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杰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细节
20754800000004

第4章 个性学习法(3)

1.是获得丰富的资料。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中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这实际上就是个思想继承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不也有三个来源吗?而这种来源正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著作的刻苦研读与扬弃之上的。没有阅读,就没有继承。理论科学是如此,文学等其他文化领域也一样。书籍中记载着前人丰富深刻的思想资料,是我们写作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怎可不努力吸收呢?关于这方面,曾国藩的体味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凡作文写诗,总有情真意切,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时候。但必须要在平时积累了丰富的道理,这样写作时才能不假思索,左右逢源。而说出来的话,也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真切感情。在写文章时如果没有因为雕琢字句而苦恼,文章写成后也没有阻隔不清的感觉,这些都是平时读书积累多而带来的效验。……这里强调的是,不论是作文还是写诗,要真的能达到情真意切,语言畅通无阻,就必须平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道理,而这些知识和道理又离不开平时读书的积累。平时读书遇到了道理,又通过思索加工熟烂在心了;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这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事。他说:当遇到真情发露的时候,一定要有胸中的义理,只有能随意获取这些义理才行。否则的话,要靠临时去采办,那还不如不作文,因为这时作出来的文章一定是用巧伪的手段来取悦于人。这些话我们今天听起来仍很亲切,因为它的确是经验之谈。青年人学习写作,常常受激情有余而义理不足的困扰,广博而深入地阅读,的确是排除这种困扰的方法之一。

2.学习方法技巧。要写好文章,除了要有充分的义理和充沛的情感之外,还必须懂得怎样立意、作文,怎样表现和表达等问题,这些都是方法技巧问题。方法技巧当然可以边写边悟,写中求悟。但从前人的大量精品之作中直接求取,却不失为一门捷径。

3.读书还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写作风格。书读得较多的人或读到了一定程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在浩如烟海的书卷当中,其作品的风格也是林林总总、各不相同的。不同的作家由于经历、爱好、知识素养等的差异,他们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对读者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种人博采众家之长,使自己更加丰富起来,从而独树一帜;另一种人由于偏爱一方,长期研读受其熏染过深而成其风格的继承者,或发扬光大之。

当然,读书对写作的影响不只这些,也不一定是这样角度分明的。事实上,读书对写作的影响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它从知识、阅历、精神品格、情操素养等多方面影响着、感染着一个人。当这个人在生活实践中有所触发而要提笔写作的时候,这些潜在的东西就会潜滋暗长起来,从不同方面助写作“一臂之力”,好文章好作品也许就这样诞生了。

总之,多读书,认真地读,对于写作的确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名家学者还是初学青年,凡是在写作上有些造诣的,无不承认是借助了广泛的阅读的。所以,凡立志写作的作的作者一定要首先和书籍交上朋友。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说了读书的作用和意义,其实这还很不够,读书的作用与意义,只有读起来才会有全方位的感觉。为什么读书要勇于创新的品质卢梭有句名言,叫作“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从这句名言中,我们不仅看到伟大作家卓然不凡的追求,也深深地感悟到,创造精神对一个人的重要。记得《语文报》上曾有过一位作者说过这样几句话:“《向日葵》可以复制,但梵高不可以克隆;《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决不会重现。世界之所以这么斑斓,是因为她的子民永远奉着一条法则———‘成为你自己’。”的确,应该说,任何成功都是一种创新,离开了创新,就无所谓成功。读书也是这样,如果捧着书本,只满足于了解别人的见解,或亦步亦趋,或鹦鹉学舌,那不仅个人不会有进步,人类本身也就倒退了。

1.要有独立性。独立性就是不依赖他人,也不依赖任何参考书,要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眼光来读书。朱熹说:“书要自己去熟读,道理要自己去探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方面也经常这样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可见,古今先哲的见解是一致的。只有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人,才有可能真正钻得进去,尝到个中情味;而只有尝到个中情味了,才会产生不同于他人的认识和见解,情感和思想。这样,才有创出新意的可能。

2.要善于思考。思考是创造的工具和桥梁。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提出问题,有所发现。世界上凡是在某一方面有所创新的人,都是会思考的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一贯主张培养人的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哲学家黑格尔更是独立思考的典范。他在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读书、观察和思考,而且还常常把思考所得记成笔记或日记。比如1785年7月3日,他记了这样一句话:“每一件好事有它坏的方面。”这是他边散步边思考所得。同年6月28日的日记,则是从少年人对樱桃垂涎三尺,而老年人无动于衷的现象中发现的一条道理:年青之时,想吃不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想吃。”“同一样东西可以给各个不同的人以各种不同的印象。”就这样,他常常从平凡的现象中获得不平凡的真理。我们读书是否也能这样,那就要着思考的能力如何了。

