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身教练
20757900000058

第58章 健身走八步走

“健身八步走”对降低人体总胆固醇、血糖、血压具有明显的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健身法宝”。

1.大步走

通常散步1小时,和大步走20分钟的效果完全不同!

因为大步走时,全身肌肉参与运动,运动量非常大。此外,在肌肉用力的情况下,血液循环的量也可以加大。所以,要想真正练好健身走,首先必须大步走。专家建议:男性走100米用不超过100步走完,而女性走100米最好用不超过110步走完,这样走的步幅通常要比我们平常散步的步幅大了10~20厘米。

2.“十点十分”走

水平抬臂这个动作如时钟指针在“九点一刻”的位置,再向上斜举臂,这个位置如“十点十分”。“十点十分”走就是挺胸昂头,两臂上举至如时钟“十点十分”的位置,每天坚持走200步,颈椎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3.行走中的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有两种方法:一是行走时自由呼吸;二是行走过程当中踩着“一、二、三、四”的节律,第一、二、三步慢吸、深吸,第四步快呼,循环往复,可使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概率增大,促使全身充氧,有效提高肺部功能。

4.边走边扭一扭

老年人走路的时候没事要扭一扭,扭就是对内脏的良性按摩。老年人的腰、颈关节的灵活度比较差,每天走一走、扭一扭,可有效防治大小便不畅。

5.高抬腿走

很多老年人从来不练抬腿,抬腿能力就越来越差。对于老年人而言,腰肌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高抬腿走可以锻炼腰肌的力量。每天坚持高抬腿走100步,走台阶就非常容易了,抬腿就过。

6.认真走

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的下降是非常可怕的事,所以,老年朋友一定要认真地走。每走一步,脑子一定要想着脚,想着十个脚趾。这样,大脑会控制脚趾的每一个动作,使神经反复受到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有效预防小脑萎缩。

7.“弹”着走

两脚朝前,每走一步十个脚趾都用力,特别是大脚趾用力,把人弹起来。“弹”着走有好几种收获,第一是锻炼脚趾,其次锻炼脚弓、脚踝,还可抑制拇外翻。

8.倒着走

倒着走要有参照物,注意安全。上身挺直,腿自然下落,前脚掌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手臂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小心地先用脚趾着地,重心在前面,防止摔跟头。

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力,比正行耗氧多。

健身走3大误区

健身走虽然是一项有益身心的运动,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常常容易走进误区。

误区一:在早晨进行健身走

早晨锻炼,其实是不合适的。首先,外界的因素不适合晨练,因为:一是植物在夜间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二氧化碳较多。二是夜间逆温层出现较多,致使清晨空气质量不佳。在夜间,风速较小,近地面数百米的空中出现逆温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滞留在地表上方,难以扩散。秋、冬、春三季,近地面逆温层使得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左右最难以扩散。

三是清晨寒冷,可诱发血管痉挛,加重原有疾病,引发血管栓塞或心肌梗死。

其次,人体由于一夜没有饮水,清晨血液黏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险性;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脏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早晨9~10时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刻,因而早晨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的易发时间,医学上称之为“魔鬼时间”。

因此,不宜在早晨进行运动量较大的健身走。早晨可做运动量较轻的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舞剑、散步等。

误区二:健身走之前不吃东西

这个问题必须因人而异。事实上吃过东西后才开始运动可能会好一些。饭后做一些温和的运动,可消耗更多的热量。所以说,饭后散步在医学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误区三:不选择健身走的地方

许多市民喜欢在自己家附近走走,当做健身的一种方式。其实,如果走动环境车流多、环境污染大,那还不如不走,在这种环境下走动,对身体是一种伤害。如果想要达到健身的效果,就要选择车流、人流量不多而绿化比较好的地方进行锻炼。

健身走的四季注意事项

春季 要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健身走时,身体发热出汗后不要马上脱衣,以防受寒致病;每次出行要及时补水。

夏季 避开午后,选择傍晚为宜。应戴太阳镜和遮阳帽,行走时不宜贪食冷饮,应适量饮水,随身携带防暑用品。

秋季 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关节韧带拉伤,及时增减衣物。早晚气温低,不宜穿着太少。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风中逗留。

冬季 热身活动要充分,运动后及时擦汗和更换衣服、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选择向阳、风小的地方进行健身走,把握适当的运动量,感觉不适时不可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