。

7.托头转体:双腿站立,与肩同宽,双手托头部枕骨,配合好呼吸,往左右轻轻转体。

8.两臂平伸:双腿站立,与肩同宽,平伸双臂,回收屈臂,双手掌按压在大腿根部,做以先吸后呼收势动作。

注意:做的过程中,大脑入静,全身肌肉放松,随时调整呼吸。动作要缓慢柔和,轻松自然,不可用力。

作用:此操以静为主,动静相兼,可有效改善肺的呼吸功能,而且对血液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尤其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七、活肩操

动作:两臂抬起向两侧平伸,手心向上。两小臂向上弯曲,双手五指捏拢分别默扣于左右肩部。以两肩为轴心,两肘同时由前向下、向后、向上,再向前做回环动作。先做小回环30次,再做中回环30次,再做大回环30次。然后,又做中回环30次,小回环30次。换相反方向重复一遍。

注意:做大回环时,两肘应尽能向前、向下、向后、向上运动,并要尽力使两肘在前方接触。速度不要太快,全身尽量放松,精力集中在肩部,目视前方,呼吸自然。

作用:此操能活动肩关节,防病强身,对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极为显著。

八、踩滚木棍

动作:端坐于靠背椅、方凳或沙发,双手心向下(阴掌),轻松自如地放在左右大腿的中部,一只脚或双脚踩在木棍上。双足踩滚木棍,前后来回滚动,也可用一条腿进行。先向前踩滚至脚跟处,再往回踩至足趾,如此反复前后踩滚。单脚踩滚时,左右脚交替进行。

注意:先预备一根长40~45厘米、直径8~10厘米的光滑圆木,其表面最好车成深约0.5毫米的直沟数条,以利于刺激涌泉穴。每分钟踩滚40~60次,以锻炼后感到全身轻松愉快,不疲倦为宜。此操可在每晚看电视时进行。

作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可有效治疗下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症。

九、退步走

动作:立正、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前方,双手叉腰,拇指向后按住腰部的“肾俞”穴位,其余四指向前。退步走时,先迈左脚,左大腿尽量向后抬,然后向后迈出,身体重心后移,以左前脚掌着地,随后全脚着地。这时,身体重心移到左脚,再换右脚进行练习,左右脚交叉进行。

注意:退步走一定要选择平坦、周围无障碍物的草坪上进行。每天1~2次,每次20~25分钟,身体虚弱者,可相应减少锻炼时间。肿瘤、结核病患者不宜练习退步走。

作用:退步走可有规律地对腰背部肌肉进行收缩和松驰,有利于腰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提高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尤其适应于老年姿势性驼背、腰脊劳损等症,对脊柱关节及四肢关节均有益处。

十、凳操

动作:

1.两手持凳,双臂伸直向上举,臂微弯曲时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放下,把气呼出。

2右手持凳,两臂同时向两侧平伸,然后两臂向胸前并拢,再改换为左手持凳,动作同上。伸臂时吸气,并拢时呼气。

3.双手持凳,凳面贴在后背上,屈臂使凳面尽量上移,同时吸气,然后两臂放松,使凳面落至原来位置,同时呼气,双目平视前方。

4.两手握住凳腿,屈臂成直角,将凳上抬和落下,同时向左和向右倾斜。

5.坐在凳子上,双脚抵住固定物体下面,双手叉腰或放在脑后,后仰时吸气,缓慢坐起时呼气,坚持数秒。后仰时可同时向左或向右转体。

6.坐在凳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先向右倾斜,右手触地,左臂弯屈,左手顺身体滑动至腋窝。然后,改换方向。向左倾斜,重复刚才动作,注意倾斜时呼气,挺直时吸气。

7.右手握住凳腿下端,用力上抬,使四只凳腿同时离地。然后,再换左手,做同样的动作。

8.坐在凳子上,双臂支撑身体,离开凳面,约保持5~6秒钟,然后放下。

9.俯卧撑于地面,双脚改放在凳面上,两臂弯屈时吸气,伸下时呼气。

10.仰卧在地面上,单手握住凳腿,将凳举起,平稳后,将凳上举和放下。然后,改换另一只手做同样动作,注意上举时吸气,放下时呼气。

11.仰卧在地面上,将凳放在双脚右侧,两腿伸直抬起,从凳上方向右越过并放下。然后再向相反方向做同样动作。注意,抬腿时呼气,放下时吸气。

12.仰卧在地面上,先将凳放在头前部,凳腿朝内,两臂伸直,用双手握住两只凳腿,高举,同时呼气,然后缓慢放下,同时吸气。

13.将左脚放在凳上,转移身体重量至左腿,慢慢将腿伸直立于凳上,同时吸气,平稳下蹲复原时呼气,再换另一条腿做同样动作。

14.一手扶凳,另一手向前平伸,同时一条腿伸手,另一条腿下蹲。开始时,可先将部分体重放在扶凳的手上,随后,扶凳的手只保持身体平衡作用,不用力。注意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

注意:做此操时,姿势一定要正确,呼吸配合得当。

每节动作均应重复10~15次,锻炼一段时间后,可将个别操节或整套凳操的运动量加大1~2倍。

作用:此操可锻炼全身肌肉,促进身体灵活,有效治疗肌肉萎缩、腰肌劳损、关节炎、肥胖症及神经衰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