当然,阅读中的思考又不同于一般的思考,它需要遵循阅读的思维规律。比如依据不同文体而进行的定向思维,就是规律之一。阅读科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就需有不同的思维形式,前者需要的是逻辑思维,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再比如,同样是一般文章,记叙、议论、说明为主的文体又各具不同的逻辑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注意。但不论什么样的文章或作品,阅读时不思考,是不会取其精华、有所创新的。

3.创新还需要有大胆质疑的品质。我们读书的一贯态度应是,读书而“不惟书”,学于书而不拘泥于书。不论对什么名家名著,都应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来阅读。要敢于质疑,善于鉴别,勇于评判是非和优劣,否定前人中应该否定的东西,新思想、新见解总是在否定的基础上诞生的。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阅读的独立性,善于思考并大胆质疑,那么,创造的火花就会时时迸发,而创新的品质也就会在这火花的迸发中得以养成。

以上,我们从书的概念谈到读书的意义,又从读书的原则、能力、方法以及读书人应具备的品质等几个方面谈了如何读书和怎样才能读好书的问题,力求从知识、能力和方法上给大家一个系统、完整的有关读书的认识。但是正如诗人所说:预言丰收是轻松的,它可以用彩笔描绘;庆祝丰收是欢乐的,它可以用响鼓紧擂;创造丰收是辛苦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样流淌的汗水。具备了我们这里所讲的知识、方法等,还只是“预言”阶段,要享受庆祝丰收的欢乐,还需要我们每个读书人不惜流淌汗水。21世纪已经被我们迎来了。在未来的生活中,对知识的重视和要求无疑会越来越高,而书籍仍然是各种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愿我们每个跨入新世纪的朋友,尤其是年轻朋友,都能具备较高水平的读书能力,以充实的知识和热情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心理自测】

性格自测

1.做事习惯于独断专行。是(否)

2.快乐主义的人生观。(是)否

3.喜欢安静清闲。是(否)

4.对别人十分信任。(是)否

5.筹思五年以后的事情。是(否)

6.遇有集体活动愿意在家而不愿参加活动。是(否)

7.能在大庭广众中工作。(是)否

8.常喜欢做重复的工作。是(否)

9.觉得从集会中获得的乐趣和个别交际中所得的没有什么两样。(是)否

10.做事三思而后决定。是(否)

11.宁愿受人提示而不愿独出心裁。(是)否

12.喜欢安静的而不是热烈的娱乐。是(否)

13.工作时不愿意别人在旁边观看。是(否)

14.厌弃呆板的工作或职业。(是)否

15.宁愿节省而不愿耗费。是(否)

16.不常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动机。是(否)

17.好冥思幻想。是(否)

18.做自己擅长的工作时愿意别人在旁观看。(是)否

19.愤怒时不加抑制。是(否)

20.工作时因为有人赞赏而做得更好。(是)否

21.喜欢兴奋紧张的活动。(是)否

22.常回想自己的过去。是(否)

23.愿意当群众的领袖。(是)否

24.喜欢公开演说。(是)否

25.渴望使梦想成为事实。是(否)

26.很讲究写应酬信。是(否)

27.做事毛躁。(是)否

28.好深思熟虑。是(否)

29.能将激烈的情绪(如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是)否

30.不拘小节。(是)否

31.对人十分小心。是(否)

32.能同观点不同的人自由来往。(是)否

33.喜欢猜谜。是(否)

34.轻信人言而不加思考。(是)否

35.愿意读书而不愿做实际工作。是(否)

36.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否

37.常写日记。是(否)

38.在群众中沉静寡言。是(否)

39.常做出不由自主的动作。(是)否

40.不愿回想自己。是(否)

41.工作有计划。是(否)

42.常常交换工作。(是)否

43.对麻烦的事宁愿避免而不愿参加。是(否)

44.重视谣言。是(否)

45.信任别人。(是)否

46.对不是很熟悉的人不轻易信任。是(否)

47.愿意研究别人而不研究自己。(是)否

48.放假期间愿意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而不喜欢热烈的场所。是(否)

49.意见常常变化而不固定。(是)否

50.任何说话场合都愿意参加。(是)否

【评定方法】

在以上50个题中,凡带括号的代表外向,无括号的代表内向,可将回答代入评分公式:向性指数=外向性反应数+未回答数25×100假如评分公式所得的向性指数大于115,即外向型,超过得多,外向倾向也就越高;若向性指数小于95,即为内向型,得分越低,内向程度越高。得分在115和95之间,即为中间型。